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叶嘉莹|“昨宵明月动乡思”,我怀念我美丽的童年

3 已有 289 次阅读   2021-07-11 08:46
叶嘉莹|“昨宵明月动乡思”,我怀念我美丽的童年 

明天,农历六月初一,是叶嘉莹先生的生日。按照老风俗,应该过虚岁,即98岁生日。

【叶嘉莹】希望为不懂诗的人开一扇窗

叶先生生在六月,六月又称“荷月”,她的父母便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小荷子”。因为这个名字,她年少读书的时候会对“荷”特别关心。1940年,时年15岁的她写下《咏荷》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叶先生后来回忆,那年战乱频仍、大地动荡不安,她写《咏荷》,是从小对于人生、对于苦难的觉悟。荷花从佛法上说,是一种救度的莲舟,她在家里虽然没接受过宗教信仰,但她想莲花在佛教上是应该拯救世人的,所以她在那么小的时候便写了“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开启了她作为“士”的一生。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叶先生的自述《植本出蓬瀛》节选,老人现身说法,讲述她是如何与浸淫一生的古诗词结缘的。

植本出蓬瀛

叶嘉莹 文

本文原刊于《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50年代起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60年代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1969年移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79年开始回国讲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授课。1993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1999年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1997年以其退休金及恩师顾随名号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获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6年获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后在南开大学捐设“迦陵基金”,志在面向海内外弘扬中华诗教。著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名家论稿》等数十部作品。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辛稼轩之所以成为辛稼轩,都自有一段因缘在。

我之所以终生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我之所以成为今日的我,自然也有一段因缘在。

我生于1924年,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世纪了。回首从前,可谓往事如烟,很多详细的情况都已经追忆不起来了。幸好我有作诗填词的习惯,很多经历感悟都通过诗词记录了下来。《易经》说“修辞立其诚”,我所有的诗词都是源于现实中真实的触动,从小就是。

我出生的时候,我们家和伯父伯母一起,住在察院胡同廿三号的四合院里。这个四合院是我家的祖宅,在北京西城,是曾祖父购置的。我家祖上是旗人,蒙古旗人,本姓叶赫那拉,民国后就改姓叶。曾祖父在咸丰同治时期做到了佐领(二品武官),祖父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所以,大门上原来是有一块黑底金字的横匾,写着“进士第”。门前两边各有一个不大的石头狮子。从大门进去之后是一面磨砖的影壁墙,中间刻着“水心堂叶”四个字。这个堂号源于南宋学者叶适,水心是他的号。祖父和伯父与他一样,都学过医。从影壁墙左转下三个台阶,是个长条形的外院。右手边是内院的院墙,中间有个垂花门。从垂花门进来,就是内院了。

内院有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我祖父本来有三个儿子,我三叔很年轻就去世了,只剩下伯父跟我父亲。我祖父规定伯父和父亲轮流住东西厢房,三年一轮换。我出生在东厢房,长大在西厢房。后来祖父去世了,伯父搬到以前祖父母住的北房,东厢房就成了伯父给人诊脉的脉房。邓云乡先生年轻时常来请我伯父去给他母亲看病,对我家的院子熟门熟路,但那时我们没有见过面。数十年后,我们在一次聚会中遇到,说起话来,他才知道当年给他母亲看病的叶大夫正是我伯父。后来,他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描述了我家的四合院。没想到,相隔半个多世纪,邓先生竟还会对我家宁静的庭院和其中蕴含的一种中国诗词的美好意境有如此深刻的记忆。我有时候在一些电视剧里看到父母子女之间大呼小叫的场面,会觉得难以接受。我小时候生长的环境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无论是我伯父、父亲,还是伯母、母亲,甚至于连用人之间,大家讲话都是心平气和的。家里永远都很安静,可以听得到蝉鸣和蟋蟀叫,再有就是人的读书声了。就像邓先生文中回忆的那样,旧时家里古典诗词的氛围确实对我产生了极深的影响。我的知识生命和感情生命都是在这里孕育的,这大概是我为什么会终生热爱诗词,并一生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教学吧。

以前祖父在世的时候,我家的四合院里方砖墁地,祖父不许在院子里种任何植物。只能在荷花缸里养荷花,花盆里栽石榴、夹竹桃什么的。我写过一首《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我生在六月初一,六月又称“荷月”,父母便给我取了一个小名“小荷子”。因为这个名字,我读书的时候会对“荷”特别关心。比如,《尔雅》里唯有“释荷”写得最为详细,荷的每一部分,从花、叶、茎,再到果、根,都有特别的名称,这是别的花所没有的。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那时候我就想,这种花大概是从神仙世界里来的吧。成长于淤泥之中,却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大概因为这个特质,莲花也成为佛教的象征。虽然我们家不信教只信孔子,但我会因为莲花而了解诗词中佛教的典故。小时候读到李商隐的《送臻师》(臻师是一个和尚的名字),其中有这样两句,“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佛经里说,当佛为众生说法时,每一个毛孔里面都会长出一朵莲花,每一朵莲花盛开后会出现一尊佛。李商隐写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尘世的苦难这么深这么重,什么时候真的能够看到数不尽的莲花,数不尽的佛,来度脱大家出离尘世的苦难呢?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我现在有时候想一想也觉得很奇怪,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儿,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大概是从小就目睹了太多的痛苦和灾难。我出生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七七事变暴发的时候我上初中二年级。在北平,我常常看到从各地逃难来的百姓。冬天去上学,在巷口拐弯的地方就能见到冻死饿死的人。如果莲花真能拯救世人,我愿天下开满普度世人的莲花。

刚开始学着作诗的时候,我写的都是院子里看到的景物,看见花说花,看见草说草,所感叹的是花草昆虫的生存与死亡。直到十七岁那年,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诗是从心里跑出来的,那样沉重的悲痛让我一连写了八首《哭母诗》,这是其中的两首:

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

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当初我母亲不让我陪她去天津做手术,说我刚考上大学,还不懂什么事,弟弟也还小。可我要早知道那一别就是生死相隔,我怎么会不陪她去呢?母亲开刀后发生了感染,病更重了,可她又因为挂念家里的几个孩子坚持要回北平。舅父就陪她上了火车,等回到北平,母亲已经在火车上去世了。

叶嘉莹母亲去世戴孝照

我母亲就这样走了,对我们这些儿女,没有留下一句嘱托的话。那时候死者是不可以进家门的,因为我是最大的孩子,所以是我在家中找了母亲的衣服,拿去亲手给母亲换上。后来,母亲停棺在嘉兴寺。我觉得人生中最悲楚的事情,就是当棺盖盖上,钉子钉下去的时候,从此就与棺内的亲人天人永隔了。修短是命,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只有四十四岁。这是我第一次经历死生的打击。后来,我又写了一首《咏怀》,中间有这样几句:

自母弃养去,忽忽春秋易。

出户如有遗,入户如有觅。

斜月照西窗,景物非畴昔......

母亲离开了我们,我们再也得不到她的照顾了。以前我每天上学离开家的时候习惯说:“妈,我走了!”回来还没有进到房门,就说:“妈,我回来了!”可现在,没有人可以呼唤,进出家门总觉得遗落了什么。

那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我父亲一直随着国民政府步步撤退。长沙大火的时候父亲在长沙,武汉陷落的时候父亲在武汉。七七事变以后,学校开学。日本人刚成立的伪政府,还来不及印新的书,就让我们把旧课本中记载着日本侵略的部分撕掉或者涂掉。日本人叫学生上街去庆祝,庆祝长沙陷落、庆祝武昌陷落。我经历过这样的亡国的痛苦。

母亲去世的第二年,我父亲来信了。我父亲当时在航空公司,看到有美军飞到后方援助当时的国民政府,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所以辗转托人寄来一封信。这就是我写《母亡后接父书》的背景。

昨夜接父书,开缄长跪读。

上仍书母名,康乐遥相祝。

惟言近日里,魂梦归家促。

入门见妻子,欢言乐不足。

期之数年后,共享团圆福。

何知梦未冷,入朽桐棺木。

母今长已矣,父又隔巴蜀。

对书长叹息,泪陨珠千斛。

父亲的信是写给母亲的,开头写的是我母亲的名字,他还不知道母亲早已不在了。我们在沦陷区的人不知道抗战什么时候才能胜利,而且就算到胜利的那一天父亲终于回来,他也再不能看见母亲了。他独自一人离家在外多年,此时已经是将近五十岁的人了。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叶嘉莹 编著

给孩子系列

中信出版社

2016-9

古典诗词大家、九十三岁的叶嘉莹先生,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领会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动和召唤,花费近一年时间,亲自为孩子选编、讲解、吟诵218首经典古诗词,推出《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吟诵声里寻古意,讲解句中得新知。扫描书中所附二维码,聆听叶嘉莹先生的吟诵以及逐首讲解全书诗词。

END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