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节多,在整个月份中,从大年初一开始,每一天都对应着不同的节日。通过这些节日,人们为新一年的方方面面祈福。
虽然过了正月十九以后,年就渐渐远去了,不过各种年俗传统依然继续着,正月二十五也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在民间传统里称为“填仓节”,是人们祈福风调雨水,不愁吃喝的节日。
填仓节
填仓节是个古老的节日,不过关于它的起源,民间的说法并未统一。有的说是与古代人们对于天苍星的崇拜有关,而正月二十五为“仓神”的生辰,人们便在此日通过填仓的习俗,来为仓神庆生。
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仓官,相传西汉时期有一位名为淳于衍的仓官,其心地善良,然而却遭到陷害被捕,后经由其女儿上诉被释放,当日正是正月二十五,人们便以此日作为纪念日,定为“填仓节”。
当然无论是哪种说法,填仓节都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日子,无论什么时候吃饱穿暖永远是人们心底的期盼。而填仓节使得人们将美好的心愿尽情表达,具有重要的传统意义。
围绕着“填仓节”,民间流行着诸多的形式来“填仓”,以此来祈祷新的一年生活富裕安稳,风调雨顺好年景。俗话说“二五4不空,一年不受穷”,下面就结合填仓节当日的习俗,来跟大家分享这“4不空”所代表的内容,老传统别丢了。
1、粮仓不为空
《大同志》:“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添买米面、柴炭等物。”届时人们会采买米面,柴火,煤炭等,将家中的粮仓装满,以示生活富裕,不愁吃喝。同时这一天,民间还流行着不借东西和钱财等,以避免粮食钱财的流出,来寓意家中粮财满盈。
除了将真正的粮仓装满之外,很多地区还流行着“打囤”的习俗。人们会提前准备好草木灰,在天亮之前,在院子里画出大大的圆圈来象征粮仓,并在其中放入谷物粮食,意为粮食装满仓。同时还会特意画些略小的囤,放入钱币,象征钱囤。待太阳升起之后,在“囤”中点燃鞭炮,这一过程寓意“爆仓”。这是填仓节当日非常重要的内容。
2、水缸不为空
有吃也要有喝,在填仓节除了要将粮仓填满之外,人们也要将家中的水缸装满,以此来寓意吃喝不用愁。
水不仅用来煮汤做饭,还是人们平日里防火的重要方式,所以水缸装满,也就意味着家中四季平安。
除此之外,在民间观念里,水象征着“财富”,因此在重要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将水缸装满,来寓意财运亨通。
3、灯不空
在古时,填仓节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届时要准备供桌,焚香燃灯来祭拜仓神。有些地区讲究用面食捏出小动物或植物的造型,中间放入麻油,再用谷子裹棉做捻,天黑之后将灯盏一一点燃,院中灯火通明,十分壮观。
人们以“灯”来象征“登”祈祷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另外在汉字文化中,灯又与“丁”谐音,象征人丁,人们在家中点满小灯,也是在祈福添口添丁,家族兴旺。在过去,家中有当年结婚的新人,则要在二人居住的室内多燃几盏灯,来祈祷早生贵子。
4、肚子不空
《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述:“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在过去,填仓节是个非常隆重的节日,届时亲友相互往来,置办酒席盛宴,吃饱喝足后才散去。在这一天,我国各地也都流行着要吃传统食物来象征“填仓”。是日,天津地区各家各户要煮鱼汤,泡干饭来填饱肚子。老北京人讲究吃春饼,人们认为其具有饱腹的特点,届时会以烙好的春饼卷入大肉,盒子菜等来饱餐一顿。河北等地区在“打囤”之后,一家人包上一顿饺子来作为午饭。山西各地区则流行吃糕面或各种蒸制的食物,来寓意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正月二十五除了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将“粮仓钱仓”填满以外,这一天还是春节结束的标志。我国很多地区,在正月二十五以后,就正式过完年了。人们通过“填仓”的形式,既是为新的一年讨个富裕顺当的好彩头,也是为新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