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心得] 略谈杨牧青书画作品的收藏价值和意义

9 已有 5239 次阅读   2014-02-26 19:18   标签收藏价值  杨牧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图:杨牧青作品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倡扬“中国梦”的时候,这对文化市场的繁荣有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也会给艺术品投资市场带来很大的信心。作为长期关注现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人,我们的视线在不断地放大和移动,搜寻一些具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

认识杨牧青是五、六年前的事情,那会儿他在西子湖畔的书画交流中因朋友张总在品茶时的介绍。一个脸庞白皙、体型消瘦而又给人精神向上、眼里透出一股毅力无比坚定、闪烁着善意的慧光,比我还小二十多岁来自大西北的书画青年出现了在我的眼前。他以倡导“率真派书法”和“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引起了我的兴趣。和他从书画源流、作品鉴赏、技法分析再到当前艺术状态及文化杂识等内容多天数次的交谈,令我大吃一惊。想,这个“西北人”若是坚持下去那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中国画坛将会出现一个新的一枝独秀的景象。2013年冬,我从上海到广州处理些事情,不经意间在朋友老韩处看到了杨牧青先生的几幅佳作和画册,让我再次大吃一惊。于是,做了一番大量的信息检索后我鼓足劲的来写这么一段文字,也算是以应朋友之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图:杨牧青作品

 

一、正确对待书画家的艺术作品,不应以出身高低贵贱、职务权力大小来决定。

杨牧青,号草坪先生,1973年4月生于大西北民风淳朴的黄土陇原——甘肃宁县,出身耕种为业的贫寒农家,从小受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对剪纸、皮影、戏曲等情有独钟。1980年在就学期间对书画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勤于书画学习,再加之未入学前的艺术“涂鸦”训练,颇受师生们的喜欢和赞许,后来产生了对阴阳哲学文化的热衷。1989年在家境维艰中过早的促使他弃学嗜艺,真正的开始了艺术大师吴冠中(1919—2010)曾说的为艺术而应该有“殉道精神”的途程。

他为了提升书画技艺和传统文化研究,寻古迹、访大川,拜名师、求贤人,别人休息时他读书,别人赚钱他却追求艺术的本真。他在颠沛流离于庆阳、银川、西安、兰州、杭州、深圳、新疆等地期间,历经沧桑,饱受风霜,饥困辛酸中感悟人情世故,对书画艺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极大的提高。同时对易学、佛学、诗词、哲学、民俗文化、园林办公人文环境(风水)等多有涉猎,提出多个学术理论主张,撰有很多文论,见于《美术报》《甘肃文艺》《书法家》《中国书画导报》等刊物,并有多篇堪称经典性的文稿广为流传。

在书法方面,自幼起就打下良好的基础,及长拜师学艺,兼蓄并收,感怀时世,放眼未来。1999年夏初,他创立并倡导“率真派书法”,写有“书法艺术、艺术书法、书法名人、名人书法”文稿并加以研究实践,形成了拙朴中见豪放,自然而又率真的书法风格。在绘画方面,他虚心请教,采风增见,艺随时代,高瞻远瞩。2007年秋,他开创“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本性质朴、粗犷厚重、意蕴幽深的艺术风格,立言撰文,刻苦钻研。同时在临池不辍中跟随时代步伐,在2003年互联网始盛的时候创办了中国牧青网,置身网络传播和文化策划。栖居兰州,先后策划了许多很有影响力的艺术活动,反响很大。他热衷公益活动,积极参与政府和社团机构组织的书画作品捐赠、义卖、竞拍等活动,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好评。

他多次参加美国、日本等国际性书画展览,作品上拍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拍卖公司。举办“墨映盛世”“梦回汉唐”“精神家园”“天正地方”“无上菩提”等书画展览活动,并被党政军领导、企业集团和国际友人珍藏。应邀出席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文化活动,荣获“中华文化功德贡献奖”“和平使者”“中国当代书坛画苑中坚人物”“世界华人华商爱党爱国十大艺术文化旗帜人物”等称号。业绩被《亚洲新闻人物》《今日中国论坛》《公关世界》《盛世收藏》《商务时报》《健康导报》《江南游报》《画坛里程碑》《世纪风采人物》《图说中国当代美术史》《新中国美术家大典》等刊物和各地电视、晚报、日报、杂志等及万余家网络播载。

通过上面对杨牧青先生的艺术人生进行粗略地梳理得知,作为没有任何“族显赫”“官本位”“大平台”“好环境”“佳条件”之方便的他,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无悔追求,不言放弃。正如“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一样,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真金不怕火炼,是夜明珠必然会大放光彩。时下,他正以其坚强而又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艺术精神向一代书画大师的终极目标在渐进,无疑“从齐白石到杨牧青的民间艺术心路”这一句话可以印证未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图:杨牧青作品

 

二、正确对待书画家的艺术作品,不应抱有取巧的心态投资艺术品而失去它。

杨牧青先生在不惑之年时完全可以称谓一代书画大家。这个“名誉”是来自他对艺术真谛追求的回报,我们不必吝啬这个字眼。大家都知道,大家之“大”不是他的身材、声音有多大,或能画巨幅画,或居庙堂之高能讲大话等情形的“大”,而是体现在作品艺术内涵中的真正的“大”。

杨牧青先生能够将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崔子范、石鲁、方济众等中国书画大师的笔墨精神和席勒、梵高、莫奈等西方油画大师的色彩语言,巧妙融合,成为自己笔下的“大”艺术格局,这种除了天才加勤奋之外的人是无法完成的。例如他的国画《黄土情》款识“黄土陇塬形成于上百万年前,养育了无数的人,然将其入画者是近世之事,若以其情、其性、其心、其状比较之,我的大写意画作将开千年之画风。” 这,好大的口气!细究之,俨然是一个文化的大世界,艺术的大天地,亦可窥见他的艺术心性非同一般。当然,还有他许多的作品款识,以其率真的书法艺术造诣,深刻而又生动的寓教、寓学在其中,让欣赏者眼前一亮,让收藏者为之心动。

2009年2月他在《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中写道:“在今天山水画艺术视野极为广阔、创作更为多元化和写生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江南地域,社会发展不再存在地域偏见的和谐时期,我们应构建“东西宗论”思想,生发“东西宗论”认识,深入“东西宗论”研究,重新去发掘、诠释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理论和实践。希冀给山水画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使人们不再徘徊于标榜文人画而崇南贬北的尴尬境地中去;使人们不再陷入于水墨渗化、淡而虚浮的文人画的现象中去;使人们不再焦虑于山水画只有江南秀气而缺失西北粗犷之感的艺术无奈中去。”同年6月在参谒潘天寿纪念馆时写下了“揣摩寿者已多年,怎料一觉映眼前;无须鞠躬效诚敬,百代宗师记心间;东头落笔数青鸟,西边着彩算花蕊;慧心妙手顿悟时,荒山乱石多释然!”精妙诗句。由此亦可佐证他在书法、国画、诗词、艺评和诸家文化理论研究的同步之际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存有很强的忧患意识与高度责任感。这也更加能证明杨牧青先生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勤恳的实践度和深邃的艺术理解力,以及他在艺术终极目标的追求途程中是不会偏离规律和方向的。

历史文化学者胡觉照说:“杨牧青先生以深厚的文化学养和笔墨功底对‘陇’进行了热情的描绘,这是黄土地人不应少有的精神,并且他的画作极其大气,极其雄浑,很有震撼力,通过他的作品使人对‘陇’生出了油然起敬之意。”媒体评价说:“杨牧青老师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款跋精妙,书画合一,内涵深厚,打破了单纯的书法家、国画家的拘泥与狭隘,且兼及评论、国学文化,中西艺术思想的并蓄使阅者有了更多的识见余地和品读空间。”业内艺术评论人士王廷智、张清爰等人则不约而同的说:“杨牧青所倡导的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作,从构图到用笔,再到用墨和技法,都讲究着一种粗犷和豪放,寄情于自然,在拙巧夸张中映现出世态人情,以淳朴的心灵向往于生命,力求率真而又洞达的感觉,不同于宋、元细腻勾描的重峦叠嶂,也不同于明、清文人画的山水写意,更不同当今学院派的教科、教条主义,而是一种具有现代意识、介于意象和写实之间的大写意艺术新图式。”

然而以书画艺术为终生追求和职业操守的杨牧青,则用其睿智而又真诚的心语,说:“艺术生命的情态是在色彩技法中而放弃色彩技法的追求,弃色求空不得空,求空弃色不得色,要在一点灵台的变化无形中生出有形变化的图画世界。”他认为:“人物画贵在写真,真中求其一点虚,务必达其形似八分,神似十分;花鸟画贵在写意,意内求其一点实,尽其形似六分足可;山水画贵在写势,势中求其意、虚、实相合,形似三分,韵全八分,势则需达十分也!”(见《杨牧青谈艺录》)以此观之,他的作品深度、广度、远度,是勿容置疑,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收藏意义的!

最后,对杨牧青先生的艺术历程还需更多探寻,期望他能够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留与这个社会。

 

(本文作者王巳酩,沪上知名艺术品投资人、书画鉴藏家。曾任上海某房地产开发集团执行董事、某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及广州某文化发展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