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直播预告·诗歌来到美术馆No.76】宇向∣诗歌创作反向塑造了我的生命

2 已有 196 次阅读   2021-08-23 17:55
【直播预告·诗歌来到美术馆No.76】宇向∣诗歌创作反向塑造了我的生命 

诗歌来到美术馆 No.76

第七十六期:宇向诗歌朗读交流会

诗人:宇向

策划:王寅

主持:韩博

特邀嘉宾:大弓一郎

时间:2021年08月22日 14:30-16:30

参与方式:

为有效防范疫情传播,本活动仅设线上直播

扫码观看在艺视频直播

诗歌来到美术馆七十六期诗人宇向,在2000年写诗之初就写出令人交口称颂的诗篇。她的诗独树一帜,作品能有效挖掘自身的直觉、痛感和超验的思维,伸展到语言的极限,同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宇向专注于对精神灵魂的触及与深入,并以其独特的鲜活的持续前进的方式梳理着时代、生活与内心的繁杂资料。近些年,其所涉及的场域和范畴更加广泛深远,经验更加充沛,情感内敛浑厚并持续着不凡的生命锐度。本次活动特邀请画家、吟游诗人大弓一郎现场弹唱诗作,欢迎大家相约直播间,共同聆听从生命体验到情感表达,诗歌与音乐间的对话与互融。

诗歌创作反向塑造了我的生命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VS宇向

01

对您来说诗歌意味着什么?

您如何看待诗歌写作在今天的价值?

诗歌对我来说意味着陪伴。

对于我,诗歌写作总能引发奇异的神秘的(包括情感的现实世界的精神的情绪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从宏观上讲,它一直在我们的文化血脉里。

02

您是基于什么机缘开始写作诗歌的?

童年生活及年少经历

对您的诗歌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我从小喜欢画画。先是一个文艺儿童,在地上乱画,捏泥巴人,和蚂蚁、小虫子玩,胡思乱想……,世上有一类这样的小孩,天生自闭,不太会开口说话。那时,被大海的气息包裹着,和姥姥、姥爷生活在胶东的一个小岛屿上。后来是个文艺少年,偷偷抄红楼梦里的诗词、抄元曲,读能看到的有限的几本文学书,高中时还接触到朦胧诗,只是从来没想过要做一个诗人。一直想当画家或者服装设计师。这些想法受限于现实,自己也无能为力。

上班之后,一直到90年代末,工作没有之前那么繁忙了,认识了济南当地一些文艺青年。还和诗人孙磊、艺术家高氏兄弟一起帮朋友设计装修了一间酒吧。周末,我们会在这间酒吧里举办诗歌朗诵会、原创音乐会、画展、摄影展、当代艺术讲座等活动。当年我也参与了一点当代艺术,也写了少量涂鸦式的文字,但很难找到表达的出口。后来和孙磊在一起,经常听他谈诗,我就开始试着写,其实我不觉得那会是别人眼里的诗,但得到了很多肯定和鼓励,不知不觉就写了起来。虽然它不是我最想做的事,但觉得也不错,能把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呈现出来,又可以在上班之余来进行。慢慢地我发现我需要的,我潜在地寻找,内心不可抑制地寻找的那种“自由”,与写诗行为特别契合,我和诗也有了紧密关系。

成长经历塑造了我生命本身,进而塑造了我的创作,更重要的是我的创作和精神生活反向塑造了我的生命和经历。我在2013年的一篇文里写过,“我寄居在小岛上,大海的风平浪静和潮起潮落给了我平原也给了我群山。我看得足够远,能看到变换的蓝与蓝汇于隐约的一线,幸运时还眼见虚无:海市蜃楼。我所能够向往的是去不同的地方看看,看不同的海,我现实的立足点基于一种海岸线。”

2013年2月,孙磊摄于蓝毗尼菩提树下

03

您长于书写日常事物中的疼痛,

您怎么看待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我写作的资源和素材不仅仅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来源于某种痛感,这种痛感有时来自最繁杂、具体、琐碎的生活,更有时是超越生活的,越超越生活的痛感,越是精神化的,也越持久和绵长。

在现实中,我一开始就没有特意为了写作而选择哪种生活,这两者是可以协商的,我必须把生活上的事情处理好,才会去处理那些非写不可的,也才会内心安定。

04

您如何看待一座城市与诗歌的对证关系、

以及城市公共空间中诗歌与市民的关系?

我大部分时间工作、生活在济南这座城市,在这座城市认识了一些同道,结婚、生子。记得刚结婚时,我和我先生每天清晨在城市西边的王官庄站等102电车,然后在车上站着、挤着一个多小时,聊天、拌嘴、赌气、沉默、相伴,然后一起在泺源大街站下车,去彼此的单位上班,这一路要经过大半个城。这感觉很像我对这城市的记忆,它更多是我与人的关系、我的情感的一个时隐时现的背景。一些我熟悉的地方,比如文化东路、山师东路、我居住的大学校园的旧房子等等都曾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我的文字。

我的写作很少专门考虑去处理城市的题材,我的诗和公共空间也有距离。比如有相对开放的诗歌朗诵活动时,编导要在我的文字里特别细致地选择,而小范围的诗歌朗诵活动很少存在这样的情况。怎么说呢,如果我碰巧写了一首看上去与城市有对证关系的诗,也不是蓄意的,如同我碰巧也是一个公共空间里的城市市民。

05

您相信建基于“孤岛”之上的写作

那诗人和读者的关系呢?

我从小在别人眼里就是个极端内向和孤僻的孩子,长大后我试着合群,也试着去与社会相融,结果挺失败的。但写作宠爱这样的性格,写作也契合了我在“孤岛”上生活的童年和半个少年,“孤岛”很自然地在一个现实概念和写作概念之间产生互动和转换。我在2016年的原文,“‘孤岛’本初、独立、神秘、异质、空旷、无情,它拒绝、它迎接,我相信建基于‘孤岛’之上的写作。‘孤岛’是个人王国般的又是开放的,向无限自我内心挖掘,向无限时间与空间,向疼痛与幽暗开放,在茫茫大海中每一个孤岛的守护者都不是孤苦伶仃,不是无助的一个人,那些说不清道不白的情感与思想在大海中有了回音,声音越来越大,又若隐若现。……”里面包含了与读者的关系。

同时我也表达过,只要有语言,就会有“交流”,有“交流”就会有读者,哪怕是自己和自己对话。有时是几个读者,有时是一个读者,这个读者可能就在我自身里,也在一个他者身上,可能是一个过去的人,也可能是某个角落里不为我知的知遇,或者是一个未来的灵魂。我和读者是一对一的,更重要的是我和没有限量的读者是一对一的。

06

您曾说写作和视觉表达是两种不同的安慰,

您如何看待诗歌与艺术及人类世界的关系?

对我而言,写作会动用到个人内在深处最艰难的部分,通过写作这些部分开始慢慢流动,使“整体”通透起来,而这些部分也在祈求诗歌。这里面就有喜悦与回馈,也有写作本身的艰难。

绘画对我来说则是一种放松和调整,虽然身体上很累。记得第一次出门画画是2007年的秋天,我跟我先生学校写生的车到了蒙山。一个人在阳光下,摆弄颜色,新奇又兴奋(加之放假的喜悦,也就4、5天)。每次画完后,大家会围上来看,大概因为新奇和不一样吧,一个老师专门拿我的画给她的学生们当范画来讲。那之后,又有几次机会去大自然里画画,在阳光里,拥有一个人跟自然融在一起的一段段时光,也就没再有更多奢求了。已经好多年没有那样的机会画画了,以后说不准会再动动笔,变变方式。

宇向摄于2013年8月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魔幻灯光仪式中的红与黑瞬间

07

您怎么看待“诗歌来到美术馆”这种尝试?

参加一场美术馆里的读诗会,您有什么感想或期待?

“诗歌来到美术馆”提示了诗歌的可视性,以及美术馆的诗意,而似乎也在强调更多时候诗歌没在美术馆,Ta真来了,倒像是一场冒险之旅或者奇遇记。

- 了解更多 -

【诗歌来到美术馆No.76】宇向诗歌朗读交流会&声音招募报名

【直播活动】诗歌来到美术馆No.76:宇向∣写作就是一种“离开”

诗歌来到美术馆”声音招募

· 投稿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08月19日24:00前

· 朗读文本:宇向的相关诗歌作品(“诗歌来到美术馆”第七十六期诗人)

· 参与方式

1. 发送你的音频文件邮件 mspe@minshengart.com(可配背景音乐)

2. 备注您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是否可参加本次诗歌朗读交流会现场。

三位优秀朗读者将获赠宇向签名诗集《女巫师》。

* 最终解释权归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所有。

《女巫师》

著:宇向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

该诗集收录了诗人宇向2000年~2015年的诗歌精选91首。

宇向是那种有智慧的天才型的诗人,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精神向度,且诗艺上天然地具有一种完整性,妙不可言,无懈可击。更重要的是,对宇向,诗是直接的,洞开的,透露着不可知的力量,也意味着某种原创性,而她通过它似乎看见一个与自已相似的灵魂,这让她在处理各种题材时,那种让“现实回归于言说”的能力变得可信。我们很难对宇向的诗进行准确归类,或许只能将之放在她个人的神话里。作为同行,我羡慕她的罕见的诗人品质,期待着她写出更多诗歌精品。

——吕德安

宇向在表达以及对表达的控制上呈现出极好的天赋,她的诗歌背后透露着现代艺术的气息,既和时代保持着恰如其分的通气性,又尚未被时代所抹平。

——西川

诗人

宇向

生于20世纪70年代。曾获第11届“柔刚诗歌奖”、《人民文学》“新世纪散文奖”、首届“宇龙诗歌奖”、 “文化中国·年度诗歌大奖”、 “刘丽安诗歌奖”、 “第14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天问诗歌奖”等奖项。著有《宇向诗选》、《我几乎看到滚滚尘埃》、《向他们涌来》、《女巫师》、《阳光照在需要它的地方》、《口袋里的诗》、《其他的事情》等。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

主持人

韩博

诗人,艺术家,小说家,戏剧编剧,旅行作家,策展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荣誉作家。出版有中文诗集《借深心》、《飞去来寺》等,英文诗集《中东铁路》,俄文诗集《结绳宴会》,德文诗集《中国盒子》(合集),长篇小说《三室两厅》,以及《与酒神同行》、《涂鸦与圣像》等七本旅行文学作品。曾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法国巴黎英法诗歌节、德国柏林国际诗歌节、俄罗斯国际“莫斯科诗人双年展”等。2019年策划诗歌电影短片《哀歌》,入围2020年柏林斑马诗歌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上海当代艺术馆个展《在“三室两厅”如何喝光海水?》。

特邀嘉宾

大弓一郎

本名张夷。曾就读于苏州大学政治系、复旦大学中文系。诗人、画家、音乐人。著有诗集《在心情与脚步之间》、随笔集《在天堂与天堂之间》、诗集《造一座城》。有数十首唱诗作品问世。现居上海。

策划人

王寅

诗人、作家、摄影师。出版诗集《王寅诗选》、《灰光灯》等著作多种,先后获得江南诗歌奖、东荡子诗歌奖等多个诗歌奖。作品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并在海外出版。

更多阅读

“诗歌来到美术馆”往期活动诗刊、诗人及机构捐赠诗集均已陈列在民生美术文献中心相关专栏,欢迎前往取阅,记得带好有效证件哦。

关于诗歌来到美术馆

在今天,美术馆正在和更多的艺术门类进行新的结合,美术馆已经融跨界展出、互动为一体,不仅展示作品,而且研讨交流,生产知识,日益扩展成开放的全艺术平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2年启动的“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旨在为诗人与诗歌爱好者创造思想碰撞的开放平台,将诗歌作为智力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与当代生活和诗歌形成连接对话。作为国内首创的“诗歌+艺术”美术馆公众项目,“诗歌来到美术馆”邀请的诗人都遵循“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标准,诗人黄灿然,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小妮、西川、多多、芒克、柏桦等国内诗坛从八十年代活跃至今的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阿多尼斯、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等成名已久、读者众多的国际诗人,西蒙·阿米蒂奇等未被译介但在国外盛名的优秀诗人。自2012年启动至今,项目以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讲座和诗歌活动受到各方强烈关注,2016年获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项目,2017年、2019年荣获年度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特色品牌项目,2019年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诗歌来到美术馆往期诗人

黄灿然/欧阳江河/西蒙·阿米蒂奇/翟永明/李亚伟/王小妮/阿多尼斯/谷川俊太郎/杰曼·卓根布鲁特/西川/杨君磊/多多/蓝蓝/陈东东/亚当·福尔兹/梁晓明/沈苇/宋琳/柏桦/蒂姆·利尔本/阿莱西·希德戈/吕德安/倪湛舸/芒克/扬·埃里克·沃勒/王家新/维克多·罗德里格斯·努涅斯/尼古拉·马兹洛夫/费平乐/包慧怡/朱朱/万夏/鸿鸿/尤兰达.卡斯塔纽/特伦斯·海斯/蜂饲耳/哈利·克里夫顿/托马什·鲁热茨基/冷霜/管管/桑克/陈黎/罗恩·温克勒/马克西姆·阿梅林/高桥睦郎/黄灿然/杨小滨/保罗·马吉/弗朗切斯卡·克里切利/阿库乌雾/韩东/周鱼/伊冯·勒芒/露西·杜根/叶觅觅/马格努斯·威廉-乌尔松/秦三澍/雷武铃/孙磊/高桥睦郎/胡安·阿拉维亚/阿多尼斯/热拉尔·马瑟/韩博/叶辉/西渡/灰娃/娜夜/袁永苹/蒋立波/胡桑/阿信/蒋浩/冯晏/凌越

正在展出

Exhibition

购票信息

About the ticket

展览通票:60 元

👉 购票优惠条件

-以下人群可免费观展:

身高1.3米(含)以下或6周岁(不含)以下的儿童(每位成人限带一位免费儿童);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残疾人凭残疾证;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医护人员凭相关执业资格证和本人身份证。

-以下人群可享展览门票5折优惠:

全日制大中小学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凭学生证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所有

🙋🏻

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艺术家的思考。

👏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将于每周六、日下午推出双展导览,邀请您漫步美术馆、畅聊当代艺术,欢迎届时参与!

Reading Recommadation

🔗 【新展预告】徐跋骋个展——永生之象

🔗 “永生之象”- 神秘上演七幕戏剧

🔗 《第三天堂》宣言|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

🔗 第七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7)揭晓,柏林青年写作者Eugene Yiu Nam Cheung 斩获大奖

🔗 IAAC 7 | 了解一下这届评委的TASTE?

🔗 差异、重复与抹除,或视觉文本的语言学思维

🔗 贫穷艺术运动先驱书写生命的公式 ——皮斯特莱托上海首个个展开幕

🔗 IAAC 7 | 了解一下这届评委的TASTE?

民生美术文献中心

ARTsMALL & ARTsMALL Café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