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海派空间 | ​王品康:《千里江山图》应有正确的画法解析

已有 7 次阅读   3小时前
​海派空间 | ​王品康:《千里江山图》应有正确的画法解析
艺周雅集 2024-11-23 20:03
《艺周刊》上海站负责人、「海派空间」主编:张雅歌
文/王品康
在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曾展现一段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长卷巨幅背景画面。这件深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恢宏瑰丽山水长卷,激发了炎黄子孙对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绘画强烈的自豪感和兴趣。
二零一七年以来电视台多次介绍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并请画家以水墨打底画出全卷山石,再着青绿石色,示范此图的画法。《千里江山图》以水墨打底色技法解析,最早见于陈传席先生《中国山水画史》(1988年6月第一版)“其(指《千里江山图》)画法尤明。画山石先用浓、淡墨线勾出轮廓和大概形体,再用柔软圆润的长短线条加皴,然后再用淡墨加赭石或者花青渲染……”以后其他画家学者及浙江大学编辑出版的《宋画全集》也有类似解析。
以水墨打山石底色再着青绿石色,解析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画法对不对呢?笔者认为是错误的。这样的方法是宋以降绝大多数青绿山水用的小青绿山水画法,即便厚涂石色,亦并非王希孟没骨山水画法。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稍了觧青绿山水画史者皆知此卷为没骨法山水画,見《中国美术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似乎没有学者认为它是小青绿山水画。张大千1946至1948年三仿此图,作《峒关蒲雪图》曾题“此吾家僧繇也,继其法者,(指没骨法山水画)唐有杨昇, 宋有王希孟……”。长期担任北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的徐邦达,无疑深入研究过原作,1981年在《中国绘画史图录》中介绍称此图“大青绿设色,山石不见钩皴墨骨。”当然,前辈学者之言并非全是金科玉律,但也不能随意推翻前人可靠的研究成果。
早在二零一零年之前,色彩或精度非常接近原作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高仿真艺术品已问世。当时笔者购置并反复临摹局部,细审其法,可知第一层全卷山石底色(除远山)纯以赭色、褐色勾皴染成,勾皴笔法写意老道,结构几乎一步到位(并非如个别学者所说“王希孟年轻画法稚嫩”)。第二层在赭色山石底色上,从上到下,由浓到淡两三遍着有遮盖力的石绿,石色上厚下薄,显露山脚赭色的结构及底色。第三层是在部分绿色山石上,同法按需多遍着石青。然后在石青上以花青皴染,在石绿上以深绿或花青皴染。山石上部结构勾皴笔法细致而准确。部分远山以淡墨画出,留白处以四绿、五绿、四青染出。至此以赭色及三青三绿为主的山石结构造型基本形成。第四层,按需在青绿山石局部,以水色(花青等)或淡墨罩染,淡墨底色水面以汁绿染就。第五层山石之间按需以深花青、褐色勾线或皴擦,以分远近前后。
宋以降小青绿山水大多薄涂青绿。水墨底色即使罩过朱砂着浓重青绿石色,还是会降低画面明度和饱和度。《千里江山图》青绿石色厚重,山石结构细致入微又不失明艳,绝非小青绿山水画法所能表现。
重彩青绿山水画法,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云:李昭道画山水上加青绿,青上加靛花分皱,绿上则用苦绿分皱。张大千《华山云海图》卷上题记亦可供参考:“此卷初师僧繇既而略加勾勒遂似李将军矣”。可见无论南朝张僧繇,或唐李将军虽风格不一,但画重彩青绿山石结构技法有类同之处,皆善用色彩。笔者认为用同性色相不同色阶颜色绘制,是没骨法青绿山水山石造型原则,這也是《千里江山图》之所以不同于水墨底色小青绿山水画,而显示明净鲜洁华丽艳逸之关键所在。
这一脉唐前盛行,宋明以来时现璀璨光芒没骨山水画的优秀传统,决不能在吾辈画人手中丢失,而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一千多年山水画史上,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以其场面宏大,精美繁复,气象万千,色彩绚丽独步古今,是宋代大青绿没骨山水画巅峰之作,幅面几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三大幅面积相当,如将范宽郭熙比作文学史上之李白杜甫,那么王希孟就是宋代的曹雪芹。
拙文为个人一得之见,希望有见识之士指正。唯望学术界对《千里江山图》有正确的画法解析,以免国宝蒙尘,误导学生。
王品康作品:
杏花春雨江南
峨眉雨过
黃山天都峰
檀香山大风口
尼亚加拉大瀑布
柳宗元诗意图
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仿文征明笔
雪夜访戴
玉皇山
黄山云海
记承天寺夜游
雁荡山灵峰
兰亭脩稧图
雪山行旅图
兰亭雅集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