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奎律髓第38卷,消遣类:
庄子曰“令人之意也消”,有所不平焉,而不能消则褊狭矣。卫玠曰“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有所不堪焉。而不能遣则怨怒矣。诗人多有所谓消愁遣兴之作,必深达物理世故人情天道者,乃能为真消遣之言,否则非由衷也。
庄子说:“物无道,正容以悟之 ,使人之意也消”,不符合“道’”的事物,要严肃指出为人解惑,消除其邪恶之念,否则当事人就容易怨恨褊狭。 卫玠说“非意相干,可以理遣”,不是有意的冒犯得罪,可以消除排遣。诗人通过作诗来消愁遣兴,明白事理人情的,则是真的消遣之言,不明白的,则是言不由衷,故作姿态而已。
一、可惜 杜 甫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期作此诗。前四句写春光虽好,可惜自己年岁已老,已经无心欢娱。后四句说空有抱负,可惜和陶渊明一样,无用武之地。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一急,一迟,前后对比,反映出诗人的心态。春花在调落,诗人因珍惜时光希望春天能够迟一点归去。
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颈联是流水对,十字句,这两句前2字是谓语,后面8字是宾语,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过,平仄两用,这里是平声。
此意陶潜解,杜甫的可惜,自以为与陶潜同情,不过,陶潜的境遇和结局,比杜甫要好一些。
吾生后汝期,杜甫比陶潜晚生了三百多年。
尾联其实是倒装,虽然“吾生后汝期”,但是“此意陶潜解”。虽然我和陶潜不是一个时代,但是我们的经历类似,我的心情他是能够理解的。
二、看嵩洛有叹 白居易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荣华急如水,忧患大于山。
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
这首诗作于835年,63岁的白居易在洛阳担任闲职(太子少傅分司东都),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甘露之变。唐文宗欲铲除宦官势力,但是手下办事不利,宦官反而掌握了局势,造成宰相王涯、李训、舒元舆等众多官员被杀。
而白居易早早看出危机,远离了长安的纷争,得以保身的白居易,最后在洛阳终老。
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所看是洛阳边的嵩山和洛水,心中所想是长安的残酷斗争。
荣华急如水,忧患大于山。既是说自己看破名利远离是非,也是说他人被名利纠缠不得脱身,结果遭遇灭顶之灾。
甘露之变中被宦官所杀的王涯,就是后者。在20多年前,他就曾经落井下石,上书皇帝把已经被贬为江表刺史的白居易再贬为江州司马。 后人认为王涯把白居易视为自己宰相之路上的对手。
此后白居易长期在外为官。827年,白居易回到长安任秘书监,828年,任刑部侍郎,829年就因病改授太子宾客分司去了洛阳,从此远离长安,躲过了甘露之变。正如这首诗的尾联写道:
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
当白居易听到王涯等人被杀的消息后,还做过一首七律《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中写道: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可见《看嵩洛有叹》这首诗,并非普通的遣兴,背后隐藏着可拍的血雨腥风。
三、夜饮 李商隐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塲。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卜夜,“卜夜卜昼 ”的简写,夜以继日地宴乐。
首联是两个动词的复杂句,212结构,前2字为动宾结构:卜夜、开筵;整句的谓语是:容、属;从内容上看,两句可以并作一句:在远离故乡的设宴狂欢,大家还接受我这个老头子。首句主要说年老:衰鬓,次句主要说在他乡:异方。
颔联简单句,123结构,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酒船,一般指酒杯。
颈联是警句,最受方家赞许:江海(作了)三年客,乾坤(有)百战塲。省略了谓语。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清漳:漳河上游支流。尾联有些消沉,借酒浇愁愁更愁。化用了汉朝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 :“余婴沉痼疾,窜身 清漳 滨。
四、孤学 陆 游孤学虽违俗,犹为一腐儒。家贫占力量,夜梦验工夫。
正欲安三径,宁忘奏六符。残年知有几,自怪尚区区。
孤学,自喻,表示学识浅陋的士人。我虽然不同于世俗,但算的上是一位迂腐儒者。
正欲安三径,宁忘奏六符。应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意。三径,隐者之家,晋朝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蒋詡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羊仲 从之游。”
六符,《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表示称颂朝廷或辅臣之词。
残年知有几,自怪尚区区。这首诗作于1203年,陆游78岁,已是风烛残年。不知道还能够活多久,但老骥伏枥,仍有一片报国之心。
结束语结束时,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五律习作100消遣类《早春遣兴》:
遣愁须是酒,可惜不胜杯。春色归何处,余生逢几回。
临溪搔白发,策杖觅新梅。万念忙中废,还惊岁月催。
@老街味道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