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厚重河南·白居易:现实主义代表诗人

已有 117 次阅读   2021-12-25 12:54
厚重河南·白居易:现实主义代表诗人 

唐德宗贞元三年,年仅十六岁的白居易从乡下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此时的他还没什么名气。

为了寻求认可,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集,前去拜访一位很有名的诗人顾况。

顾况见来的是个年轻人,以为又是心高气傲之辈,就没把白居易当回事。

翻开白居易呈来的诗集,见第一页写着他的名字,就笑着说:“居易,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白居易听到后,脸上有些惭愧。

顾况接着翻看,当他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时,惊喜溢于言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荒原上的野草,纵使被野火烧尽,但只要来年的春风一吹,就很快死而复生,彰显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即使身陷囹圄,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永远也打不倒!

这几句诗,让阅尽官场黑暗的顾况眼前一亮,不由得赞叹道:“好诗!”

读完白居易的诗,顾况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才华折服了,感叹说:“能写出如此好诗,在京城定居又有何难,我刚才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得到顾况的肯定后,白居易信心与名气大增。很快,这个年轻人在诗坛上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白居易的一生丰富复杂,公元772年,他出生于河南新郑。

生活在中唐时期的诗人,诗歌创作的话题性都很强,白居易也不例外。

他所写的诗都对应了他的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生逢乱世,从小为躲避家乡战乱四处辗转,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他聪颖刻苦,读书学习一刻不停。

因才华出众步入仕途,后被授于翰林学士,也担任过校书郎、左拾遗、太子左赞善大夫等职。

为官期间,白居易曾参与整理国家藏书,这些珍贵资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帮助。

白居易一生喜好藏书,曾修建了一座名叫“池北书库”的藏书楼。

并且,他还以自己的藏书为基础,编撰了一部名叫《白氏经史事类六帖》的词语佳句书。

看尽人间疾苦,方知良药应下于何处。这时的白居易,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一些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

因此,这一时期,他的诗常常是为国为民发声。白居易创作诗歌,有自己的一套准则,总结起来是:语言必须通俗易懂,要便于传唱,内容必须真实可信,不弄虚作假。

而他作诗的目的只有一个:补察时政。担任左拾遗时,白居易为报宪宗知遇之恩,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以及《新乐府》五十首,希望以此指出国家弊病,尽言官之责。

△唐宪宗

后来,白居易回忆说:这一时期的诗主要是“为君”而作。“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只有将民间的真实民情反映给天子,皇上才能做出合理判断,政治才会清明,人民才能免于灾难。

白居易的上书大都得到了宪宗采纳,但其内容有时过于直接,令宪宗不快。

宪宗曾向大臣李绛抱怨:“白居易这个人,是朕提拔的。他有才华也有见识,但行事断论常无礼于朕,真叫人没办法!”

李绛认为,白居易能煞费苦心提出建议,是他的一片忠心,宪宗应大度一些,不与他计较。

白居易的心直口快,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著作,但在当时,也为他惹了不少麻烦。他正直敢言,作诗讽刺权贵,被对方记恨在心。

元和六年,白居易的母亲病逝,他回家服孝三年,后回到长安。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

朝中发生如此大事,掌权的那些宦官和旧官僚却一言不发。白居易非常生气,上奏皇帝请求严查此事。

但那些权贵却指责白居易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有违礼数,怕是另有所图。

又有人说白居易的母亲是因为看花落井而亡,但白居易却写了赏花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

凡此种种,在这些人的诬陷、抹黑之下,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件事给了白居易很大的打击,他称自己“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但这也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之后,虽仍有一颗斗争的心,但心态和诗风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游历山水,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离开了政治漩涡,过着恬静闲适的生活。

相传,白居易是个酿酒高手,他酿的酒味美醇香、品质极高。

白居易还为自己酿的酒写过诗:“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美酒酿成之后,白居易常邀街坊四邻一同品尝,酿酒的故事流传开来,逐渐成了美谈。

唐穆宗继位后,因爱惜白居易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但白居易已无心与朝中政治作斗争,他请求外放,被任为杭州刺史。

在杭州任职期间,白居易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他见这里的农田干旱,便力排众议,加高了西湖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另外,他还组织群众维修了前人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白居易恪守一生的信条。

他的诗歌创作主要有两类:闲适诗和讽喻诗,这两类诗正是他“独善”与“兼济”思想的践行。

晚年的白居易常居“闲适”生活,与刘禹锡唱和,游历于龙门一带。又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

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去世,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力极大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他主张通俗、写实,且主题明确。

白居易写诗,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全力突出一个主题,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在刻画人物时,白居易常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卖炭翁》中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诗句通俗易懂,并不代表诗意就浅。“卖炭翁”的故事,只需读上一遍,不看释义就能大致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整首诗通过讲述一个卖炭老人烧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前后经过的悲剧故事,揭露了老百姓遭到肆意剥削的现实,反映了社会黑暗,表达了白居易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语言浅显通俗但其中意义却引人深思。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非常成功的两部作品,这两首诗强化抒情,简化叙事。

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诗句,读起来就有一种萧瑟凄凉之感。由此让读者联想到人物的境遇,引发共鸣。

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这是白居易所坚持的理念。只有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才能反映真实的社会政治状况。

诗歌不仅有文学之美,还有社会效用、政治价值等等......

但诗歌并非生来就为满足现实政治的需要,它包含了个人情感在内,只有这样,才会异彩纷呈、百家争鸣。

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白居易的诗正视现实,关心人民疾苦,具有进步意义。

对大历(766年-779年)以来偏重形式的诗风,也有讽刺批判之意味。

白居易所处的时代,恰是风云变动、迫切需要变革的时代。

他对社会弊病看得很清,他试图改变这个环境,但经过一番斗争之后,却发现自己着实无力。时局发展至今,已不是他一人所能左右。

这种“无能为力”之感让他非常痛苦,所幸的是,他还有诗歌相伴。

他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关切都倾注在了诗歌之中,写下了一首首饱含真情、脍炙人口的诗篇,而他自己也得以在诗歌中解脱。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