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其他] 千古义绝独一人,关公为何会成神?

已有 3401 次阅读   2015-01-04 00:38   标签normal  文学作品  style  传说  江湖 

在猛将如云的三国,关羽的功绩比不上东吴的周瑜,也比不上魏国的张辽,即使在刘备麾下,他也未必能超出赵云、张飞和黄忠等人。但在后世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关羽这一人物形象却被无限放大,他被称颂为扶困救危的江湖义士,又被美化成匡复汉室的一代忠臣,明清以后更被尊崇为神. 

 

关羽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获此殊荣呢.人们说关羽是忠义之士.但是,在历史上”忠”得一塌糊涂的人多的是,不唯关羽关云长一人!这样看来,关羽身上最为难得的品德就是”义”了. 关羽受后人尊崇,全靠《三国演义》夸张了他的重义。中国民间最重视的道德,第一是孝,第二就是义。一部小说把一名武将捧成了神,不但由于小说的魅力,也由于中国人传统的性格。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忠义"的颂扬,主要是通过成功塑造关羽这一被清人毛宗岗称为"义绝"的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关羽主要是尽忠义于某一个人,就是他"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还有较浓的知恩图报的思想,当关羽的忠与义处于矛盾对立时,往往是朋友之义、兄弟之义高于一切的. 小说《三国演义》有三绝,即诸葛亮的“智绝”、曹操的“奸绝”以及关羽的“义绝”。 

 

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义”,既不同于儒家的“仁义”,也不同于小圈子里庸俗的“义气”,而是一种具有崇高、正义、神勇、刚直意义的“义气”?? 

 

关于羽的义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一诺千金”的化身。主要在于他对刘备的忠贞不二,处世处事知恩图报,可谓义薄云天。这点在“下邳被围”和“千里寻兄”中得到了极大的渲染和深刻的表现。关羽虽是武将,但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在极其危险的处境中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曹操派张辽前来说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吾今虽处绝境,视死如归。”最后,张辽以“兄今即死,其罪有三。”说服关羽,而关羽则以三事为约:“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这三事,首言归汉,次言保嫂,末言寻兄,既有原则,又有策略;把降汉不降曹列为首事,正表明关羽即使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依然坚持正义,毫无妥协。而当时,为了保护二位嫂夫人,为了等待刘备的消息,他必须留下来,因此降汉不降曹之说是当时唯一可以采取的立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暂归曹操之后,关羽无一日不思寻兄,确确实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尽管曹操爱他英勇,百般殷勤,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赠锦赐马,令其面帝封寿亭侯。但这一切都不能动摇关羽的意志。曹操之所以一心要收服关羽,除了欲得一将之外,也包涵了对关羽的爱慕与折服。毛宗岗说:“曹操一生奸伪,如鬼如蜮,忽然遇着堂堂正正,凛凛烈烈,皎若青云,明若白日一人,亦自有珠玉在前,觉吾形秽之愧,遂不觉爱之敬之,不忍杀之。此非曹操之仁,有以容纳关公,乃关公之义,有以折服曹操耳。”(毛本《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评)。这种解释未必完全正确,而作为一种分析,也还是确认了关羽之言行的确有一种精神的威力,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 

虽然关羽也感谢曹操的恩德,但他不会背弃刘备。他说:“新恩(指曹操对他的礼遇 )虽厚;旧义(与刘备的恩义)难忘。”而且关羽恩怨分明、知恩图报,表示要“立功以报曹公,然后去。”于是发生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而后华容道一节也可说是关羽“义”的延续。关羽的千里寻兄,是他忠贞不二的具体体现。面对张辽的游说,曹操的利诱,关羽明白而坚定的地表示:“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肯背之。”张辽说:“倘玄德已弃世,公何所归乎?”关羽斩铁截铁地回答:“愿从于地下。”按封建道德标准来说,关羽如此忠于刘备,当然是非常崇高的,而这种情意在曹操与张辽面前不加丝毫的掩饰更表现出非凡的坦荡,令人肃然起敬。他明知从许昌出发保护二位嫂嫂,投奔刘备,一路上要经历很多艰难,但为了寻兄,一切置之度外,毅然前往。所有这一切,都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关羽的气度、精神,使这一位武将与其他武将有了极大的不同,显示出“绝伦逸群”的独特性。关羽的一生都倾注了“义”的品质,成了“义”的化身,这既是他的独特个性,也是他被后人推崇的最重要的原因。 

 

忠、孝、仁、义,这是从两周以来就开始萌芽的封建伦理教条,儒家的开山祖师孔子把它们发展成伦理学说,而历代的儒家正统,为了服务于封建统治者一,对于这些伦理观念作了更为系统的发挥。所谓“忠”主要指君臣关系、主仆关系的纽带,是下属对上司的义务,即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所谓“义”主要指比较平等的朋友关系,兄弟关系,从真挚的感情出发,丝毫不带有利诱和强制的性质。早在司马迁修《史记》时,就以极大的热忱为朱家、郭解等游侠列传这些侠义之士,讲究信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则,扶贫济弱,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的同情和爱戴,当时有人在大庭广众说郭解不贤,马上被旁边的人割去了舌头,可见“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了。普通人民心目中的“义”是与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知恩图报、恩怨分明、忠诚守信等美德相联系的。 


应该说在历史上,”义士”是相当多的,如春秋刺客荆柯等,但为什么唯独关羽成为了神呢?这与关羽的”义”之独特行为有关. 

 

最能表达关羽之义的,当属华容义释曹操一节。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诸葛亮算准曹操必走华容道,遂派关羽把守。关羽领军前,受诸葛亮所激,立下军令状。这就意味着他非得擒住曹操,否则将以违抗军令之罪被斩首。曹操败退之后由“三笑”到“三惊”,陷入穷途末路之境,最后“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残兵败将,人饿马乏,不堪一击。反观关羽所带军队,五百校刀手,都是以逸待劳。 

“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耳’,众将曰:‘人终然不怯,马力既乏,安能复战?’” 

其实不仅是马乏,曹营战将也自胆怯了。此时,关羽只需大旗一挥,曹操断无生还之理。然而关羽“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他是个义重如山之人,当他想起曹操许多恩义,想起他千里走单骑之时,曹操仍遣人送关文等种种礼遇,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便放了曹操及所有曹军将士。及至回营,关羽果然差点被诸葛亮斩了。 

华容道义释曹操,成就了关羽的一世忠义美名,他的人格也升格为义的化身。 

 

这里的问题是,既然关羽要放走曹操,他为什么开始要与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岂不是找死吗?事实上,当关羽请战要去守华容道时,诸葛亮就以关羽过去与曹操有一段交情而拒绝他.但是,关羽以曾经在官渡之战中斩颜良诛文丑帮助曹操解白马之围,以示自己已经还了曹操的恩情,这次去华容道定将曹操手到擒来,向诸葛亮表决心.但是,他算掉了一笔曹操给予他的情,自己还一直欠着曹操的人情自己还不知道呢-------这就是闯五关斩六将.当时自己一路大撒野杀了曹操的六位大将,一直还以外是自己果真天下第一呢.但是关羽应该一直应该感到纳闷------为什么曹操又放他走但又没有通知守关的官员放他走,也没有给他发张通行证什么的,还有,一路上被他杀掉的将军们除了蔡阳外几乎都是三流菜将,而蔡阳是因为侄儿秦琪被关羽砍了赶上来报仇时才被关羽斩掉的.这里面的玄机显然是曹操故意要捧红关羽或者是要在关羽身上做最后一笔投资而设计的.在华容道上关公与情急中的曹操相遇时,两人进行了讨价还价.曹操以过去优待关公为由,要求关羽放自己走,而关羽则以曾经在官渡之战中斩颜良诛文丑帮助曹操解白马之围为由拒绝放人,但最后曹操提醒关公还有闯五关斩六将那档子事,关羽才如梦方醒,终于明白自己多年来的未解之谜------原来当时自己千里走单骑,闯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是曹操包装出来的啊!于是,他发现自己还算掉了一笔人情债呢.于是大刀一挥,分开士兵,让曹操遛之大吉.<三国演义>书中的精彩描写是这样的: 

 

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 

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瘐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多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回身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华容道义释曹操,把困窘的敌酋放走,固然使得关羽的“义”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连不太推崇《三国演义》的王国维,也承认“叙关壮缪(即关羽,追谥壮缪侯)之释曹操,则非大文学家不办”(《文言小言》) 

 

“忠”“义”本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但在《三国演义》中,“忠”只有相对的意义,其中的人物常常通过政治、伦理和功利的不同选择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倒戈反水、择主而事,屡见不鲜。与此相反,“义”在《三国演义》中却是绝对的,关羽释曹操于华容道,被誉为“义释曹操”;刘备不顾大局,兴兵伐吴,也因是“三人之义”而得到谅解,义在《三国演义》中成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尽管其内涵相当复杂,若概而言之,《三国演义》中的“义”基本上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君主之义在于爱民;臣子之义在于忠君;朋友之义在于一诺千金、知恩图报;兄弟之义在于生死与共。关羽作为“义”的化身,集臣子之义、兄弟之义、朋友之义于一身,用他挂印封金时的话说是“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也”。 

??从开篇的桃园三结义开始,“义”贯穿了关羽的一生,他的一生无非就是尽义的过程。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三人共发誓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此一誓,才有了后来关羽的千里走单骑。 

??关羽温酒斩华雄赢得了曹操爱慕,徐州战后,兄弟失散,关羽无路可走被困土山,以“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这“三约”为条件降了曹操。曹操待之甚厚,赠金帛美女,关羽并不为财色所动,从不言谢,只在受赠赤兔马时,才再拜称谢,原因也是为了可以更快的兄弟团聚。曹操知道关羽常怀去心,派张辽探问,得到的回答是“誓以共死”,因而不得不感慨:“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关羽并非安然受曹操恩惠,他接连斩严良、文丑以报曹操,也由此得到刘备的下落,于是挂印封金直奔刘备而去。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得以兄弟团聚。他并没有因为曹操的厚遇而放弃对义兄刘备的追从,他始终关注刘备的下落,生则“不可背之”,死则“誓以共死”“愿从之于地下”,最后过关斩将投奔仍寄人篱下的刘备,完全实践了降曹时的诺言。刘备始终是在穷愁破败不得势的境遇里,关羽宁愿放弃到手的富贵也要追随到底,这更体现了“患难共扶”“福祸共之”的兄弟之义的品质。这些都为关羽增添了“圣”的色彩。 

??曹操本是刘备的敌方,关羽弃军法于不顾,放走曹操,这更深化了“义”的含义。李贽不禁赞道:“云长是圣人,是佛。 

 

于是,我们看到,关羽的”义”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一报还一报”!这样的特点在战长沙时也充分表现出来.但是黄钟故意把箭射偏没有要关羽的命,第二天再战时关羽也没有杀因为马失前蹄的黄钟. 

 

关羽之死仍不失悲壮,被擒后,厉声责骂孙权:“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刘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慷慨赴难,至死不忘结义誓言。 

??关羽一生的经历就是从结义到尽义再到殉义的过程,他的义重如山、义贯始终,乃至于生活细节。事无巨细,皆以义为准绳,与玄德是“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关系,并以忠义信来实践他们的誓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羽的义代表《三国演义》最核心的思想倾向和最高的道德原则,成为一个光耀千古的英雄,乃至被神化,成为自普通老百姓到封建统治者一致推崇的对象,这些都出于对他的“义”的推崇。 

 

感谢您关注关公文化彭允好,微信公众订阅号:yiguangong。微信:ggwhpyh。我们致力于研究关公文化、弘扬关公精神、升华关公形象,以关公文化的忠、孝、仁、义、勇、诚信为楷模,广泛交谊,沟通四海。讲信义、重承诺,崇尚正义,见义勇为,正直为人,立身处事不违良知。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