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给了赵术经一个宁静的空间。
谭淼文摄
“汉字是古老的文字,蕴含着天道。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书法之道亦是天道。”这是山东烟台龙口市局(营销部)退休干部赵术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3月的龙口春风和煦。来到赵术经家中,墨香扑鼻,从小篆到魏碑,从草书到行书,各种字体尽收眼底。
心动——源于那份热爱
“我没上过大学,续修族谱的5年让我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加上自己年轻时又喜欢书法,求知欲迅速膨胀起来,退休后毅然选择了与笔墨为伴。”谈及退休后苦心钻研书法的原因,赵术经说道。
退休之前,赵术经便对书法情有独钟,闲来会练习硬笔书法,逛杂货市场也会收集各式各样的毛笔字帖。但由于工作繁忙,赵术经始终没有时间静下心来仔细钻研。退休后,他进入老年大学开始认真学习书法。
赵术经告诉笔者:“小篆那优美的行态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学篆,要先识篆。”
小篆是赵术经最钟爱的字体,出现于秦朝,年代久远,字体与现代文字差别较大。作为初学者,当时65岁的赵术经有些退缩。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他选择了坚持。“虽然困难,但看到小篆优美的形态,自己还是没能抵挡住它的‘诱惑’。”赵术经笑着说。
说着,赵术经打开一个衣柜,向笔者介绍道:“这里面全是我学习之初临摹过的字帖,每隔一段时间我便会拿出来对比一下,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在书法中,赵术经感受到了安静与平和。“我的家里处处都散发着墨香,闻过便会沁人心脾,再配上一杯浓茶,沉淀感油然而生。”
书法给了自己一个宁静的空间,这是赵术经向往的一种状态。
行动——信念激励前行
课堂上学习,私下里拜师,参观书画展……赵术经就像一块蓄电池,急切地吸收能量。
“学习之初我简单地认为,写小篆就是横和竖加圆圈,却忽视了要笔笔中锋,笔笔逆锋。如果把写行书的习惯带进来,就写不出小篆的浑厚、圆劲和挺拔。”谈起初学时的困难,赵术经一再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懒惰。带着一种不服气、不服输的精神,赵术经开始钻研篆书字典、字帖,认真地读帖、临帖,就是外出也会把字帖带在身边,抽空便看上几眼。
“碑帖是历代书法家的经典之作,必须认真临写,学其真谛,这一关绕不得。”赵术经认真地说。
除了上课时间和每日常规的练习时间,赵术经还经常到杂货摊、书店、文房四宝斋等地方“淘宝”。一次到大连探亲时,赵术经去了当地的书店、杂货摊“淘宝”。这一次,他偶然发现了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清人篆书三种》,为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的篆书所倾倒,立刻买下。“这本书对于研习篆书的人来说可谓‘至宝’。如今,我每天都会拿出此书仔细研读,临摹了一遍又一遍,收获颇丰。”赵术经笑着说。
“多向书法大家请教也是写好书法的关键。”被问及除了临摹、练习外,还有没有写好书法的窍门时,赵术经回忆道。赵术经对当代篆书名家张永明的作品十分欣赏,一直想当面接受他的指点。2012年,他几经波折在北京见到了张永明。张永明不但点评了赵术经的作品,还现场写了“篆法周秦”四个字赠与他,这让赵术经备受鼓舞,更坚定了他写好篆书的信心。
平时坐车时,他会用手在腿上写几下,反复琢磨字体的结构、笔画的走势。就是晚上躺在床上他也会“复习”一通。“做事情就要‘脸皮厚’,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敢于把自己写的东西拿给周围人看。就像我写字,只要敢于‘亮相’,就可以听到批评意见,便于提高书法水平。”在赵术经看来,练习书法,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有所收获。
情动——付出方有所成
自2002年退休,赵术经已专注笔墨近14年。通过勤学苦练,他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几年下来,赵术经获得了龙口市书协临帖书法展优秀奖,《中国老年》杂志社、老年书画研究院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书画大展优秀奖……2013年,他参加了龙口市老年大学国画班和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除了这些,赵术经还发起了“雅昌”、“书画家园”等书画网络交流活动,并参加了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和首届“养生文登 墨香齐鲁”杯全省书法篆刻大奖赛的观展学习。在这些活动中,赵术经与其他书法爱好者分享了经验,增进了友谊。
“你看,这是我开通的‘老书童之家’书法博客。每当写好一幅书法作品,我就会用数码相机拍下来上传到博客上,与书法爱好者一起交流。”赵术经在电脑上熟练操作,向笔者介绍他的博客。
老年大学书画班毕业后,赵术经和部分书法爱好者共同组建了蓝天书画院,定期组织集会,举办书画展览,为更多的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有了书法的陪伴,我真正体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书法世界里,赵术经充实着,快乐着。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