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当下诗歌回暖与升温

4 已有 4951 次阅读   2016-11-12 19:37   标签长征胜利  关键词  主题  诗歌  诗词 

当下诗歌回暖与升温

北京文艺网11-1110:16


图源于网络

当下,大江9南北,长城内外,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学校,从集体到个人,关于诗歌的大大小小的活动,诸如采风创作、朗诵会、出版发布、研讨会等,几乎随时都在发生着。2015年初诞生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国诗歌网,每天的来稿量,新诗约1000份,旧体诗词约500份。今年适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仅仅围绕这一主题而举办的各种诗歌活动,其数量恐怕都难以统计。今年又是新诗100年即将到来之际(以1917年胡适先生公开发表引起社会关注的作品作为新诗诞生的标志),而百年轮回之际,人们尝试新诗文体各种做法的热情似乎又一次空前高涨。

关于诗歌,如今人们常常说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回暖”或“升温”。笔者认为,这个关键词表达了人们对当下诗歌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也有种种现象可以证实着人们的这种判定。

其实,新诗文体形式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也从来没有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同时,不只是新诗,当代旧体诗词的写作人数及作品数量同样得到了几倍的增长,旧体诗词的采风、研讨、吟诵等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多向性和丰富性得到空前呈现

我们看到,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演进,人们在改变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以诗歌为载体,非常便捷地交流感情,传递智慧,散发温馨,乐享生活。在诗歌面前,人们似乎打破了年龄、职业、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了平等并超越于尘俗之上。当身有残疾的余秀华的系列诗歌刺激读者神经,引发社会兴奋时,今天的读者能够迅即感受到余秀华诗歌的优长,感动着她的感动;同时,读者中的大量有识之士也能够清晰地看到余秀华诗歌的不足和欠缺。余秀华的底层女性身份、弱势群体形象和极具刺痛感的表达方式,与之前的梨花体、羊羔体等写作风格之间,也自然形成一种客观意义上的对峙姿势。余秀华的写作不过是当今诗歌的一种倾向和路径罢了,在她之外可能还有张秀华王秀华之类,当今诗坛的多向性和丰富性得到了空前的呈现,这恐怕也是今后很长时期内诗歌发展的一种常态。

诗歌与新媒体关系愈加亲密

我们看到,诗歌与新媒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如果说10年前网络诗歌海量涌现时,不少人发出的“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之类的断言不无道理的话,那么,今天的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了。诗歌的短小、快捷等文体优势,遭遇到微信平台,可谓如鱼在水。“为你读诗”这样的微信诗歌传播品牌,就在这样的媒体语境下应运而生并一举成功。一些传统纸质诗歌媒体,也不得不调整策略,增加新媒体传播渠道。而且,技术因素不一定仅仅只是外部力量,有时候它会内化为激发灵感和思想的内在元素。当我们使用电脑和手机写作与传播诗歌时,有时候不仅仅是时效上的便捷,而是连思维方式好像也一股脑儿更新了,给人带来一种为从前笔墨写作时代所没有的体验与收获。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还有,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让诗歌呈现了崭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中国诗歌网一开始就拥有电脑端、手机端、APP三个端口,随后又申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方位的立体多向传播。中国诗歌网以建设“诗歌高地、诗人家园”为宗旨,以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引领网络诗歌发展方向为己任,开设了“每日好诗”“名家新作”“诗脸谱”“访谈”等面向诗人当下创作的栏目,选稿上采取了与网络媒体相适应的不同于传统诗歌媒体的方式,一时响应者众、参与者众,产生了明显的互动和激励效应。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目前,经过一年多的运营,中国诗歌网的注册用户已达5万人以上,比创刊近60年的传统诗歌刊物的自然订户多出了几倍。网站每天的来稿量比最大纸质诗刊的每日来稿量也要多出10倍左右。

政府重视加快诗歌回暖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到前些年的梨花体、羊羔体,诗歌常常遭人诟病,许多诗人也常常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诗人身份。羊羔体遭媒体热炒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连诗歌文本读都没有读过,就想当然地认为羊羔体完全是不好的、负面的、应该否定的东西。殊不知,一旦接触羊羔体作者车延高的诗歌文本,平心而论其中不少诗作还是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的。直至去年年初余秀华现象出现,人们也依然认为诗歌并没有真正从普遍意义上进入公众视野和公共空间,因为公众关注的主要还不是诗歌本身,而是诗歌背后的事件。而现在看来,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诗歌作为美好的东西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追逐热爱,诗人身份的自豪感也日益显现。

综上所述,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氛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原因也不难找出:有科技发展和新媒体的因素,有诗歌和诗人自身的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人心变化的因素。有人对新媒体与诗歌发展的关系看得很重,认为技术革命因素对今日诗歌回暖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个人觉得技术力量仍然是一种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所致。尤其值得欣喜和令诗歌界振奋的,是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当下诗歌气候的回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诗歌的回暖升温虽然是好事,但也有一些需要诗人和诗歌界警觉和注意的事情。一是戒“躁”趋“静”。当下诗歌很活跃、很热闹,也很混乱无序,诗人必须做到静心凝神,方有可能写出境界悠远、感染力强的好作品。二是编辑要做好“把关人”角色,最大程度地发现和推出好诗,最大程度地减少关系稿和平庸之作。三是批评家应增强责任意识,重建批评秩序和诗歌标准。四是从传播角度思考,该如何有效抗拒网络化对优秀诗歌的覆盖和淹没问题。五是对五花八门的诗歌活动、诗歌评奖的管理和规范。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