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春节,丰富多彩的“年俗”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难以磨灭的记忆。中国人的“年”既神圣而又充满欢乐,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讲究,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习俗。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推出“年俗”专栏,为您呈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和您一起欢喜过年。
十八
正
月
正月十八习俗
在农历正月里,祖国大地沉浸在万象更新的喜悦之中,各地丰富多彩的年俗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接下来,让小编带你走进正月十八各地的风俗里。
农历正月十八有什么风俗:
福建惠安——游大鼓
惠安辋川镇独特的正月十八 “游大鼓”活动在当地隆重举行。
“嘭”、“嘭”、“嘭”三声礼炮过后,“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正式开始,北管、南音、大吹、唢呐、车鼓等乐声冲天,舞龙舞狮、弄球等开始表演。一块御赐“宫鼓亭”开路,一队宫娥和太监紧紧相随,一队队御前侍卫前呼后拥,后面还跟着身着戏服的表演者,宛如皇帝出行。
队伍中,除了漂亮的御赐“宫鼓亭”,最吸引村民眼球的,当属写有大学名称和族里大学毕业生名字的灯牌。村里老人介绍,最开始的时候,这些灯牌上面写的是历代科举中榜的名次、职位和姓名,由本人或家属举着,后来科举废除了,就改为将族里的读书人名字写在上面,激励大家努力读书成才。
能够举着这样一块灯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耀。“现在我侄女可出息了,每个月能赚超过一万元!”陈先生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他现在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向堂姐看齐,努力读书。
原本侯卿祖祠里备有350块灯牌,族里的中专、大专、本科毕业生都能分到一块,但今年已经不够用了,“大约有400多人,也没有具体去统计,不过硕士、博士还是有一些的。”
来历
“正月十八游灯牌,人客无请自己来。”这句俗语流传于惠安县辋川镇侯卿陈氏,说的是侯卿陈氏独特的闹元宵习俗。知道吗,这个习俗相传是明朝皇帝御赐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去年被列入惠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惠安县县志记载,辋川侯卿陈氏,先祖为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后裔,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出了一位大官——户部主事陈睿,御赐宫鼓就与陈睿有关。
相传,当时皇太后重病,连御医都束手无策,明宪宗朱见深就命陈睿披上黄甲(相当于黄帝的替身),到五台山上香,寻求灵丹妙药,后来皇太后很快恢复了健康,这让朱见深龙心大悦。
次年元宵节,明宪宗在京城举行了特别隆重的游花灯活动,盛况空前。他自己也微服上街赏花灯,经过陈睿府第时,他进门查看,竟发现陈睿在灯火辉煌的堂中独自掉泪。
“佳节热闹,爱卿何故独坐在此掉泪?”明宪宗扶起惊惶的陈睿问道。“臣一时想起家乡老母,为人子未能侍候左右,岂敢独享元宵之乐。”陈睿伤感地说。
“朕以孝悌治天下,特准陈爱卿每年春节回乡探亲,陪你母亲元宵游花灯!”明宪宗被陈睿的孝德感动。陈睿赶紧站起来,又后退三步才跪下谢恩:“臣家乡村野,不敢与京城同日游花灯!”明宪宗见陈睿后退三步,就顺势批准:“朕赐你宫廷大鼓,正月十八游乡!”
就这样,此后500多年来,惠安县侯卿陈氏就开始了正月十八闹元宵的民俗,解放后曾中断过,1992年又重新恢复。在2008年7月21日公布的《惠安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名列其中。
广东三元里村——正月十八闹元宵
在昔日鸦片战争中三元里誓师抗英旧址所在的三元古庙,两支狮子队敲锣打鼓,在众多村民的簇拥下,来到古庙内的北帝神像前,进行祈神表演,拜祭北帝。然后分东西两路,绕村开展舞狮欢庆活动。三元里村以正月十八日作为自己的村俗元宵节,至今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
令人注目的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星旗——即在1841年由三元里村村民聚众在村头三元古庙内取出的抗英行动的令旗也再次被高举,绕村飘扬,引导了狮子队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进行节日表演。三星旗成为三元里村在元宵节里进行欢庆活动的主角,恢复了民俗文化的魅力。
这次三元里村元宵节的狮子队,由黑、红狮子4头组成,分为两组,并由此组成两支舞狮队伍。狮队由旗手打旗在前先行引路,狮子在旗后跟随,后面是锣鼓车,然后是一群德高望重的老者,手提“恭喜发财”封帖,带着众多村民而行。两个狮子队分头走遍三元里村的大小街道,并不定时地接受“邀请”,停留下来进行表演。
据三元里村一位老伯讲,三元里传统的“正月十八”元宵节,是历史上广州府郊区系列元宵节的组成部分。在三元里村的周边地区,如今也还保留着数百年不变的“八天”元宵节习俗:从正月十二开始,以三元古庙为中心的原广州市北郊的萧岗、瑶台、王圣堂、三元里、棠涌五大村,轮流举办自己传统的乡村元宵节。在这些元宵节庆祝活动中,有拜祭北帝神、祠堂祖宗的舞狮子表演,有环村巡游,有生菜嬉狮表演和粤剧演唱会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过在广州的三元里村,正月十五只是“小元宵”,而正月十八才是真正的“大元宵”。舞狮,唱大戏,热闹的欢庆活动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九的凌晨,三元里村民才算欢庆完自己今年的元宵节。
据介绍,三元里村正月十五也会有庆祝活动,但规模较小。到了正月十八,正式的狂欢才拉开帷幕,庆祝的方式是绕村开展舞狮及采青欢庆活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星旗,841年由三元里村民聚众在村头三元古庙内取出的抗英运动的令旗也会被高举着绕村飘扬。
据村民介绍,到了农历正月十八,来自广州其他村的舞狮队都会结伴前来,绕村开展舞狮及采青欢庆活动,而今年来自外村的狮队就有三十二队之多。除舞狮外,还有放鞭炮、粤剧表演等节目。下午1——2时,村民吃完中午饭后都会到三元古庙拜北帝。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北帝是掌管北方的水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到乡民崇拜。而三元里的元宵节正是为供奉北帝神设立的。节日里,村民要扛着北帝神在乡中巡游,这已成了几百年来的“保留节目”。
对于村里面正月十八才过“元宵”的这个习俗,三元里村的村民都表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他们都有信心将这个习俗保留下来。
广东饶平——娘娘出游
每年的正月十八是饶平康贝村一年中最热闹的“热闹日”。当天,村里三娘庙的“娘娘”出游,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门口准备好丰盛的朝拜品,烧香跪拜放鞭炮,迎接“娘娘”的到来。出游过程中中,龙腾飞舞,彩旗飘扬,锣鼓声震,鞭炮声响。
村里一年中对热闹是正月十八,最忙活的也是这一天,娘轿离去,出游队伍过后,乡人就可以塌实地为吃了两餐素食的客人做荤菜了。(注:在出游队伍没经过之前,包括他乡来做客的所有人不可吃荤食)。
广东韶关——赛大猪
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澄海赛大猪的场面十分壮观,只见密密麻麻500多头开膛去腹的大肥猪各趴在一个个约有1米多高特制的木架上,向一个方向朝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这些被当作供品的大肥猪一式高昂着头部,嘴里塞着大桔,张口,作奔跃状,雄赳赳,气昂昂,整个场面呈现一派喜气。且木架上都贴有一条红标签,写着“卢XX喜敬”、“郑XX喜敬”字样,以便各家辨认自己的供品。人穿行其间,凡欲淹没其中,高个子的也只露出一小截头来,相互间要互相呼应才知道对方所在的方位。
过年是要从农历除夕开始到正月十八赛大猪正月十九游神结束后才算过完年的。
贵州安顺区屯堡——正月十八雪打灯,祭汪公
屯堡人的祭祀祖先汪公.“他是隋唐一位著名的地方官,名汪华,安徽休宁人。生于陈后主至德四年(公元586年)正月十八日。他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曾为门客,文武双全,人才出众。创业于金陵。公元621年,因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义兵四起,李世民与隋死党对峙很难取胜,汪公便领精骑数十人于阵中自举白旗呼降,与自已隋军厮杀,李世民当机立断,率军攻城,城破归唐,汪公遂受封为越国公。后又隋太宗征战,功勋卓著,授为九宫太守。隋末唐初,歙州闹饥荒,汪华向一将军借粮,挽救了大家和性命,得到当地乡民的拥戴。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三月病逝于长安,享年64岁。朝庭追封为徽州府越国公忠烈汪王。应家乡父老臣民的请求,后葬于安徽歙县,于登源立庙享祀,延至明朝。屯堡汪姓一直认为他们是明代洪武十四年征南的开威郎汪轲和汪公的嫡系后裔”。
正月十八祭汪公,这天是屯堡人的节日,最隆重的节日,以家族为单位的宗祠之祭是活动的中心,以簇拥汪公祖先的巡游,家家户户相迎接,预示着屯堡人的五谷封登、风调雨顺的期盼,不知不觉中,屯堡的传统文化又一次全方位地得到了浓缩演绎。
祭祀活动并非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不是害怕与恐怖,更象是一次维持几天的村寨大联欢,肯定是文化之节日。在游行的队伍中,还能看到一只用纸糊的鸡年大红公鸡,独占了一辆车,本来嘛,在活动中,它就有特殊的祭祀作用。也难怪,今天,众多的省内外媒介体、四方游客、欧美客人、乡里的人们把村寨挤得水泄不通, 不亲自到那里,是不会有强烈感受的。
经过六百多年历史的屯堡人在市场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仍是文化完整的。祭祀汪公祖先,屯堡人永远记住了他们精神寄托的信仰源泉;祭祀汪公祖先,屯堡人代代沿袭了传统文化与朴素伦理之本;祭祀汪公祖先,屯堡人血缘的精神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湮灭;祭祀汪公祖先,屯堡人心理行为模式就有了共同的交流准则。这,就是屯堡文化特殊魅力之所在,令人探不完的究竟之所在。
浙江瑞安仙降——历史性庙会
仙降大树埭:仙降大树埭远近闻名,正月十八是历史性庙会。暨集市贸易中心,东到阁巷,南到平阳闽省西至马屿、曹村和北港山门,北至陶山湖岭。买卖商客闻仙降大树埭正月十八日庙会,络绎不绝。
浙江义乌:正月十八海云寺祈福
正月十八,数以万计的市民已早早地云集到了佛堂镇海云寺。当九里江村民迎着数百面彩旗、抬着十八台“抬阁跷”,伴随着木雕精致的傅大士佛龛进入海云寺时,整个海云寺沸腾了。
佛堂镇海云寺正月十八大会,是义乌十大民俗活动之一。此民俗活动由海云寺周边的十个贾氏宗族自然村,一年一村轮流举办,迄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
杭州钱氏后裔祭先人
正月十八,钱王后裔齐聚杭州钱王祠,恢复了中断140多年的“元宵祭钱王”。这一传统活动将再次隆重举行。
据介绍,“己丑元宵杭州祭钱王”规模超过去年,届时将有上千名来自国内各地的钱氏后裔参加。据介绍,整个祭祀仪式共有9个环节,包括供放祭品(五牲、五谷、水果、丝帛等)、击鼓撞钟、敬香、恭读祭文、恭读《钱氏家训》、行礼等。届时击鼓撞钟14下,代表的是当年钱王统治14个州。而在钱惠之前,钱王后裔在元宵祭祖已有数百年历史。祭祀仪式完全按照古书进行。
条例记载,钱王后裔的元宵祭祖规模很大:“大祭时,中堂摆筵席一道,用五牲一副,素菜十二肴,回筌十六盘,汤点饭各六盅,桃面一副,祭文一道,主香、线香各一股,寿字烛台一对,吹唱一班……元宵节,侄孙辈到祠拜祖,各给素饺、口馒首两双。”据介绍,老杭州熟悉的油豆腐、素鸡、八宝菜、面筋等,都列在了祭祖准备的素菜名单里。除了为杭州人争得元宵节多出两天狂欢的贡献之外,《元宵祭规条例》中还详细列出了当时钱王元宵祭的规制。
看来,当时“元宵祭钱王”的礼仪和陈设是相当讲究的,有严格标准,荤素有规定,分量有规定,可谓有规有矩,一丝不苟。据介绍正月十八的祭祀现场,祭品种类和仪式过程都将完全按照《元宵祭规条例》中所记载的。
钱王后裔为啥敬重元宵节
历史上,吴越国以杭州为首府,统辖现在的浙江、上海、苏南、闽北等地。相传,钱镠有二十多个儿子,每个儿子在不同的地区开枝散叶。
吴越王钱镠是杭州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子孙推行“保境安民、善事中华、纳土归宋”三大政策,使杭州人民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得以休养生息。他开拓了杭州城郭、营造宫殿、疏浚西湖,修建了钱塘江海塘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只往来。杭州也因此迅速成为经济繁荣、文化荟萃的“三吴都会”,奠定了“人间天堂”的基础,成为马可·波罗笔下“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
历史上的元宵节本来只有三天:正月十四试灯、正月十五闹灯、正月十六落灯。但古时杭州元宵节共有5天,还有两天是吴越钱王为百姓向皇帝买来的。
钱王在公元978年纳土归宋后,因有促进和平统一的功勋,并向宋太宗赵光义缴纳赋税,“买”了元宵节后的两天狂欢。于是,百姓尽情热闹,而钱王后裔将祭祖的活动也放在了元宵。
河南南阳——祭拜医圣张仲景
农历正月十八是医生张仲景诞辰日。
南阳医圣祠是我国伟大医学家医圣张仲景墓地所在,香火一直非常鼎盛。与宗教信仰和迷信无关,前来祭拜是因为大家对医圣张仲景的崇敬,在医圣的诞辰日祈福祭拜已经沿习成了一个特殊的民间节日。原来鼎鼎有名的六味地黄丸就是张仲景发明的,一千多年了,让我们受用至今,作为中华儿女真应该骄傲,我们有太多好东西需要珍惜了。
河南光山县白雀园镇——灿龙
农历正月十八,在白雀园本地是灿龙的日子,灿龙也是当地风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很有讲究。先是找到有水源的地方(灿完龙后,龙可以顺水而行)摆好了纸,炮。龙头对着要烧的纸,将龙拉直后放在地面趟着。把灯笼燃着的蜡取出来顺着龙一字形的插着地面。把玩龙一套上所糊的纸,撕下来放在火中烧掉。
灿龙排放的顺序是:烧纸,财查,老灯,龙珠,龙神。等炮放完喊灿龙词。然后,龙尾先走,龙头其后默默无语返回家中。
香港节诞——正月十八、十九金钱村洪朝
金钱村位於香港新界北部,是一个以侯姓居民为主导的村落。据说因村后的山冈状似蝴蝶,而村的地形亦甚浑圆,有若金钱,堪舆家称之为“蝴蝶玩金钱”,因而得名。
虽然金钱村是侯姓村落,村内分两大系:卓峰祖和迪吉祖。元末明初,卓峰公第五子本立由河上乡迁居谷田和吉田,至乾隆末年,其子孙复由谷田迁入金钱村和燕冈村开基。今金钱村的廷惠房、兆富房、祝居房、务琼房、培兴房均为卓峰后裔。至於迪吉祖,迁入金钱村的年份也差不多,18世纪末,迪吉祖的子孙孟郎公和仲郎公自丙冈村迁往金钱,并组成味峰房。现时在金钱村内的“味峰侯公祠”便是这房人的祠堂,但已荒废,反映这房自丙冈迁进金钱的侯氏,财力已大不如前。
在金钱村内,凝聚卓峰祖和迪吉祖两大系的组织,是由以宗福堂名义拥有的宗福神厅。“宗福”的意思,一说是同一“宗”族的人享有同一的“福”份。而这同一宗族,在这里被理解成两大系的侯氏成员。
宗福神厅每年最热闹的日子,除了福德大王宝诞外,便是在正月十八、十九两日举行的洪朝。
洪朝活动的一切开支,均由村内各“门头”平均分摊。“门头”的意思约为一“户”,金钱村习惯,每当一 侯姓男丁结婚,便需於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向村务委员会申报,便可成为一个“门头”。
“门头”亦担当洪朝的“朝首”,代表全村侯氏进行祭祀仪式。根据金钱村的朝首簿,宗福堂的祭祀组织分为十“甲”,每一“甲”内大概有13至16个“门头”,每年一“甲”轮值,负责洪朝的祭祀。
正月十八有什么禁忌
1.新婚夫妻忌空房,不论去哪里晚上都要回家睡觉,忌宿娘家,实际上是现在女儿结婚了也总住在娘家,引起婆家不满,所以求婆家与娘家和平相处。
2.忌吵架、骂脏话,让大家学会心平气和,遇事也冷静,不要冲动。
3.忌搬家、移居,求平安,求安定,还是求和和美美。
4.忌拆、洗衣物,老年人认为有分开的意思,正月是求团圆的日子,还是让老人高兴为孝。
5.忌理发、过去与舅舅有关,现在与发有关,图吉利发财。
6.忌遇殡仪、要避让,躲让,其实礼让是尊重,也有的地方认为是升官发财。
正月十八为什么忌婚嫁
在正月十八这个日子的时候,古代是有忌婚嫁的书法的,因为古人认为正月结婚相比较平常的日子来说是不吉利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正月结婚不喜庆,正月在旧历是冥婚的时节,因为阴间的正月和阳间一样,要放假,所有的阴间物都可以来到阳间。因此当你在荒郊野外看到娶亲的,千万不要驻足观看。
正月结婚不利于家庭美满团圆。正月不能婚嫁,腊月不能订婚,否则夫妻不能白头到老。结婚很少在旧历正月,订婚也很少在腊月,因正月娶媳妇主妨公婆,腊月订婚主克败婆家,所以有正不娶,腊不订之谚。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