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颜真卿的书法人生:三个阶段,三种境界 !

7 已有 2015 次阅读   2017-08-15 19:53

颜真卿的书法人生:三个阶段,三种境界 

第一个阶段:50岁以前

这一时期,系颜真卿继承传统、陶铸万物,以二王、遂良、张旭为师阶段,其书法特点是清雄坚韧。代表作是《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传世作品中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一块碑,可以代表颜书早期的风貌。颜真卿和唐代大多数士大夫一样是正统的儒家,也信佛教,故写此碑时,自然恭谨诚恳。

作为颜早期的成名作,承二王、欧、虞、褚的余风,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雅致,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人手。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局部)

《东方朔画赞碑》系颜真卿早期作品,并不是他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书迹,但却被宋代全才苏东坡奉为圭桌。如果我们拿苏东坡的字体略加比较后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了。苏轼与颜真卿的审美观是一致的,他正是在颜氏此碑艺术的不完美、不成熟中发现了向新的高峰递进的契机。

此碑行笔刚健、方正骏爽,有如庄严、巍峨的殿堂,健拔之态有如大山雄踞一方,使人感受到“颜体”的艺术力量。

第二个阶段:50-60

这个时期是颜真卿书法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作品最多,现在能看到的大约有28件之多。这个时期颜氏纳新意于古法之中,正式走出二王至初唐楷体的篱墙,创立崭新的颜体。代表作品有《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52岁作)、《鲜于氏离堆记》(54岁作)、《郭家庙碑》(56岁作)等。

 

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局部)

《鲜于氏离堆记》是颜真卿在被贬为蓬州长史时,在赴任途中路过新政县,特地拜访了当地望族鲜于忠通,并为鲜于氏写了此篇《离堆记》。

此石刻与《东方朔画赞碑》风格相近,雄健清劲,高古浑穆,只是用笔更加纯熟,楷体风格日渐鲜明,一股忠义之气,跃然字间。

 

颜真卿《郭家庙碑》(局部)

《郭家庙碑》行笔雄沉,气骨风流,茂密与宽博合于一体,反映了颜真卿在书风上有过一些小的变异。这一碑刻书法显示了“颜体”书法用指肘以掌、腕抵送;钩画与捺画相宜而生形成结体宽博、布局开阔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政局多变,人心动荡,颜的生活道路坎坷不平,故出现了不少行书、尺续。这其中最著名的行书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争座位帖》等。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其中《祭侄文稿》,是颜真卿怀着“抚念摧切,震惮心颜”的心情,和着血泪写下了这篇祭文草稿,悼念被叛军残杀的侄儿季明。

此稿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个性鲜明,形式独特,这是前人所没有的。

第三个阶段:60岁以后

这是颜真卿书法艺术臻妙绝顶的时期。这个时期,颜虽然仍抱儒家之志,忠于职守,却已洞穿世事。大部分精神寄托于自然山水和书法情趣之间,因而写下了比前两个时期更多的墨迹珍品。如《麻姑仙坛记》(63岁)、《大唐中兴颂》(63岁)、《八关斋会报德记》(64岁)、《右丞相宋璟碑》(64岁)、《颜勤礼碑》(71岁)、《颜家庙碑》(72岁)等。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局部)

《麻姑仙坛记》碑是颜真卿中晚期的作品,这时颜体已实现了第二个飞跃,由“工”递变到“不工”,笔法、结构随机应变,许多字的结体和用笔近乎丑怪,甚至重心不稳,这是鲁公意在朴拙的一种追求。

麻姑仙坛献寿,意趣天成,神迹难求,又返朴归真,儒、道、释三者都在颜氏的为人和《麻姑仙坛记》墨迹中显出了影子,意味无穷。

原载——月雅书画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