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请把羊群赶下大海,请把世界留给石头

2 已有 1301 次阅读   2018-05-19 07:19

请把羊群赶下大海,请把世界留给石头

即使北京和祖国都已人物皆非,即使时间经不起校对已突然老去,还是能看到那个“一定要站出来为之献身”的年轻人,那个被挡在家门口流浪在外的中年诗人 、和那个在物质主义时代依然努力愿为民族撑起精神天空的老人改变了很多,却从未逃离,正因此,他的归来不仅仅是某些青春的记忆、时代的见证,也不仅仅是诗歌的变迁、母语的颠沛,而更像是精神故土的守护人,与时俱进在这里只是一把尖利而不合时宜的刺刀。

请把羊群赶下大海,请把世界留给石头

01

逃到大海去·大巴上坐着北岛

立夏的清晨,酒还没醒就随便捡了件T恤钻进了那辆开往海边的大巴。作为举办方之一的单向空间很早就跟大家说这次诗会要让我们“逃离雾霾,在海边感受诗性的流淌”以便重新发现“精神的故乡”,而承办朗诵会的“孤独图书馆”四周也随处可以看到写满“逃离庸常”slogan的阿那亚宣传册。

对于一个不怕庸常,甚至喜欢雾霾的人来说,这次旅行究竟是为逃离什么而来呢?从来都不能及时交付的稿子?不可能回头的爱人?无底洞一样的虚无生活?我还没有想清楚自己逃离的目标,但是我看到这辆大巴上坐着北岛。

即便不是诗歌的信徒,也大概会同意“北岛在场”远比“逃离庸常”更能够被赋予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哪怕仅仅是出于某种程度的YY。北岛开始写诗的时候,也是诗歌重获新生的时候,“虚无”和“庸常”还没有被用滥,诗人们站在生命和世界的深渊探望虚无,也在庸常的日子里读诗、饮酒、恋爱,通宵达旦,那时的诗歌一副血气方刚、无知无畏却绝望透顶的样子。他们当时想逃离什么呢?如果抛开那些年轻而崇高的理想和文学史里斩钉截铁的结论不谈,写诗率先消灭(或者仅仅是反抗?)的敌人大概是无聊吧。

青年时代的北岛

2012年《文景》采访芒克的时候问起他当时为什么会写诗,“老猴子”回答得特别潇洒坦荡,大意是白天不想干活,晚上喝酒,百无聊赖,只好看书写诗打发日子。北岛多年前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也回答了《今天》创刊的一个背景——生活的动荡加青春的苦闷,使年轻一代从书本和写作中寻找精神的出路。在那些有关诗歌的宏大的历史命题、不可遏制的好奇心、驾驭语言的热望、碰触人类文明的惊喜背后,诗歌开启了一道传送门,让人在痛苦的精神求索和无聊的现实挣扎中来回转化,达到平衡,不至被二者中任何一个所伤所累,或者让已伤已累的人得到暂时的放松和超脱。从这个世俗而微小的角度来看,这次诗歌之夜的主题之“镜”完成的不仅是它向外界宣传的灵魂的映射和精神世界的展开,也是渺小个体的一次成功逃离和置换。

那么,现在的北岛想要逃离什么呢?面对昔日的故乡和全新的世界,他还会感到苦闷和无聊吗?这个不当而狂妄的揣测刚掠过脑海就被我放弃了,这绝对是巨大的不敬。即使北京和祖国都已人物皆非,即使时间经不起校对已突然老去,还是能看到那个“一定要站出来为之献身”的年轻人,那个被挡在家门口流浪在外的中年诗人 、和那个在物质主义时代依然努力愿为民族撑起精神天空的老人改变了很多,却从未逃离,正因此,他的归来对我们来说才具有如此特别而重大的意义,不仅仅是某些青春的记忆、时代的见证,也不仅仅是诗歌的变迁、母语的颠沛,而更像是精神故土的守护人,与时俱进在这里只是一把尖利而不合时宜的刺刀。

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归来的北岛带回来新的诗风和思考,带回来“香港诗歌之夜”、带回来《城门开》和新生的“今天”,他主编的“给孩子”系列丛书已经出版了十二个单本,这次他又给诗歌之夜带来了他主编的“红狐丛书”,这套丛书意图翻译当代各国著名诗人作品,画出当代世界诗歌的最新版图,“让语言和精神的种子在风暴中四海为家”。诗歌和孩子,是他无法割舍的牵挂。

北岛主编“给孩子”系列,截至今年5月已出版10种

坐在这辆大巴上的不只有北岛,还有一同前往的其他诗人、音乐人和媒体人,一架诗会上需要用到的巨大竖琴立在大巴车的中央,把车内的世界一分为二:北岛和诗人、音乐家们坐在车前方,悄然沉默,车后方的人们带着逃离的快感,兴奋异常,聊诗歌文学,也聊烟酒、女人、八卦、区块链和校长的错别字,当人们抵达“镜中之海”的时候才会发现,无论逃得多远,最后抵达的都是自己,不管镜中的海是诗意之海、精神之海还是迷茫之海、虚无之海,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镜中的自己,诗意或者虚无。

02

2.夜里有什么·西川的红围巾

镜中之海看到了惊喜。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似乎在诗歌上不起作用,诗歌不需要文质彬彬,需要极致的形式释放极致的生命力。我很钦佩主办方的细心、大胆和敢于花钱。他们在海边竖起几块硕大的镜子,大海、沙滩、夕阳和人影在错落的镜像中分割又重叠,把凝望拉长,把思索延伸,把自己看个透彻(有时间的话)。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诗歌之夜开始,清冷的海风、蓝色灯光、白色的舞蹈、海滩的篝火不由分说地把人拉进一种神秘又严肃的仪式感中,弥漫着诡谲的庄严和不真实的浪漫,以至于你已经无法分辨这究竟是一场消费主义的狂欢,还是一次无法言喻的生命仪式。

烟气散去,白色的舞者散入人群中的云朵,第一位朗诵诗人西川走上舞台,红色的围巾比自由生长的鬓须更扎眼,在黑暗里像一团火焰静止不动却让人无法忽视它的色彩和温度。

在夜幕还未完全垂下的时候,西川独自走在海滩,像国王巡视疆场,深沉慈爱,又透着不容打扰的威严,那一刻海滩上的一切外物似乎自动隐身,在那样的目光和气场里,一切不入流的平庸的东西都得退到一边,诺大的海滩只剩下它和它的王。这大概就是所谓气场力量。

他耐心又和蔼地同簇拥而来的人们一一合照,问答寒暄,之后便坐在海滩的一角,安静地抽烟、凝望大海,无人再去打扰。

今夜,他一边朗诵,一边击节,人群静默,生怕漏掉任何一个节拍或者音符,他分别用中英文朗诵了美国诗人盖瑞·施耐特的三首诗之后,又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把羊群赶下大海》,那是他1987年来到这片海域时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完成的作品,那时,诗歌正在经历又一个黑夜。

承受着“黑夜的压力、恐怖的摧残”,是否也会涌起“一定要站出来为之献身”的冲动?当羊群义无反顾地赶进海里,最后抵达的相遇究竟是夏天还是荒凉的海岸?当灯塔注定在“走向大海”之后孤独地燃成火焰,“剩下孤单的我们,在另一个世界面前”该如何思考?

1978年初秋的晚上,北岛、芒克和黄锐大概没有想那么多,他们像往常一样聚会喝白酒,决定办一份杂志;芒克和多多像决斗交换手枪一样交换彼此的诗歌,他们不会预见诗歌的未来;马德升拄着双拐穿过冰天雪地,帮助《今天》油印作品,也许并不去想下一个春天会发生什么;来年的春天,四、五百人第一次聚在玉渊潭公园的大风里,努力听着靠蓄电池扩散出来的诗歌朗诵,他们不知道文学史会怎样书写这一天;太阳跌碎了 一地金黄,老木真的消失在遥远的大海彼岸,他也许根本不会在意另一个世界的我们是否还能想起......

《今天》第一期与第二期

他们有意或者无意地抓住了历史的机会,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落、走散、离开又归来,所幸的是,那些可能成为兄弟姐妹的人因此成为了兄弟姐妹,曾经并肩赶向大海,开辟出一片新的文学、艺术天空,而后人,更像是诗里“到天边,继承大海”的少年,继续新的开拓、反抗和逃离。

西川朗诵完之后,蓝蓝、薛庆国、宇向也分别朗诵了“镜中丛书”和“红狐丛书”的诗歌篇目及自己的诗作,主办方还邀请了音乐人张浅潜和詹小栎为诗会演唱歌曲、朗诵诗歌。临近午夜,海边的篝火已经熄灭,诗会也接近尾声,隔着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看到沙滩上反射着银色的月光,皎洁一片,恍惚间有一种羊群入海的幻觉。

03

3.回答·沉默

1979的夏夜,醉酒的芒克站在东四的十字路口,面对空荡荡的街道一边排空自己的膀胱,一边不断向黑夜不依不饶地发问:“诗人?中国哪有什么诗人?喂,你们说,中国有诗人吗?”直到被好友强行抬上平板车运走。

彼时,《今天》已经举办了第一次诗会,虽然赶上了春夏之交的大风,仍然有四、五百人参加,然而,即使身为“今天”创刊人之一的芒克,在沉沉的黑暗里依然看不清诗歌的未来。

40年后的今天,诗人北岛背向大海站在秦皇岛的春夜里,形容矍铄,神情肃穆,像多雷(Gustave Dore)画笔下的堂吉诃德,唯一不同的是,背景里的荒原和孤单瘦马被热闹的光彩取代:沙滩、篝火、蓝色的灯光、镜中的大海和一群以诗歌为名聚集在海边的人们。

“品尝多余的大海,背叛的盐”北岛念完最后一句诗,起身便走,没有客套,没有发言,没有多余的告别,人群在诗歌之夜爆发出持久的掌声和欢呼声,似乎已经回答了四十年前芒克对黑夜的疯狂质问,似乎又将本该做出的回答淹没在一片喧嚣里。

北岛作为压轴嘉宾朗诵完最后一首诗后,主办方慷慨地允许到场的观众上台朗诵:有20岁出头的诗歌爱好者,含着激动的泪水,第一次公开读出了自己的诗作,台下充满鼓励的掌声;有年近半百的企业家上台表达自己对诗人们的热爱;有人读了王维的绝句。

最后,有人冲过湿冷的海风,进场读出北岛的《回答》,1979年《今天》第一次朗诵会上,陈凯歌朗诵的也是这首诗。它像宣言书一样,在某一刻激起了人群躁动的神经,似乎没有《回答》,诗歌都将不再完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无论什么时候读起或者听到这首诗,人们都能生理性地完成一次关于北岛、诗歌、反抗、时代的瞬时想象,并从中获得短暂的共鸣和力量。

然而,正如西川对《哈尔盖》的不满,在北岛自己看来,《回答》并没有资格成为自己的代表作,那只是某个阶段的不成熟的作品。面对不断被固化的诗歌形象和不断被消费的诗歌意义,北岛也无可奈何——我觉得他们都被冷冻在那个时代了。如果诗人往前走的话,就只能不管不顾,越走越孤独。

大海砸碎镜子,同时撞碎的是自己的镜像,只要镜子一转,石头会变成繁星,反抗者一不留神就变成了主宰者,热闹的也会变孤独,回答也可能突然沉默。

END

现场实录:

昨夜,北岛登临镜中之海,用诗意凝成一朵海边的玫瑰

《红狐丛书》

北岛主编

活字文化策划

江苏文艺,2018-1

红狐丛书依地域分为七辑,内容选自参与历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外国诗人作品:斯洛文尼亚诗人托马斯·萨拉蒙、日本当代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美国原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智利诗人劳尔·朱利塔、澳大利亚诗人彼得·明特、阿拉伯语诗人穆罕默德·贝尼斯等。

了解更多:诗歌之光,照亮醒来的人

《唐诗的读法》

作者: 西川

活字文化策划

北京出版社,2018-4

本书不是对唐诗的全面论述,而是诗人西川针对当代唐诗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给出看法,同时希望为新诗写作和阅读提供参考。西川的研究方法是回到唐代,就是置身于唐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唐人的写作现场,回答了“唐人怎样写诗?是否如我们这样写?为什么好诗人集中在唐代?诗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这本小书更像是一个引子,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引领我们走入更广阔的唐诗世界。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