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贴春联、贴门神习俗历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种习俗。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这种习俗既展现了高贵典雅的书画诗词艺术,又彰显节日喜庆吉祥的人文习俗。那么你知道是怎么来的?
一、贴门神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
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
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每一次贴门神都启示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在门神的守卫下,家和万事兴。
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贴门神包含了许多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的古老文明,中国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文明。并且门神画着的是我们唐代两位著名的将军,这样一来,也有着对他们的崇敬与纪念之情。
二、贴春联在大年三十到来之前,对于每家每户来说,每逢春节,别的门饰可以忽略不计,但一定要在门上贴上一副精选的春联,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也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把桃木削成人形的木板,以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
后来人形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代十国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在桃木板上写上“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两句话,挂在房门上。这是史记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福春联。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以后,人们纷纷效仿,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一直延续到现在。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