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收藏·市场] 水墨史诗——读冯远的写意人物画有感

5 已有 795 次阅读   2018-07-21 08:53


冯  远,男,1952年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1999年,任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2002年,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2004年,任中国美术馆馆长,2005年,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2012年,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中国画创作入选第五至第十届全国美展和其它国内外重要展览,《泰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世纪智者》、《长城》、《保卫黄河(一)(二)(三)》、《历史》、《逍遥游》、《今生来世》等作品获各类金、银、铜奖十八项。专著有《东窗笔录》、《水墨人物画教程》等,另有《回到单纯》、《重归不似之似》、《“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等论文、评论等发表近百万字。多次赴多国举办个人作品展及考察讲学,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及收藏家入藏。

几丝垂柳,随着秋风,飘摇多姿,似那曼妙的舞姿,时而沾着水面,荡起几点水花;时而轻拂半潜半浮的两只水牛身上,仿佛在与之嬉笑嬉闹。一牧童坐在牛背上,头顶着斗笠,手执套牛竿,回首一望,貌似念念不忘:那片水草葱郁的池塘,坐在水牛背上,戏水于斯,岂不快哉!可惜了,夕阳已红,水牛早已打起饱嗝,只得暂离乐园,怏怏而归。另一牧童则背着斗笠,吹起短笛,笛声悠扬,和着萧萧的秋风,汇成了一曲动听的归牧乐曲。画面题款曰:归牧图,壬午年秋月冯远写意于京华西隅六和堂。


  画家冯远通过《归牧图》,向我们记述了儿时牧牛的乐趣。对着《归牧图》细细品来,童真、童趣在刹那间涌上心头,是那般的惬意。且抛开尔虞我诈的奸险,抛开功名利禄的世俗,在此刻富贵于我如浮云,唯有童趣如故。画家冯远不愧是画中高手,他善用笔墨和丹青,凝见成识,写出心中的浩然正气和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正是他关注现实,提炼、反映了新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和众生百态,因此,其大写意人物画被誉为水墨史诗。


  冯远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今大写意人物画坛当之无愧的国画大家。

  他当过老师、美术院校的领导乃至后来的中国美术馆馆长,经过这些学术权威领域的浸润,他对中国画的笔墨和形神、品格与意境有了更深的领悟。


  “实者慧”,冯远正是以其踏实的工作作风、杰出的组织能力和高水准的艺术造诣,被推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主管中国美协工作。应该说他占尽了先机,他在主管全国美协工作的同时,也使得他对全国美术界的现状有较为宏观的了解和把握,可谓是阅画无数。基于工作关系和个人的学养抱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秉承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士人的最高准则。他挥洒手中的笔墨,表现出他所关注的社会和现实,还有那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状态,正是这种入世的态度,使得他的作品恢宏大气,汇成了一部记述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史诗巨作。


  当代杰出人物画家方增先作为“新浙派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大胆运用积墨法到人物画(皴擦点染),使得人物画变得更加水墨淋漓,画面变得更为厚重,同时可以增强群像的整体感、形式感,在运用明暗法时,不再局限于西画式的一个光源,而是根据形式的需要来分布黑白。扎实的功底、聪颖的天资和不懈的努力,奠定了方增先在浙派人物画的地位。冯远是文革恢复高考后中国美院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他师从方增先,深受导师方增先的影响,吸取了“新浙派人物画”的精髓:把素描和笔墨融合起来,把积墨法运用到人物画上。不管是在冯远的唐诗、宋词、元曲画意图,还是他关注现实的“苍生”系列,新浙派人物画重造型与笔墨的传统,我们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种师承关系,促使了冯远对中国人物画的造型和笔墨关系有着更深层次的解读,他进而提出了人物画的三个境界,即由肖似、酷似到神似、妙似,最终上升到夸张、变形从而进入自由王国。换言之,冯远对素描能够准确地把握造型的功用和笔墨传情的特性,有着独到的理解和领悟。他在恩师方增先将积墨法运用到人物画的基础上,更加大胆地将积墨法运用于人物的脸庞,这种大胆的创举使得冯远的人物画显得愈加润而厚,赢得了美术界的赞赏。

文/鲁婧 陈裕亮

资料由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整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