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诗人诗评家眼中的李长空打工诗歌

4 已有 705 次阅读   2022-02-24 09:24
诗人诗评家眼中的李长空打工诗歌 

雨田(本名雷华廷,诗人、诗评家,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绵阳市作协副主席、沙汀文学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李长空的诗歌从最初的城市见闻、打工者在外的挣扎与无奈,到后来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特别是曾经对中国诗歌现状的质疑,这在当代打工诗人中十分少见。(摘自《绵阳晚报》2014年7月10日第四届诗歌节特别报道)

李春俊(诗人、作家,深圳市宝安区作协名誉主席。著有诗文集多种)

诗歌《进城的麻雀》是对当下进城打工者生活的诗意诠释。“它们叽叽喳喳的土话/淹没在城市的喧嚣里。远离庄稼和树林/它们被迫学会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如同在异乡劳碌着的兄弟姐妹/竖起风衣领子抵挡孤寂”,“它们从不刻意去考虑/幸福的内涵,有时身上掉落两根羽毛/它们也只是短暂地沉寂便振作起来/一对瘦小的翅膀/把我们眼中的怜悯撕碎”。自尊、自强、自爱——这是麻雀的哲学,也是千百万打工者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摘自《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2009年第35期卷首语)

姚国建(蚌埠学院副教授)、李桦(蚌埠学院高级讲师)

打工诗歌在书写身体疼痛和伤害的同时,还将笔触更多地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揭示打工者心灵之痛和精神之伤。李长空的《拒绝回家的玉米》,采用象征、隐喻的方式,形象地表现出农民工进城的心态和不得不采取委屈求生的方式。作者观察细致,体验深刻,表达含蓄,透过许多生活化、象征性的细节,充分表现出打工者所处的弱势地位,形象地揭示出题目被扭曲、被伤害的灵魂。(摘自《蚌埠学院学报》2013年10月刊发之《漂泊、反思与追寻:转型时代打工者的精神写照》一文,另见知网数据库)

李章乐陈子晴(天津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异化”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的一种生存体验。马克思的异化观批判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即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方式导致的劳动异化。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表露了世界的荒诞、人生的痛苦无意义以及人的失落、孤独焦虑情绪。同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新世纪的中国“打工诗歌”主题中,可以寻找到异化的踪迹。“蜘蛛”、“蚯蚓”、“苍蝇”、“蚊子”等审丑意象在打工诗歌中大量呈现,这些意象成为打工者被物化了的命运的真实写照。被异化的生活状态、被扭曲的心灵借助上述意象在打工歌者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书写。李长空的《拒绝回家的玉米》运用象征和隐喻的笔法,赋予农村里司空见惯生长的“玉米”以不同的寓意,“尽量不去惊扰每一个人前行的脚步”、“它们裹紧身子,规规矩矩地在角落中排列着/等待着别人来挑拣”,这几句话将打工者自卑、怯弱的形态描摹殆尽。诗篇以诗人切身的体验再现了打工者扭曲的生活,表现了打工者内心的真实活动,具有主观性和内倾型的特征。同时,打工诗歌中集中出现的动植物意象,深层次地喻示打工者的命运,这种看似无诗意的内容、无诗意的生命状态,恰恰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底层打工者的处境,以及社会对该群体的漠视。它以一种“审丑”的方式试图恢复打工者被异化的尊严,建立起关于人类生存和精神的隐喻场,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实现了对打工者的自我关怀、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怀。(摘自《名作欣赏(学术版)》2019年10期刊发之《新世纪打工者的流浪行吟与精神书写》一文,另见知网数据库)

蒲敏(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于坚(指导老师,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当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大潮背井离乡踏入城市,迎接他们的并不是宾至如归的安身立命之所。在中国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农民”这一制度性身份成为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壁垒。公民的身份被分成了“城里人”和“农村人”的二元存在。作为“传统户籍制度与自由的市场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农民工”的农民身份与城市工人身份间的结合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身份认同差异。多数“农民工”处于二元制度社会的边缘,具有非常强烈的“外地人”意识。在“打工诗歌”中,象征着“外来者”身份的“身份证”与“暂住证”作为高频词屡屡出现。李长空的诗歌《我拾得一张身份证》写道:“在劳务市场 我拾得/一张破损的身份证/主人姓李 男性/其他的皆模糊难辨/通过登报和贴海报/三天时间/共有十二位失主/心急如焚赶来认领/南腔北调的/都说 是在找工作时遗失的/它可是他们在异乡生存的/唯一财富”。只有在身份出了问题的地方,身份的建构才会成为被强烈意识到的问题。当生活在农村的时候,“身份证”不会重要到关系着主人生死存亡的地步,“暂住证”也只是一个与自己的农村生活相距甚远的概念,一旦进入城市,这些作为个人身份证明的证件便变得尤为重要,甚至超过了活生生的人这一主体,成为城里人与权力机构确认这些外来者身份的最重要凭证,也成为“打工诗歌”中打工诗人进行自我身份认同与“他者”处境书写的重要凭证。(摘自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5月28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打工诗歌”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一文,另见知网数据库)

郝禹童(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白城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对于“身份证的焦虑”,很多打工诗人选用象征性的意象来表达。如柳冬妩的《我们这些根》、曾文广的《一个失业者的报告》等。在这类打工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长空的《我拾到一张身份证》。在诗中,诗人没有向我们描写丢失了身份证的打工者在城市中的生存困境,作为一首诗歌,这一点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诗人精巧的构思。诗人用一张丢失了的身份证件作为意象,使我们深刻地理解到,在诗句表达的故事下面所隐藏的深层社会问题。诗人在告诉我们:在当今社会上,丢失了身份的打工者,又岂止是单单一个“主人姓李,男性”。所有在异乡艰难求生的打工者,都面临这一问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打工者身份缺失这一问题的深深忧虑。(摘自《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2月刊发之《“打工诗歌”的主题形态研究》一文,另见知网数据库)

何轩(文艺学博士、教授,出版有专著《批评的踪迹》《儒家文化与晚清新小说的兴起》《中国打工诗歌辑录与评点》)

《我拾到一张身份证》表层叙述我在劳务市场拾得一张身份证及认领的过程。但是透过诗句意象和集体巧合的认领,我们分明看到诗句表层故事下面隐藏着深层的社会象征意义。它提示我们:在今天的劳务市场失去了身份的不是一个“主人姓李,男性”,而是广大的在“异乡生存的”打工者。看似写实的构思背后,隐含着荒诞的社会身份问题。(摘自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中国打工诗歌辑录与评点》一书,第115页)

浴池大师(又名看山望水,网络诗评者)

《我拾到一张身份证》抓住身份证与打工崽的特殊关系,不是泛泛写。没有身份证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要吃多少苦头,诗里没写,没必要写,写出来就不是诗歌。本诗最大的亮点还不在这里,诗歌文本泛溢着浓浓人性之美,也是这首诗歌不同于其它类似打工诗歌之处。诗歌抒情主人公即讲述者,为了拾得一张只能辩清姓氏的身份证而登报寻失主,使得诗歌又有了一种可欣赏因素。而从失落招领的个象到失落招领的群象的冷静叙述,透过事物的表象, 力透纸背地反映出诗人对在后农业时期一时找不到生活的坐标的打工群体的关注、关心和关爱。(摘自作者在《新诗大观论坛》诗作后的点评)

亦然(本名李宁,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延安文艺协会会员,出版有诗集《巴河的早晨》、长篇小说《通河无言》等多种)

像传说中的大力神安泰一样,诗人紧紧抓住现实的土壤,却并不粉饰太平,而是化笔为刃,化水为骨,把批判的锋芒游刃有余地伸进斑斓现实火热生活的所有领域,不平则鸣,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抨击蔽政,源乎现实,发乎生活,“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从《月是故乡明》的浓郁乡情的缠绵悱恻,到《我拾得一张身份证》的对于打工阶层难以掩饰的承重幽思和命运深切关注,这难道不是一种展翅扶摇直上九天的飞跃?诗人敏锐地抓住了最为细琐而至关重要的细节——身份证,“南腔北调的/都说是在找工时遗失的/它可是他们在异乡生存的/唯一财富”,从失落招领的个象到失落招领的群象的叙述,他要透过事物的表象力透纸背地反映什么呢?他们在找工时遗失、寻找的难道仅仅是“身份证”吗?不,他们丢失的是一种脱离土地进入物化的“太空”后的失重(土)情结,丢失的是一种在后农业时期一时找不到生活的坐标,从而发觉自己什么也不是的真正身份——农民!

方看惊涛奔急峡,忽随流水绕芳波。反差强烈的现实,歌舞升平的表象!这些或诗或词的忧郁与参悟,叹息与质问,正常和反常,理性和感性,非切肤感触,谁可洞见?!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如果你的目光触摸到了《老牛》的命运,你就会豁然发现,在这些超现实的真实的图象面前,所有的虚假的拔高和作秀,所有的理论家的饶舌和弄巧,所有的貌似先锋的标新和立异,都会黯然失色,“日月”无光。是啊,真实本身就具有摧动魂魄的力量!在这里,法律在干什么?官僚机构们在干什么?当你的高贵的傲岸不羁的眼光触击作者这样几行平凡却字字珠玑的分行“血泪”的时候,谁告诉我,难道他们的境遇是三四十年代的旧社会?是无关痛痒的国外电影镜头?不,他是在和谐社会的一角正在上演的一幕平凡的戏剧——“每天都干/十六个多小时的重活/搬钢筋、杠水泥、铲沙砾……/被老板喝斥/工友们排挤/……老板骂完/对刚立起身子的汗人们大喝:/‘站什么?干活!干活!’”请看《失业者》:“太阳烘着城市如烤着一块面包/汗水从他身上淌下来了/胸前挂着一块方木版/上书“承接某某”已经模糊难辩//街上没有了行人/他仍如木桩在那里一声不吭/晌午了,隐约传来一片碰杯声”。这是什么力量在闪光?这是什么精神在张扬?在这里,在作者的全部诗歌中,我们看见了一种正在萌芽成长拓枝展叶就要成就为参天大树的精神,那就是《诗经》、《楚辞》、《汉乐府》、《离骚》的社会性、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即使把婉约缠绵的笔锋拓展至爱情的玫瑰花下,即使把抑郁的风格展示在生活的熠丽感人的乡情绸缪之中,即使把古词新韵展示演绎在“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句的均齐)”的创作实践中,或抒情(兴),或叙述(赋),或喻拟(比),或激励,或感奋,或忿懑,或呐喊,或嘲讽,或鞭笞,或抗争,诗人总是自觉地潜在地必然地贯彻始终地围绕一种风骨,铸造一种精神,诠释一种思想,张扬一种追求!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一定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一定是水。(摘自亦然《金属的声音》评论,原刊《大西北诗刊》第四期)

朱武军(诗人,《沿海青年》杂志副主编、《南国诗刊》主编)

长空的诗歌有着许多传统的秉承,注重生活,关注底层人群生活命运。不难看出,他一直都是以一个打工者的姿态现身的。他从不以诗人自居,而又以真正的诗人的品性去履行自我的使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这首《失业者》,诗歌里的底层色调很有水彩的透明度和湿润感。

“太阳烘着城市如烤着一块面包”,一句并没有太惊人比喻句,却轻易的打开了一个生活的画面,一个诗意的背景,一个火一样灼热的现实。在这样一个场景里,镜头对准了一个细节,“汗水从他身上淌下来了/胸前挂着一块方木版/上书“承接某某”已经模糊难辩”,多么揪心的一幕。短短的三句,却仿佛让人看到了大千世界,美丽里的一抹晦暗,又让人联想到更多的失业者张着皱裂的嘴唇,露着无奈的眼神,期盼着天上突然掉下一块馅饼。然而现实终归是残酷的,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里,强者生,弱者亡,但谁又愿意做一个弱者呢?又有谁来拯救他们呢?

一个上午又要过去了,“街道上没有了行人”,但生活还要继续,还要坚持。“他仍如木桩在那里一声不吭”。多么生硬的木桩,一声不吭,但透过语言表层,人们仿佛看到了失业者的痛苦呻吟,一个失业者的饥渴有谁发现了呢?“晌午了,隐约传来一片碰杯声”。在这样的碰杯声里有谁会想起他们呢?疼痛而又让人愤懑的一幕,久久的回荡在脑海。

长空这首诗歌,语言就这么简单,叙述就这么简单,却铺就了那么有感染力的底层色调,感人至深。这不是诗歌的力量又是什么呢?

这首诗歌可能是在偶然的时刻一挥而就的,然而这一刻就饱含了他人生经历与生活体验的百种滋味。也就是说长空是具备了酿酒的本事。在长空文章《诗论》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生活素材是米,小说是米饭,散文则是稀粥,而诗歌却属酒。”是的,《失业者》确实是一杯酒,但却是一杯苦酒。交集着诗人悯世怜人的异样情怀。

诗品,人品。在这里就引用长空的诗句作为本文结束语吧!在长空眼里,诗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只知从很深很深的土地中/拎出一种红红的血液/输入人类贫瘠的心灵”。(摘自朱武军评论《李长空的底层色调——<失业者>赏析》

胡依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试图融入异乡的过程中,择业的艰辛,工作环境的恶劣,主管的压榨,城市公民尖锐的有色眼光,使打工诗人们切实体验到生存之痛和心灵之伤,这种伤痛更是大大加强了他们作为异乡人的漂泊感。李长空《流浪的感觉》:“如一叶/疲惫的舟/在异乡的/海洋里/找不到/驻足的港湾”,表现出了打工者漂泊于异乡的无助与彷徨,仿佛在茫茫大海中孤舟流浪。(摘自《现代语文》2014年12期刊发之《漂泊、疼痛与抗争——新世纪“打工诗歌”主题浅析》一文)

邹昆凌(诗人、画家、诗歌编辑,出版诗集《碎片与显影》、《人鱼同体》)

《人在他乡》都是写下层人生存的,说是“现实主义”,其实是作者从内容到形式极用心的虚构,别当成经验的记录的,不然就不是诗了。看这些诗的写作状态,已预先考虑到读者,正如萨特在《为什么写作》里说的,“正是由于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才使那个虚虚实实的客体显现出来,因为它是头脑的产物。没有一种艺术可以不为别人或没有别人参加创造的。”是的,读这组诗,下层生活的情景、人物塑造、细节,都做得精致,这是对远离乡土的打工者的悲悯和人性化的诗思,是有眼光有观念和对短诗的精妙的文字的挑选的。看《补鞋匠老李》:“皲裂的手握紧钉锤,一下子敲打着岁月的艰辛/刚挣来的血汗钱,又被塞进了红十字会的募捐箱”;《厂妹小花》:“直到半截手指,成了破碎的梦/她才终于有了暂时的假期”;《保姆小芳》:“(对镜时)努力变换着各种姿势/却找不到盛开的感觉”。这些诗还写了卖血者、穷人致富后的恶俗,题材是多方面的。作者的意图是社会学的批判的追问的也许是模糊的,但确实传达了这层人的生存状态。这种写法从《诗经》的《东山》篇、汉魏古诗的《紫骝马歌》和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琵琶行》、归有光的《寒花葬志》、方苞的《狱中杂记》、老舍《月芽儿》、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等就传递了,是底层的悲歌。这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风骨,也是作家的良知。李长空的诗具有这种势态。

何兴安(作家、媒介人、广告人,发表中篇小说多篇)

《老牛》这首诗的情节放大完全可以看成是小说。但它不是小说,还是诗。是社会诗,也可以说是抒情诗,内容也同小说一样有血有肉。

“五十六岁的老牛,每天都干/十六个多小时的重活/搬钢筋、杠水泥、铲沙砾……/被老板喝斥,工友们排挤”,这是老人与重活、法定工作时间与成倍的实际工作时间这样一种反常,但尽管如此,“老牛”仍然“被老板喝斥”,仅此也还罢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老牛”竟然还遭到同他一样打工命运的“工友们排挤”,这难道不是兄弟相煎吗?这是一种悲哀;

第二段诗歌把这种悲哀进一步深化了:“他干了半年,依然未学会/抽烟、喝酒和用同情心”,可见,“老牛”是个淳朴的没有心计的可爱老人,如果他圆滑些,学会“抽烟”、“喝酒”,并以此和工友们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如果他学会利用老板及工友们的“同情心”,可能不会发生“老板举起了拳头/工友们当面诅咒”这样的严重情况;

第三段诗歌再次把这种悲哀深化了:“好几天了,未见老牛的/影子。向大家打听。‘吊他老母/这老家伙装死!’”,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老人,在成年累月重活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终于不支了,倒下了,但老板认为“这老家伙装死!”,竟没有半点良心发现。而曾经相煎的其他工友们的命运又如何呢:“老板骂完/对刚立起身子的汗人们大喝:/‘站什么?干活!干活!’”,可见,他们在老板的眼中和“老牛”也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老板用来赚钱的工具,他们的最终命运,也不会比“老牛”好到哪里去,真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在这些超现实的真实的图象面前,法律在干什么?官僚机构们在干什么?面对这样几行平凡的分行血泪,谁能够告诉我们,难道老牛们的境遇是三四十年代的旧社会?不,他们是在和谐社会的一角正在上演的一幕幕平凡的生活情景剧。

可见,本诗是以较经济的文字来表达了一种较深刻的思想、较浓郁的感情、较丰富的内容,其冷峻的笔触在同类题材中是不多见的。(摘自何兴安《李长空〈老牛〉赏析》

杨光(诗人、诗评家,著有《诗歌写作与鉴赏美学》、《爱情之死》、《诗情画意三行诗》)

李长空的诗歌《牛杂嫂》通俗易懂,内涵深厚,诗意隽永,耐人寻味。诗歌艺术留白的巧妙运用,拓展了艺术的想象空间,让诗歌诗意浑然。在留白内外,诗人诗意地展现了小商贩为生活、为生存而奋斗的矛盾尴尬心态。诗歌前两节用生活化的语言塑造了一位勤劳手巧的小商贩妇女形象。在前两节叙事铺垫的基础上,第三节异峰突起,诗人巧妙运用留白的艺术手法,既提升了诗歌的主题意蕴,还让人浮想联翩,嘘吁不已。“其中有一个/是她的亲生女儿/她也叫她‘牛杂嫂’”,读到此处,我们想笑笑不出来,想哭也哭不出来。在看似自然的叙说里隐含着一个大大的疑问,我们不禁要问:她为什么偏要在女儿就读的学校附近卖?她的亲生女儿为什么也叫她“牛杂嫂”?在日益市侩化的生活里,地位和金钱成了人们衡量事物的标准,很多人都带着有色的眼光打量他人。人们被这些有色的眼光漂得苍白,那些处于社会低层的“草根”就越发苍白了。“牛杂嫂”就是在有色的眼光里沉沉浮浮的“苍白人”,她只不过是为了过好微不足道的生活、为了让女儿有学上、为了让自己更让女儿有尊严地活着。但现实生活抛给她的却是矛盾、无奈和尴尬。也许她和她女儿获得了外部的尊严,但她们内心的尊严却摇晃起来。也许她女儿喊她“牛杂嫂”,心里流泪;她听女儿喊她“牛杂嫂”,心里泣血。这里,我们且不管她女儿来吃牛杂,喊她“牛杂嫂”,是母女商量好的,亦或是她女儿因虚荣而失语。但这“其中有一个/是她的亲生女儿/她也叫她‘牛杂嫂’”一句点睛之语,还是刺激了我们久已麻木的神经,让我们重新关注反思某些早已忘却的人或事。她为什么偏要在女儿就读的学校附近卖?她的亲生女儿为什么也叫她“牛杂嫂”?在“牛杂嫂”母女的尊严与尴尬内外,你说呢?(摘自杨光《商贩的尊严与尴尬——李长空诗歌〈牛杂嫂〉欣赏》)

山城子(原名李德贵,诗人、诗评家,著有《文学史歌》、《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等多种)

(《叹息和疼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得恨。《红楼梦》里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因而,我觉得世界上也不该有无缘无故的叹息和疼痛的。但诗人却说“无缘由”,是反语修辞呢,还是缘由被分散到太多事物上去不好一下子表达清楚呢?作为诗的语言,我看两种理解都应当成立的。缘由肯定是有的。问题是到底为谁叹息和疼痛?为自己,为别人?还是为民族为社会?我注意到“在异乡”的字样。诗人家在四川,而曾寻梦广东上海北京,流浪过街头,干过建筑,任过记者…无疑是疼痛过的。同时也没少目睹过在异乡的别人的疼痛。但那“伤口”和“伤疤”,既然“像一棵树”随年论变大,也许就是一棵民族之树或社会之树吧?诗人也觉着不应当无缘由,于是组织起一系列意象来设问。这些意象是“充斥着喧嚣水分”的异乡土壤,培育出“不尽人意”的爱情,“没辙”的车,“红润的面颊”的枯萎,“找不到驻足的港湾”的船,“一群群无法筑巢”而“噙泪撤离”的鸟,“铁架床失眠的吱叫声”。一幅幅打工族的苦辣辛酸、难忍与无奈、惆怅与彷徨,都被这些意象渲染出来了。这些,其实已经是缘由本身了。(摘自山城子评论集《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

黄东(网名饺子大王,网络诗人)

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有可能出好诗和好诗人。李长空的《农民工》,用非格律化的语言,同样写出了很好的诗歌。艺术上的评论比较烦琐,恕我不能详加品评。这样的诗歌,一个“好”字又如何能评。诗中的许多技巧,如修辞、构思、取景、语调,都值得后学者研读,我要说的更重要的是诗人的精神境界。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精神境界,有的人自知,有的人不自知。但作为诗人,就一定要挖掘出自己的精神境界里的潜力,然后才能表达给别人,这种境界就是诗的天国。而每个人的天国都是不一样的,一旦进入,就能找到无限的诱发自己创作欲望的潜能。李长空已经找到自己思想感情的支点,那就是一种乡土情结,是一种对乡土的热爱和对城市的不解之间的反差,是一种文化人对平民百姓、特别是对底层农民的爱。这些就是李长空的诗歌的天国,是他创作的源泉,是他的特色生活和特色思想情感。他已经找到了自己作为诗人的价值所在,知道自己作为诗人应该为谁而说话,而呐喊,而歌唱。现在很多诗作者还在拼命地学习诗的技巧,他们不知道其实找到自己的特色生活、自己的特色思想感情、自己的诗歌的天国、自己的诗心才是更加迫切而重要的。

周仲器(著名诗评家,《现代格律诗坛》主编。著有诗评集多种)

周渡(文学博士,发表诗论多篇,与周仲器合作出版论著二种)

李长空创作甚丰。他与王端诚相似,因为中国古典诗歌修养很好,所以一进入格律新诗领域,便取得了很好成绩。他取法现实主义,以关注现实、充满忧患意识为特色,而很少像晓曲有些诗中表现出的婉转优美,多的是万里长空的色泽。他十分注意格律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能够依附于形式美中,如冬日阳光般直达读者心灵。比较优秀的诗篇有《自画像》(组诗)、《梦中家园》、《反对》等。请看《梦中家园》的首尾两节。首节是:“独自奔走在钢筋森林之中/心灵难以找到停泊的港湾/梦中家园是那长长的丝啊/丝丝缕缕扯痛游子的心弦”,他的梦中家园是环境优美、友邻关爱、家庭温馨,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乐园,但他终于难以找到。诗的尾节写道:“独自奔走在钢筋森林之中/心灵难以找到停泊的港湾/梦中家园是那一剂毒药啊/饮鸩止渴仍对她深深眷恋”。诗人有一颗赤子之心,爱憎分明。他的呐喊和彷徨,俱根源于此。从这个角度看,诗的形式与体式不过是艺术的外壳,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音节的流转。反过来,这种内在的音节外化为诗的表现形式达到两者的默契,才能产生真正的诗。长空才华横溢,视野开阔,无疑是格律新诗界的后起之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摘自周仲器、周渡诗论《自律与共律:雅园诗派新格律诗的创作实绩——雅园诗派论(下)》)

游子(原名黄乃强,原新西兰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现为国际诗歌音乐协会会长)

(《梦中家园》)“独自奔走在钢筋森林之中/心灵难以找到停泊的港湾”,对水泥钢筋城市怅然的感触,对自由恬美精神家园深情的吟唱,感情真挚,语言准确,思想深刻,表达充分,游子的心弦一弹断肠,于抒情中带给人们思考:这不只是诗人的感叹,更应是现代城市人的悲哀;它不但是城市人的悲哀,也是人类应该思考的一个严肃问题——这样的现代化方向,是人类最好的选择吗?!这样的现代化,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吗?!

万龙生(诗人、诗评家,著有诗文集多种,《东方诗风》社长)

思乡是永恒的主题,有许多优秀之作在前面,现在写起来难度很大。但是这并不能挡住诗人的笔。你看情诗,写了千万首,还会不断地翻新。所以关键在一个“新”字上。《叶的自白》这首诗在“无奈”上,我以为就有新意:“风雨行舟已厌倦/只恨一切不由心”,语言凝重,感情深厚。

张正义(作家、资深传媒人、资深广告人)

《垂钓》节奏铿镪有力,意蕴深刻,揭露了一种不健康的相互垂钓的社会现象。

《没有阳光的都市》注重生活体验,关注底层人群命运。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爱人”——习惯与麻木使我们学会了随遇而安。在写作技巧上,主要是用“我”和“她”在对待“没有阳光的都市”态度上的不同来表现诗意,讽刺揭露,短小有力,深刻新颖,让人想起“小李飞刀”。

《拒绝回家的玉米》是来之生活底层的好诗。观察细微,意象新颖,以独特的角度和朴实自然的描述,运用象征及隐喻,赋予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普通事物以不同寻常的寓意,隐现生活的内涵,“想到那些已不会伺弄的农具/它们拒绝回家”,由表及里打开现象的空间,把打工者在异乡难以述说的苦楚和欲归还悲的矛盾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耐品耐思,很有张力。生活的厚重,加上厚重的沉淀,于是就有了如许厚重的作品。

《岁月如刀》思路新颖明朗,设喻贴切精当,语言苍劲有力,内核硬朗骨质,结尾耐读有余味。是啊,雄心壮志是一把刀,可以“披荆斩棘雕刻纯美世界”,而岁月这把刀,却让人心“生锈、变钝”风尘层层堆积。

《打工中想红薯》是真情之作、朴素之作、意味深长之作:“根扎在泥土里/它们悄悄地爬着,手指长的路/也会耗尽一生的努力”,成长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尽在其中;“母亲用皴裂的手把日子煨出火热/离乡时那顿红薯饭至今滚烫着游子的胸膛”,情感深沉,质朴感人,借物抒情在诗人的笔下刻画得入骨三分。

《没有诗意的日子》意象精致,视野开阔,语言凝重,如在铁版刻字。“他在思考着成功的代价和平实的幸福”,可谓意味悠长,是很深刻的生活总结与反思。

《门的命运》语言凝练,表达冷静,悲观世味,有余味。

《江湖孤客》诗如其名,豪迈洒脱、大气浑厚而又成熟内韵,读来荡气回肠。历史和现实,在诗人的诗思和烈酒中交汇融合,颇有悲壮之感。“懂天下事不如懂酒”,是不可多得的佳句,读后感触良多。很喜欢这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气概和襟怀。

《自画像》采用设问而不作实答、答辩自在其中、言简意丰的表现手法,诗歌中充满了空灵、俏皮之气,其间之意境只需意会而不需言传,给读者留下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与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秋月》语言自然圆润,情思内蕴。一枚月亮,串古连今,视通万里,多少遐想,多少悲愁,尽在其中。末节点睛之笔,写出了新意,使当年明月变得不一般。

《李家嘴》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由具体的物象很自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绵绵不绝之势叙说那份淳厚朴实的乡土情思,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我用它们捏过泥人,打过水漂/击过蜂窝,甚至垒砌成了父亲的坟墓”,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情趣,给人亲切感;“其中,最响的那个回声/是我的乳名”,情绪饱满,很具感染力。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