-
书法五道关,你过到第几关? 2016-10-24 藏家联盟 一、难在用笔 王羲之在《书论》中说:“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这里的“迟急”、“曲直”、“藏出”、“起伏”说的都是在用笔过程中行笔的变化。 “迟急” 是说行笔速度节奏的变化; “曲直” 是说
-
如何把字帖里的精髓转为己有? 中国人一般都会写汉字。很多人想把字写漂亮,还有的想成为书法家,甚至是著名书法大家,那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必经之路就是临摹古代碑帖。把自己那些不好看的笔划抛掉,代之以藏锋、回锋、悬针、垂露、屋漏痕、锥画沙等等;把自己那些丑陋的结构抛掉,代
-
学书法,养五气 一、养静气,去躁气 写书法急不来,就像煲汤,小火慢炖,让食材的滋味养分入到汤里。 即便你是个急脾气,只要想写好书法,不用多久你就学会了慢下来。 学上一段时间,你可能发现朋友们眼中的讶异。做事、说话也沉稳了。 这就是传统艺术的神奇,这就是书法的魅力。
-
书法的精神气象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汉字是书法的载体。 汉字,承载着文明的曙光,从远古走来。它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穿越了漫漫长夜,走到了我们面前。汉字五千年了,它依然年轻,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汉字,是华夏文明的原始基因,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
-
学书法,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一、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 有人练了多年书法,很刻苦,天天写,但是进步并不很大。而有的人学书法时间虽不很长,但进步很明显。原因何在 ? 与方法 ( 或称路子 ) 有关。学习书法,公认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临帖。提倡向传统学,向古人学。书法的学问在
-
艺术的灵感来源于对事物对人物的高度概括,在生活中,我常常集思广益,多多留心,那怕是一花一木,也处处留情。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留得最美的景于脑海,经大脑的“迁想妙得”,便是灵感的一泻千里。如我描绘过的一幅静物,是一组厨具,我最爱在平凡中发现真理,从最不起眼的细节末枝外,发现美的源头
-
书画名家的“债务” 一次空军某部的干事来访,说“我们首长请您写幅字。”启功平静地问:“我要不写,你们首长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对方忙说:“哪儿能哪儿能!”启功回道:“那我就不写了。” 我们多以为求幅字画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挥而就、手到擒来之事,殊不知那只是半吊子书画家、伪名家乐此不疲
-
碑 和贴到底什么关系 碑和帖的称法,大概自清代中叶才响了起来,即是说从乾嘉之际,碑学的兴起才将碑学和帖学分而称之,因为在清代以前学书基本就是学帖学。 由于元明以后以二王为主体的帖学真本逐渐散失遗尽,宋代以来摹刻的淳化阁帖、大观帖等原始本越来越少见,而民间根据流传的翻刻本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