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诗词歌赋] 陆小曼:一场风花雪月,终不敌柴米油盐

9 已有 2192 次阅读   2017-05-10 08:59   标签Microsoft  normal  style 

陆小曼:一场风花雪月,终不敌柴米油盐

2017-05-02 

      点击 上方蓝字 散文诗歌集!

 问题: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图片上边的散文诗歌集关注即可!    

 


陆小曼:一场风花雪月,终不敌柴米油盐

——小聪明仅能掌控男人,大智慧才能掌控人生


文 | 张其姝


女人在皮,女神在骨


胡适说过:“陆小曼是旧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第一次见到陆小曼的照片时,我惊为天人。她穿着一身素白旗袍,拿着画笔,容貌不过是中人之姿,但形态慵懒,神态安闲,那气韵和风雅活脱脱就是一阙意境风流的花间词。

难怪徐志摩为她如痴如醉。


我私心里以为连林徽因也落了下风,林虽容貌秀美,但神韵远远不如陆小曼这般浪漫生动。


陆小曼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北平与上海滩的名媛,她出身高贵,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曾到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她的母亲吴曼华也是名门之后,多才多艺。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陆小曼一直接受着新式教育。当时,到中学念书就是富人的一种消遣,并不多见,女孩子念书更是少之又少。陆定十分宝贝这个女儿,在陆小曼9岁时,就送她进了北京女中,而后又送她到法国人开办的圣心学堂。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几乎云集了所有北京军政界部长的千金小姐们。不仅如此,陆定还专门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她英文。


陆小曼生性聪慧,十六七岁就精通英、法两国语言,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又精于油画。

 


在学校里,大家都称她为“皇后”。


18岁时,陆小曼逐渐闻名北京社交界。她的多才多艺,她的热情大方和彬彬有礼,她的明艳笑容、轻盈体态和柔美声音,都令无数人倾倒。


外交总长顾维钧十分欣赏陆小曼。有一次,当着陆定的面,顾维钧对另一个朋友说:“陆定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样漂亮、聪明。”


如果名媛也分级别,那陆小曼绝对是站在了巅峰,当时人称“南唐北陆”,将她和唐瑛并列双璧。


她生来就是目光的焦点。华服、豪宅、美貌、众人的追捧、体面的朋友,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她得来不费吹灰之力,自然也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很多人拿陆小曼和林徽因比较,论外貌和才情,陆小曼丝毫不逊色。但今时今日,陆小曼与林徽因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她就输在——有小聪明,无大智慧。


想要很多很多的钱,也想要很多很多的爱


陆小曼虽然天资聪颖,但她毕竟没受过任何正规的大学教育,眼界自然比不得年少留学的林徽因。相比于林徽因对建筑事业的热情和向往,陆小曼更为实际,她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名流的太太,过众星捧月的生活。


这样一个明眸皓齿的可人儿,自然有无数人趋之若鹜。陆家夫妇千挑万选,终于为她选定了如意郎君,王赓。


王赓少年得志,年纪轻轻已是陆军少将。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到西点军校攻读军事,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


这桩婚姻,是当时上流社会典型的绅士配淑女,轰动一时。


婚礼在豪华的“海军联欢社”举行,场面宏大,光是新娘的女傧相就有九位,她们是曹汝霖的女儿、章宗祥的女儿、叶恭绰的女儿、赵椿年的女儿和孙宝琦的女儿,还有数位英国小姐,其规格可想而知。


中外来宾几乎把“海军联欢社”的大门给挤破了,陆小曼就这样风风光光地嫁给了王赓。


假如婚礼的隆重程度,能够和婚后的幸福程度成正比,那么,世上应该会少一些怨侣吧。然而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结婚半年,陆小曼的婚姻就出现了危机。


她百无聊赖地在日记中写道:“她们(母亲)看来夫荣子贵是女人的莫大幸福,个人的喜乐哀怒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也难怪她不能明了我的苦楚。”


她有什么苦楚呢?她是名流太太,绫罗裹身,豪车随行,左拥右呼,王庚给了她所有女人都艳羡的物质生活。但这还不够,至少她觉得不够。


亦舒曾经在《喜宝》中写下一段话,这大概是所有女人的心声:“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么很多很多的钱也是可以的。


陆小曼不缺财富,她有很多很多的钱,所以她更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她一面享受着王庚给予的富贵生活,一面抱怨王庚的不解风情和无趣。


她烦恼这无爱的婚姻,烦恼婚姻带来的束缚,烦恼一切的不自由和不自在。


唐瑛有次请他们夫妇吃饭,王赓有事缺席,让陆小曼独自赴约。他特意嘱咐她,不要单独随他们外出跳舞。陆小曼心有不满,当同伴们约她外出跳舞时,她没有马上答应。


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总以为受庆(王庚的字)怕小曼,谁知小曼这样怕他,不敢单独跟我们走。”


正巧王赓的车驶到家门口,看到陆小曼被人拉上车,他气得面孔绯红,大声责骂她:“你是不是人?说定了的话不算数。”


陆小曼本就对王庚有所不满,他还这样当众伤她情面。这一切,使得这段没有感情维系的婚姻摇摇欲坠,夫妻之间的间隙也越来越大。

徐志摩在这个时候走进了陆小曼的生命。


郁达夫形象地说过:“志摩热情似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哪里还顾得了伦教纲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


徐志摩本是一心追随林徽因回国的,在遭到对方婉拒后,他说要去茫茫人海中寻访他唯一的知己。很快,命运将陆小曼送到了他跟前。


徐志摩给陆小曼的诗中写道:“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融,消融,消融,融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坊间流传,他们是在舞会上相识的。不过惊鸿一瞥,他的视线便难以转移。


徐志摩与王赓同是梁启超的学生,因此,他是王家的常客。这无疑给了徐志摩和陆小曼更多见面的机会,两人越走越近。


王庚专注于工作,每逢应酬,他总是对陆小曼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


这位少将实在愚钝得可爱,自己的娇妻美眷,倒舍得让旁人作陪。徐志摩本就是翩翩公子,又温存体贴,自然容易得佳人青睐。他和陆小曼形影相随,游长城,逛街桥,到西山看红叶,到来今雨轩喝茶,一切都照着她的喜好。


当然,徐志摩最大的武器是诗歌。


他毫不掩饰地描述了他对陆小曼的动情:“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我更敏锐的消受你的媚,吞咽你的连珠的笑;你不觉得我的手臂更迫切的要求你的腰身,我的呼吸投射到你的身上,如同万千的飞萤投向光焰?这些,还有别的许多说不尽的,和着鸟雀们的热情的回荡,都在手携着手的赞美着春的投生。”


他热辣辣地表达爱意:“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看不见;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


徐志摩走出了林徽因的影子,走进了陆小曼的网。


诗人的爱总是毫无节制的,而偏偏陆小曼也是个恣意任性的公主。纸包不住火,两人的私情很快被捅破,一时闹得人尽皆知。


陆小曼决心与王赓离婚。徐志摩大喜,连忙托付刘海粟从中帮忙,于是,这位“艺术叛徒”办了一场赫赫有名的“功德林”宴会。


宴会请了陆小曼母女、徐志摩、杨杏佛、唐瑛、李祖法等人。


当着大家的面,刘海粟意味深长地说:“夫妻双方应该建立在人格平等、感情融洽、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妻子绝不是丈夫的点缀品,妻子应该是丈夫的知音。”


王庚坐不住了,他饮了酒,说道:“我今天还有些事情,要先走一步了,请各位海涵。”转而又对小曼说:“小曼,你陪大家坐坐,待会随老太太一起回去吧!”


宴会之后的两个月,王庚向陆小曼坦白:“小曼,我想了很久,既然你跟我一起生活感到没有乐趣,既然我不能给你所希冀的那种生活,那么我们只有分开。”


他们离了婚。


换作任何别的女人,大概都不会选择离婚。这本不过是一段郎情妾意的心动,花月相逢,谁没有过呢?却没有人像陆小曼这样闹得举世瞩目,闹得毫无回旋的余地。


比如林徽因,她同样在婚内爱上了金岳霖,但她的克制与低调,换来了所有人的理解与尊重。


陆小曼并不笨,她也是个有灵气的聪明女子,她只是没有林徽因的思想和眼界。她那点聪明都是小打小闹的家常似的,出了闺阁,似乎不够用。


她的聪明劲儿都用在了风花雪月上,就是一股外放的任性劲儿,没有一点内省和自知。她从来没有认清过自己,连她真正想要的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她都没有搞明白,就那么糊里糊涂的走一步看一步。这已然注定了她最后的悲剧。

所有的荡气回肠,都会归于平凡


徐志摩的父母始终不愿接受这个儿媳。徐老太太背地和张幼仪嘀咕:“吃晚饭的时候,她才吃半碗饭,就可怜兮兮地说:‘志摩,帮我把这碗饭吃完吧。’那饭还是凉的,志摩吃了说不定会生病呢! ’”


徐志摩的父亲在一旁搭腔:“吃完饭,我们正准备上楼休息的时候,陆小曼转过身子又可怜兮兮地说:‘志摩,抱我上楼。’”


周遭就没几个人祝福他们的恋情,陆小曼视而不见。


如果世界都站在你的对立面,可能是全世界都错了,更大可能却是你错了。这话,没人对陆小曼说。


就在这年的七月初七,陆小曼与徐志摩举行了订婚仪式。


梁启超对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婚姻非常不满,在婚礼上送了两人一段“空前绝后”的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


这番不怎么客气的话,给这段婚姻笼上了一层暗色的阴影,所有人似乎都不看好他们。


但爱情总是容易让人昏头的,陆小曼与徐志摩很快开始了他们甜蜜的日子。陆小曼说:“我们从此走入了天国,踏进了乐园……一同回到家乡,度了几个月神仙般的生活。”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痛苦却来得很快。徐志摩的父母非常不喜欢陆小曼,他们宁可去北京与前儿媳张幼仪一起生活。


在心气高傲的陆小曼看来,这分明是一种侮辱。


聪明的女人都知道,嫁给一个人,还意味着嫁给一个家庭。当年林徽因舍弃徐志摩,选择了梁思成,未尝没有出自家世的考虑。梁启超是当世大儒,自然比硖石首富的徐申如更受人尊崇,况且她一向得梁公的青睐。


婆媳失和只是一条隐隐的导火线,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婚姻摩擦,更多地来自于两人渐渐暴露的个性差异。


他们原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人,性格差异也极为明显,矛盾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婚后不久,陆小曼就提出要移居上海,两人于是在福熙路四明村筑起爱巢,过了一段甜蜜恩爱的生活。


上海的灯红酒绿很快迷住了陆小曼,她再次回到社交圈。


惊人的魅力,名媛的身份,加上她是著名诗人的太太,陆小曼的出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十里洋场,王孙贵胄和富商巨贾趋之若鹜,陆小曼如鱼得水,一跃成为人人倾慕的交际花。她热衷于各种饭局、跳舞、票戏义演,出足了风头,也砸了无数的时间和金钱。


对于这样的生活,徐志摩并不赞成,多次婉转地劝告她,但陆小曼并不听。她似乎没有恋爱时的激情和灵气了,只沉溺于跳舞、打牌和听戏。


陆小曼身体孱弱,为了讨她喜欢,徐志摩一味隐忍。这倒更让她变本加厉,夫妻之间开始滋生罅隙。


这个时候,徐家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为了维持家用,应付陆小曼的挥霍无度,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光华、东吴、大夏三所大学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


陆小曼过惯了一掷千金的生活,压根不懂得持家。徐志摩忍不住埋怨:“我家真算糊涂,我的衣服一共能有几件?你自己老爷的衣服,劳驾得找管一下。”


陆小曼立即反唇相讥:“上海房子小又乱,地方又下流,人又不可取,还有何可留恋呢!来去请便吧,浊地本留不得雅士,夫复何言!”


她把聪明伶俐拿来斗嘴,半分没有为人妻子的意识,也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妻子。她大概只擅长做名媛吧。


因为票戏,陆小曼结识了翁端午,他家财丰厚,赋性风流,还有一手推拿的医道本领。两人关系渐入佳境,在翁端午的影响下,她开始吸鸦片。


当时流言疯传,某家小报甚至匿名报道了整个事情,暗示陆小曼红杏出墙。徐志摩虽然痛苦,仍然为娇妻辩解,他说:“夫妇的关系是爱,朋友的关系是情,罗襦半解,妙手摩挲,这是医病;芙蓉对枕,吐雾吞云,最多只能谈情,不能做爱。”


多么心酸。不知道徐志摩有没有片刻的后悔,他从前介入王庚的婚姻,如今风水轮流转,轮到别人来介入他的婚姻了。


陆小曼丝毫不懂得收敛,面对徐志摩苦口婆心的劝解,她充耳不闻。两人一言不合就吵闹,甚至动手。


疲惫的婚姻生活让人心生逃离,刚好,胡适邀请徐志摩去北京大学任教,他答应了。他北上的同时,极力要求陆小曼也随他一起,幻想着两人到北京去开辟一个新天地,但陆小曼拒绝了。


无奈之下,徐志摩开始了北京、上海两地奔波的生活。

半世素缟,一世悔恨


1931年11月中旬,陆小曼连续打电报催促徐志摩南返。徐志摩回到上海,晚上和朋友小聚,陆小曼仍然是在外玩乐,深夜才回来。


徐志摩气闷,两人大吵一架。


郁达夫回忆:“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


徐志摩彻底绝望,悄然离家到了南京。


19日,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礼堂的一场讲演,徐志摩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往北京。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


最终他还是走了。


因为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徐志摩身亡。


噩耗传来,陆小曼一下子就昏厥了。


徐志摩的死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撼,大家纷纷指责陆小曼,认为是她害死了这位天才诗人。徐志摩的很多朋友甚至和她断了往来。


事故太过惨烈,徐志摩留在现场的唯一遗物是一副山水画长卷,这是陆小曼年初所画,风格清丽。徐志摩把这张手卷随身携带,是准备到北京请人加题,因为放在铁匣中,才得以幸存。


陆小曼痛悔不已,她在书桌前写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从此闭门谢客,不再出去交际。


陆小曼母亲说:“小曼害死了志摩,也是志摩害死了小曼。”


的确,如果徐志摩没有与陆小曼结婚,他不会因此与家里决裂,不会为了金钱四处奔波,不会那么劳累,更不会死于飞机失事。同样的道理,如果陆小曼没有遇见徐志摩,那么她一生仍然是个安乐无忧的名流太太。


这能怪谁呢?她挥洒自己的美好,享受众人艳羡的目光,为了一时的开怀,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此前,她不曾考虑结果,此后,她只能碧海青天夜夜心,咽下自己酿成的苦酒。


女人总是犯了糊涂,做了错事之后才会幡然醒悟,只是有些来得及,有些则太晚。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