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放下,改变

4 已有 1191 次阅读   2020-09-11 07:26
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放下,改变 

有人说,如果把杜甫中年至他死去时的诗作全部读完,就会发现那是一部记录整个“安史之乱”的史书。

如果把杜甫一生的诗作全部读完,就是一部见证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著作。

这种说法毫不夸张,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对当时历史现象的记录,往往比官方的唐史更加详细,更加真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圣杜甫以及他所写的《三吏三别》背后的故事。

在唐朝璀璨的诗歌星河中,李白、杜甫二人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双子星。

黄锦祥曾说:

“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

韩愈也曾写到: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喜欢李白诗歌的人,觉得他的诗永远是那样浪漫飘逸。

而偏爱杜甫的人,则会从他沉郁顿挫的诗歌中,体会出他悟透的人生,叹尽的悲凉。

人如诗歌命如国,途遇风雨泪几多。

历史上能如杜甫这般,见证一个帝国从辉煌到衰落过程的诗人,本就不多。

而用诗歌记录下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之人,更是寥寥无几。

他的诗歌之所以被称为“诗史”,被赞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便是因为他的诗作满是真相,尽是写实。

他用一支笔,写出了战乱之下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勾勒出国家动荡后的真实生活。

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三吏三别”,与其说是诗歌,不如说是一幅记录百姓悲苦的巨型画卷。

公元747年,唐玄宗诏告天下,“通一艺者”可到长安应试。

杜甫从小便有咏凤之志,这次入京,亦是踌躇满志,胸有成竹。

可宰相李林甫,却自导自演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使得天下士子皆空欢喜一场。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名门世家,他从小便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一生都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决定留在长安,哪怕弯下自己的脊梁,向世俗妥协低头,也在所不惜。

他开始上下奔波,四处投赠。

在这段时光里,他尝尽了残杯冷炙,受尽了悲辛苦楚。

据《新唐书·杜甫传》记载,天宝十三年,杜甫为玄宗祭祀盛典进献了三篇63赋,玄宗并没有太多重视,仅任他为河西尉。

可杜甫却觉得此官职对百姓不利,于是推脱不去。

后来,他又数次献赋上颂,大力推销自己的才华:

“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忍辱负重,乞怜谋生。

最终,也仅获得一个正八品下的“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职位。

杜甫认命了,不管自己如何才高志广,终究不敌现实的凄凉。

十年时光,杜甫已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变成了满脸愁容,郁郁寡欢的中年大叔。

相比于过去的“事君治国”,如今的他更希望可以让妻儿衣食无忧。

然而,当杜甫前往奉先县省亲时才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已饿死许久。

白发人送黑发人,杜甫内心的痛苦无以言状,只能以笔寄情,依诗载愁。

他将忠君念家,怀才不遇,十年悲愤之情交织在一起,写下了《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

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更是将阶级矛盾、贫富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时的杜甫,沉浸在郁郁不得志与丧子之痛的感情中。

他不会想到,自己未来的命运会更加坎坷;而他深爱的国家,也将遭遇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节度使安禄山率二十万军,只一月就从范阳打到洛阳,而后半年破潼关,占长安。

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史称唐肃宗。

当时,杜甫一家已搬至鄜州羌村避难,听得肃宗即位,杜甫急忙安顿好家人,只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却在半路,被贼军所截,押往长安。

身陷长安的杜甫,内心满是焦虑。他盼望着朝廷可以打败叛军,重夺长安。

可等到的消息却是“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大唐一败再败,失望的不仅仅是杜甫,还有那些身陷长安对胜利渴望的俘虏百姓。

这个冬天,杜甫过得异常艰难,前方战况不明,后方家中无信,而自己空怀辅国之志,却只能独身愁吟。

所幸,随着郭子仪的出兵,官军节节胜利,长安收复在即。

杜甫终于觅得时机,趁叛军看管不严,逃出长安,投奔肃宗。

一路走来,杜甫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见到唐肃宗时,已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肃宗大为感动,亲授杜甫左拾遗职位,让他可以近龙颜,事君王,以偿所愿。

那段时间,可谓是杜甫一生的高光时刻。

然而,杜甫却因为为好友房琯仗义执言,惹怒了肃宗,被贬华州。

在此期间,杜甫前往洛阳探亲,而唐军与安史叛军在邺城大战,唐军大败。

郭子仪军退守河阳,为补充军力,四处征兵。

而杜甫正从洛阳返回华州,眼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于是写出了流传百世的“三吏三别”。

三吏三别虽只有六首诗,但却从不同的角度,将百姓的“孤苦无依靠,半点不由人”的命运记录了下来。

这些诗篇,是百姓遭受战乱之祸、灾难深重最为真实的见证。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往往是不可预估的,百姓被裹挟在灾难中,每个人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主宰自己的方向。

安史之乱以后,大唐人口锐减,《旧唐书》中记载的“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便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一将成名万骨枯,战争中,无论朝廷军还是叛军,为了战胜对方,都要时刻保证己方的实力。

于是,百姓时刻都要面临军队无节制的征召。

而杜甫的“三吏三别”便是在这一个环境中创作出来的。

《石壕吏》中,从“暮投石壕村”一直到“独与老翁别”,杜甫作为一个旁观者,叙述着整个故事的发生。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从黄昏到天亮,老翁虽逃,老妪却被抓,一个本就不完整的家庭,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无家别》中,有个老兵回到家中,看到家徒四壁,老母逝去,乡亲离乱,自己孤身一人,却又被县令征召。

这一次,他没有犹豫,前路虽依旧迷茫,可自己无家可别,又有什么眷恋。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 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垂老别》中,一老翁家中子嗣全部阵亡,独留老命苟延残喘。

可哪怕如此,老翁也要披挂上阵,不能独留己身。

他心中最放不下的便是自己的老伴,也许此次一别便是永恒。

可人生难免离合悲欢,如今命运又岂是他自己可以掌握。

其实,杜甫的诗中,虽有战争的残酷,十室九空的凄凉;可它的背后,也深藏着对和平的期待,对家国的眷恋。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新安吏》中,新安这个小县城,连年征战,早已没了适龄的男子,朝廷只能征召幼小的孩子前去修筑战壕。 虽然杜甫明知这样并不合理,可事到如今,只能依仗王师,收复中原。

《潼关吏》中,杜甫对家国的感情,更加明显。

他和守关兵吏的一问一答,便将士兵们忍辱负重的形象跃然纸上,他更以哥舒翰为警示,拳拳之意毕现无遗。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新婚别》中,虽是一对新婚夫妇的离别,但却勾勒出一个深明大义的妻子形象。

她在国家的胜败,丈夫的生死,感情的存亡中,依旧保持着自己理性的一面。

她只盼丈夫平安回来,两人白头到老,两不相忘。

杜甫对百姓同情,却也有对世道的无奈。

他希望百姓安康幸福,也知道只有大唐军队胜利归来,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新婚别》

莬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杜甫的诗歌并没有抨击朝廷,也没有单纯同情百姓,他的可贵之处,便在于没有回避内心的矛盾,也没有纠结朝廷与百姓的问题所在。

他只是用朴实的叙述方式,将他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从古至今,世人往往将目光转向帝王功绩,成败得失上,而忽略了百姓疾苦、泪悲千古。

而杜甫的“三吏三别”,正是将这段悲剧记录下来,让它成为文学和历史上都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杜甫这一辈子,从志得意满到怅然若失,从裘马轻狂到忧国忧民,杜甫的人生充满着执着,也充满了无奈。

年轻时,他咏凤望岳,是如此意气风发;成年后,他面对残破的国家和昏庸的朝廷,他又是如此无能为力。

他心系天下,为国为民,虽仕途坎坷,却初心不改;

他寄情诗歌,以诗咏志,虽毫无政绩,却留诗青史。

年少时,也许会觉得杜甫无趣,觉得“三吏三别”絮絮叨叨,词句既不飘逸,又不优美。

但长大后才知,杜甫的诗词并不是在课堂上所能体会到的,他的诗即是历史,又是沧桑。

唯有历经人生千回百转,尝尽岁月苦辣酸甜,才能体会一二,品尽三味。

曾有这么一句话: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都有一个群体的向往。”

杜甫,不但是之后文人的精神领袖,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三吏三别情,半生报国梦。

杜甫从没有想过,他的诗会举世皆惊,他自己会被世人千古铭记。

(文 \ 有书琳琳柒 )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