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爱情是美好的,但也有人说,一旦陷入爱河,这个人的智商就会变为零。说的就是有的人也会因为爱情,而渐渐忘记自己的初心。
余秀华,人如其名一样,拥有才华。之前写的诗作虽说被人们认为有些难以接受,但倒是有几句经典令人印象深刻。但她在成名之后,疯狂表白李健,为他写了许多情诗,还不惜与丈夫分手。
好的爱情不是纠缠不清,而是彼此的相互尊重。余秀华10首诗变4首,质量也跟着下降,这究竟是为什么?
说起余秀华的成名之路,她确有异于常人的辛苦。也许,在普通人的身上,成名不过是拥有健康的身体条件下的努力。而余秀华从出生开始,上帝就已经为她关上了健康的大门。
余秀华从小患有脑瘫疾病,走路和说话比正常人要艰难得多。在家里,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余秀华并没有被生活的困苦所打倒,反而是越挫越勇。
小小年纪的她就已经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一边在家中帮着务农做农活,一边努力读书认字。因为余秀华心里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高中毕业之后,余秀华并没有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家中也无法再继续供她读书了,于是她赋闲回家。生活的清贫,并没有从心底磨灭她心中对于诗歌和文学的热爱。她无意之中迷恋上了写作,一发不可收拾。
2009年,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她艰难地握住笔杆,努力地书写着。后来,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发表。文学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关于她的诗风格的讨论,作家协会也一直是争议不断。
余秀华说,她只不过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做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她的这种执着与洒脱,让人感动。后来,她获得了"农民文学奖",她成功了。这一路走来的排挤也好,非议也罢,余秀华觉得值得,因为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已经不易。
余秀华的许多诗作中,都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与纯粹人性欲望的向往,因此被人们说成是低俗,不雅。但谁又能知晓这背后,余秀华的婚姻生活也并不幸福。
19岁那年,余秀华就被家里人安排了一场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生活。别人的19岁正值情窦初开,享受恋爱美好的年纪,而余秀华却要接受封闭的村落生活以及不属于自己的爱情。
丈夫起初对她也很好,老实憨厚的他外出务工,在外挣到的钱也会补贴家用。余秀华则是待在家中,下田干活,写诗。没有爱情的婚姻让余秀华痛苦不堪,丈夫也不明白她心里所想,更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写诗、两个人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少。
而此时,李健的出现像是一束阳光照进了余秀华的生活中,为她带去了希望与光亮。李健作为歌手,悠扬的歌声,帅气的外表,深深吸引了余秀华。她觉得,李健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随即在自己已经拥有丈夫的前提下,依然展开了对于李健的疯狂表白与追求。
余秀华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表了许多的文案诗歌,最后的落款都不忘附上李健的名字。这一举动也引来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说她的表白太露骨,也有人说她在有丈夫的前提下还和别的男人如此互动是不对的。余秀华只觉得,李健带给她的快乐是没有谁可以比拟的。
理想与现实就摆在了面前,余秀华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理想。她鼓起勇气和丈夫说了分手,维持了多年的婚姻就这样结束了。表白李健的过程中,余秀华整日在网上与网友进行骂战,自己的写作事业和婚姻都耽搁了,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在长期得不到回应的过程当中,余秀华似乎也知道了自己的这种徒劳的做法并没有结果。当初答应大众要发表的10首诗歌最后只发了4首,而她的解释则是自己写不出来。
她表白李健的诗歌一改从前的风格,这次的新诗刚刚发表,大众的讨论就说这次的新诗更有内涵,情感更加丰富,这无疑是对余秀华才华的肯定。
的确,言辞里没有了低俗的字眼,也没有了一厢情愿的感觉,多了一个女性对于爱情的向往,失落,祝福的整个心路历程,内心丰富而充满故事。
在此之前,人们对于余秀华的作品一直是拿来与贾浅浅做比较的。因为两个人的诗歌风格实在是太过于相似,但这次,人们又试图将她的诗歌与贾浅浅比较,余秀华用了亵渎两个字予以强烈的回应,可见余秀华语言是多么的犀利,怼起贾浅浅毫不留情。
我们不得不承认,余秀华拥有人们都无法想象的艰辛成长历程,也拥有曾经辉煌的时候。但自己随着一股脑对于爱情的向往,飞蛾扑火般地不顾一切,导致自己写作的诗歌的质量下降。我们不禁发问,最初那个单纯热爱写作的余秀华的初心在哪里?当初的那股劲又在哪
新诗中有一句竹篮打破了井中明月的倒影,将水中捞月的意境之美写得淋漓尽致。也许,经历过太多,余秀华也明白了些什么,自己也深刻领悟到了今后的方向,她与李健,是不可能的两个人。李健拥有自己的人生,余秀华也是一样。
的确,爱情里最为痛苦的,也莫过于一人一厢情愿,一人无动于衷。每一位文人女作家对于爱情都很向往,也许三毛对于荷西的爱,是撒哈拉沙漠深处的原野,也许张爱玲对于爱情的解读,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一样的美丽。
余秀华因为李健而发表了新诗,也因为李健有所改变。我们希望,未来的余秀华会坚持自我。毕竟,她说过,自己也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喵小娱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