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中国画笔墨刍议(原创文章)

12 已有 10680 次阅读   2011-07-16 18:53   标签王立军  中国画  大庆  美术  画家 

中国画笔墨刍议

王立军

中国画笔墨作为一种绘画的方法和手段,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为表现题材内容服务,一是其亦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笔墨不但是中国画的基本功,也可以说是中国画技法的一个总称。历来被中国画画家和理论家所重视。单纯的看待笔墨,它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和材料而已。但是,历代书画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已将其演变成为一种可观的艺术形象。所以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说:“笔墨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宾虹先生讲:“中国画舍笔墨无其他”。清代画家恽南田也有:“有笔有墨谓之画”的理论。看来笔墨在中国画当中的重要位置不言而喻。

   “笔”通常指勾、勒、皴、擦、点等笔法,以及用笔的中、侧、藏、露、散,下笔的轻重、疾徐、偏正、曲直等变化;“墨”一般指烘、染、破、积、泼、宿等墨法,以及用墨的干、湿、浓、淡之变化等。笔墨的关系,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但作为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笔墨的同等重要性不可或缺。“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韩拙语)。“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清·笪重光)。“若论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从笔出”(现代·黄宾虹)。然而笔墨的修炼,须有积年功力方可得其要诀,非急功近利者所能掌握。好的笔墨依根于画家的内在涵养和文化的积淀,得力于勤奋刻苦。“一个人的素养好坏、品味高低、胸襟宽窄,直接影响到笔墨的格调。笔性、墨调的形成因人而异,需要不断提高艺术的审美力,加强性情的锤炼,调整素养结构,这样,笔墨的运用才会有内在的力量,才能达到高级程度”(刘绍勇著《写意花鸟画笔墨技法详解》)。

笔中有墨,墨中见笔,笔墨不可分开,都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二者结合运用、发挥,才能使所画形象丰富、充实、完美、统一。这里面包括:描绘的对象不同,作者的修养高低,还有情感使然。只有三者的完美统一,才能构成笔墨的最佳艺术效果。同时,也因为画家审美和追求的情趣不同,所以产生的笔墨艺术效果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但好的笔墨没有艺术水平的高低,只有表现风格的不同。

关于笔法,有执笔、运笔,以及笔锋变化使用等方法。首先说执笔,自古关于执笔,说法众多,对于初学者而言,很难辨别孰是孰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概言之,不外乎“指实掌虚”四字。执笔的松紧,只要执得住,不掉下来就可以了,自古有执笔紧之说,我看不可取,因为执笔过紧会影响笔的自由运用和发挥。执笔的中侧要看表现的内容来定,不要为了执笔而执笔。关于有关执笔的论述书中多有提及,就不详述。这里主要想谈谈运笔。

运笔是指笔在纸上的运行。有“无垂不缩,无往不回”之说,就是要有去有回。有起、行、收三个过程。清代唐岱“用笔之法,在乎心使腕运,要刚中带柔,能收能放,不为笔使”。腕子灵活、放松,行笔提按自然,使转自如。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是力到,下笔便若笔中有物。才能沉着、痛快,笔力能扛鼎。所谓“笔之未到气已吞”正在于此。笔在纸上运行,不管是轻重疾徐,偏正曲直,要做到力轻不浮,力重而不钝;疾运不滑,徐运而不滞;偏用不薄,正用而不板。“故古人作画,专尚用笔。用笔之道:务欲去罢软而尚挺拔,除钝滞而贵轻隽,绝浮滑而致沉着,离俗史而亲风雅”。(清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一)“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坠石。”(黄宾虹语)行笔要先做到平稳、流畅,再求自然、变化。下笔要万毫齐发,收笔要笔笔到家,不可随意甩出。“笔动能靜,气放能收;笔静能动,气收而放。此笔与气运,起伏自然,纤毫不苟。能会此意,即为法家;不知此理,便是匠习。”

作画不但讲究用笔,还要注重用墨。“用笔用墨,相为表里”。所以笔墨在绘画当中同等重要,不可厚此薄彼。“用笔须沉着而不粘滞,用墨须精彩而不粗浊”。“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混浊,燥不可涩滞,要使精神虚实俱到”。关于墨色变化,昔人有“五墨六彩”之说。所谓的五墨指的是:“焦、浓、重、淡、清”。运墨而五色俱,使画面形成节奏和旋律,形成音乐感。六彩是:“黑、白、干、湿、浓、淡”。墨的“黑白”指的是墨色和飞白(纸的白地);“干湿”指墨的水分多少;“浓淡”是墨色深浅的变化。六彩是墨色变化的重要因素,运用得好能使墨具有色彩一样的表现力。“用墨有法,但在灵活运用。如用破墨,淡墨渗破浓墨与浓墨冲破淡墨,效果不同,用得适当,画之表现自然更为充足”。关于墨法有: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等等。至于墨法的运用,要视表现的具体形象而定。因为再好的笔墨一旦脱离了具体形象,就会失去它的艺术感染力,那就真的等于零了。好的运墨要做到浑厚华滋,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

“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仍在笔力,笔力有亏,墨无光采(彩)”。笔、墨、水是不能分开的,要结合运用,才能达到化境。作画要先强调笔墨,而后求无笔墨之痕迹,做到自然天成,乃为逸品。中国画的笔法、墨法和笔墨之关系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非简短之文字所能叙述清楚,笔墨的运用,不但涉及技法问题,还包括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怀的深层含义。“笔墨当随时代”。学习笔墨不但要传承传统,还要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实践,只有以自然为师,才能使古老而传统的笔墨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2011316于抱芦轩灯下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