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收藏·市场] 元宵节是古代中国情人节

10 已有 3409 次阅读   2015-03-05 13:47   标签中国情人节  important  normal  style 
小编推荐


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至于中国的情人节,大家知道多少?中国情人节,是七夕还是元宵?抑或是三月三的上巳节?


  中国在习俗上有上巳节、元宵、七夕这三个节日可以称为“情人节”,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庆祝这些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习俗上比较近似情人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可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情人节,因为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古代未婚少女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元宵夜被破例允许结伴出门赏灯,多情男女在“花市灯如昼”的浪漫夜晚常常擦出爱的火花,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因此元宵节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最恰当不过了。


  此前人们一直把“七夕”当成情人节,这个“七夕”情人节未免让人感觉有些凄凉。牛郎织女情断天河,不由得让人想起孟姜女哭倒长城,刘兰芝月夜盼夫的故事。饱经三百六十日的苦恋,换得一夕的相拥,悲喜交集之余,也就是伏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哪得浪漫可言。其实传统的“七夕”是古代“妇女节”,姑娘们在夜晚穿针引线验巧,做小物品赛巧,摆上瓜果乞巧,男性是没有参与的。


  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日,是古代青年“自由恋爱”的佳期,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此为例证。


  元宵习俗由来已久


  正月十五晚上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旧时称上元节,又称为元宵节、元夕或灯节,民间有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等丰富的活动和习俗。


  据民俗专家介绍,隋唐以来,正月十五便有观灯的风俗。《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多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当时这种悬在灯上任人猜射的谜语,人们称之为“灯谜”。


  正月十三称为“上灯夜”,民间开始悬挂和测试自家的花灯。到十四夜,民间有“照蛇虫”的习俗,儿童手提纸灯遍照屋角、墙脚、灶下等阴暗处,有的手持小铜锣,边敲打边吆呼:“嗄去,哒去,赶到茅山(鄞南地名)吃草籽!嗄去,哒去,赶到深山吃烂番薯!”这一天,农家还在田头、田塍点火烧野草,干草燃着时犹如条条火龙,故宁波话称之为“谭火龙”。这种习俗和农业生产除虫害相结合,至今仍可在农村看到。


  正月十五是闹花灯的高潮,直到正月十八晚上结束灯会,称为“落灯夜”。通常,每年元宵夜,全城上空烟花璀璨,人们吃了猪油汤团,成群结队上街赏灯看烟花,贪玩、爱热闹的小孩尤其喜欢元宵节,提着灯笼欢快地奔跑在街头。


  中国传统“情人节”


  元宵节还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民俗专家称,元宵是古代百姓喜爱的节日,尤其受妇女的欢迎。在古代,闺秀平日是不许踏出闺门的,只有到了元宵这一晚,可以不分男女一同赏灯玩乐,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这正好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通常,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恋人之间可留下信物,之后找媒人上门去提亲。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


  元宵节又称灯节。有了灯会,就缺少不了灯联。既然是灯节,又是情人节,那么情与灯就自然要有一番故事了。不消说,灯联必然要成为情的媒介。在众多的元宵灯联故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下面这一则了。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这也注定了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诗情的节日,是一个可以在瞬间催生爱情的节日。


  由于古代的未婚少女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元宵节这天才被破例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不少多情男女借机物色心上人,擦出爱的火花,因此,元宵节这天也就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著名潮剧《陈三五娘》就是以元宵节为背景,讲述陈三邂逅黄五娘的浪漫爱情故事。古戏《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也是在元宵夜海誓山盟。


  其实,说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还有诗词为证。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节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描写的就是情人之间的思念之苦。


  在我国历代的文人诗词歌赋中不难看出,元宵节的浪漫温馨丝毫不亚于现在火暴的西方情人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土汤圆”的风头还盖过了“洋玫瑰”。最为著名的是《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乌金西坠,华灯初上,一对对情侣相约佳节,至于是手执一枝玫瑰赴约,还是互赠诗帕定情,就不得而知了,堪称千古绝唱。


  元宵夜为有情人提供了一个传情达意的渠道,情侣们或密笺赴约,或互赠诗帕,体现的是一种纯洁的男女之情,这种感情含蓄内敛,韵味实足。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