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健康·养生] 今日立秋:立秋风水开运民俗禁忌和养生知识早知道

5 已有 2158 次阅读   2017-08-07 15:09

今日立秋:立秋风水开运民俗禁忌和养生知识早知道

2017 年立秋时刻

农历闰六月十六

星期一

公历 8 月 7 日 15:59:58

立秋,旺运方法有哪些?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第十三个节气,今年立秋是在公历的 8 月 7 日,农历闰六月十六,该日冲猴。

朋友们注意,秋天是肃杀的季节,古代斩犯人都会选择在秋天,所以秋天的阴气是比较重的,立秋是整个秋天的开始,临近鬼节,对生魂的侵害也比较重。

古语说:一叶知秋,立秋这一天对阳阴交替之时,对两气感受最为灵敏,因此要注意。结合传统,放眼当今,立秋应该如何开运呢,泰益丰周易会馆李亮德先生跟各位讲解立秋如何旺运和养生。

1 祭拜许愿

过去在立秋节气后,朝廷、民间都会择吉日感谢上苍和祖先,并举行尝新仪式,以庆祝五谷丰登,李亮德先生建议朋友们在不冲自己属相的那一天去寺庙道观烧香许愿。

2 旺运桃花

未婚朋友可以外出去居住地的东南方旅游,以便旺自己桃花;也可在卧室中宫放一杯的水,催旺命中桃花。已婚或者恋爱中的男女,李亮德先生建议你在自己的枕头底下放一个同心结,能让爱情更长久。

3 红纸书写

旺运首当其冲是健康,因此,根据传统,道教君建议朋友们用红纸书写「今日立秋,百病皆休」字样,贴于墙上(入户门一侧的墙上即可),以起到预防疾病之目的。

4 避开方位

除了立秋当日要注意西南方外,只要进入农历的七月,特别提醒朋友们就要注意正西方,因为农历七月属申,属阳;又属金,象征坚守不变,与节令之交本有冲突。大体说来西方不要有大变化,金意本为坚守,中部属土,土生金,因而不要有所变化。

5避免悲伤

因为秋季人们受天气影响,所以要做到少思念、少言语、少欲望、少生气等,一定要心情平静,否则会伤肺。秋季主金,金主肺之故。

6 其他习俗

我国幅员辽阔,有的地方习俗是立秋当日,妇女用红布剪成葫芦形,缝在儿童的衣服的背后,用以驱除病灾。

立秋养生要顺应四时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立秋后,小孩子最容易感染感冒发烧等症状,年轻人最易出现咽喉炎,不少中老年人会感觉到关节疼等等,这些都与「秋燥」有关系。

中医认为,秋季干燥,五行属金,对应人体的肺。气燥伤肺,从而会引发肺炎、气管炎、口干咽燥、干咳、皮肤干燥过敏等疾病发生,因此,秋季养生的关键就是要防燥。

秋燥最伤人的肺,所以立秋后要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藕等,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

《黄帝内经》中指出,秋天养生的要领是「使之安宁,已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中医理论认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的耐受能力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要注意精神调养,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及时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1 立秋养生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玄妙道馆张道医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2 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3 养肺护肝

道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肝,相当于西医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管理自身、养生不能不靠肺。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而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4 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再不能像夏天一样,激烈奔放、嚣张开怀,应该收敛一下神气。另外,心情也不要过度的悲伤、忧愁,因为过悲过忧的情绪会伤到肺,所以遇到伤感的事,应该主动予以排解。

5 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立秋后最晚应该在十点半睡觉,这样才能与天地同步。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立秋后也不要过早的添加衣物,应该适当「冻一冻」。因为人只有在体表微感凉的情况下,人体的阳气才会更好地转入收敛。

6 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7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8 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9 忌吃过燥的食物

道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立 秋 三 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1 初候,凉风至

《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2 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3 三候,寒蝉鸣

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立 秋 谚 语

立秋之日凉风至。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立秋十天遍地黄。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秋过后,「秋老虎」有一头。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

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 秋 习 俗

1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 。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2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如在商洛竹林关一带,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

3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会期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4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5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土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6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7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8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 秋 后 适 宜 吃 些 什 么

1 生地粥

配方: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2 黄精煨肘

配方: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尤为适宜。

3 五彩蜜珠果

配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4 醋椒鱼

配料: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5 姜爆鸭

配料:鸭半片,姜,青椒,葱,蒜,豆豉,辣椒酱,甜面酱。

做法:鸭子剁块,姜一小块拍破,另外的全部切丝,青椒切丝;油热后下葱、姜、蒜炸香后放鸭子干爆,直到把鸭子爆的干干的才可以;油8成热,放豆豉,辣椒酱、甜面酱炒香后放姜丝煸一会,最后放爆好的鸭子、白糖、青椒翻炒几下即可。

功效:滋阴,补虚,养胃,利水。

食用: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适宜肝硬化腹水者食用,适宜肺结核患者食用,适宜慢性肾炎浮肿者食用。

6 糖醋小排骨

配料:小排骨、淀粉、青红椒、姜、鸡蛋。

做法:打散的鸡蛋液加入适量盐,鸡精,和一点米酒拌匀,再加入排骨中拌匀,腌10分钟入味;把腌好的排骨均匀沾上淀粉,并用手捏紧防止脱落;小火慢炸排骨至表面金黄,全熟时捞出;另起锅,放少量油,放入姜片,青红椒略炒;把已经炸熟的排骨回锅快速翻炒一下,炒匀即可关火。

功效:猪排骨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

7 姜汁牛肉

配料:老姜数块,鲜牛肉100~150克。

做法:老姜榨汁,鲜牛肉100~150克切碎,剁成肉泥状,加入30~40滴姜汁,再放些酱油、花生油拌匀。待焖米饭时,将姜汁肉倒入饭内蒸熟(约15分钟)即可食用。

主治:病后脾胃虚弱,神疲乏力大便溏泄,久泻脱肛以及体虚浮肿(营养性浮肿)等。

8 粟米山药大枣粥

配料:粟米30克,淮山药15克,大枣5枚。

做法:上述三品煮粥食用。

主治:脾胃虚弱之泻泄。

9 百合银耳莲子粥

配料:百合20克、银耳40克、莲子15克、糯米8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银耳、莲子、糯米洗净煮粥,熟时加入冰糖食用。

功效:其中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润肺生津、养胃提神,莲子健脾止泻、清心安神,粳米补中益气、健脾益胃。

10 枣米药糖粥

配料:红枣10枚,薏米20克,山药30克,干姜3片,红糖15克,糯米30克。

做法:按常法共煮作粥服食。

主治:慢性腹泻。

普及中华传统古文化,传播古圣先贤超智慧!关注泰益丰周易会馆微信公众号泰益丰易经风水智库taiyifeng95a获取“先知一日,富贵十年”的高端智慧,让您风生水起好运泰来!中国社会名流和成功人士都在秘密关注的不二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