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写的最大气磅礴的诗词,那非毛主席的莫属。《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我们都耳熟能详。毛主席博览古籍,精通经、史、子、集,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那么,从小熟读《诗经》的毛泽东,他的思想的形成与《诗经》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毛泽东和《诗经》的那些事儿。
一、毛泽东和《诗经》的渊源我们读《诗经》时经常会听到毛诗,那么这毛诗来源于哪里呢?毛诗,指战国末年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
毛泽东的毛氏宗祠里,悬挂着“传经世家”匾额。据据考证,湖南湘潭韶山毛氏宗族,也就是毛泽东的宗祠,与浙江衢州的毛氏宗族,共同奉西汉传授毛《诗》的毛苌为始祖,都自称“传经世家”。毛公的后人在河间诗经村居住到魏晋时代,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不愿忍受异族的统治,毛氏离乡南迁,其中主支辗转迁至浙江衢州。宋朝时衢州毛氏分出一支迁至江西。元明之际江西毛氏中有人参军平定云南,由明朝封赏在湖南湘潭做官司,在明清数百年间繁衍成韶山冲一带的毛姓宗族。衢州、江西、湘潭三地的毛氏祠堂都悬挂“传经世家”匾额,他们同出于毛公一系,有宗牒族谱记载始末。
《诗经》是毛泽东平生阅读过的第一部诗集,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的《诗经》是清乾隆二十八(1763年)的石刻线装本,出版至今已经历250多年。毛泽东最初就是从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中接受艺术熏陶并形成了最终的毛泽东思想。
二、青年毛泽东读《诗经•豳风》立下救国之志1913年,年仅20岁的毛泽东在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读时,在他的《讲堂录》里,就记载了这样的句子:
“农事不理则不知稼穑之艰难,休其蚕织则不知衣服之所自。《豳风》陈述王业之本,《七月》八章只曲评衣食二字。”
来看看这首出自《豳风•七月》的诗的片段: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20岁的毛泽东,已经在这时树立了立国救民的思想。“陈王业”之说,是《毛诗传》的传统解说,意谓此诗乃周公教导年幼成王,使懂王业之本稼穑艰难而作。
毛泽东这句评论是什么意思呢?农民不做农事不知道耕种庄稼的困难,而不亲自养蚕织布不知道身上穿的衣服来自哪里。诗经里的《豳风》讲述了成就王业的根本,那就是依靠农民。《七月》八章只讲了一件事,那就是治理天下要以解决人民衣食问题为根本。
可以清楚的看出,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靠农民,这个思想深深鼓舞了毛泽东,他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毛泽东非常重视农民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使农民从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下解放出来,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
毛主席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依靠农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指导思想。1936年,他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可以看出,《诗经》对于他的影响非常巨大。
三、北戴河会议:毛泽东用《诗经·伐檀》表达民众的意愿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当家做了主人。但是一些资本主义思想开始盛行。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专门评价了《诗经》:
“有人批评孔子西行不到秦,其实他选的《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是陕西的事。还有《黄鸟》,讲秦穆公死了杀三个大夫殉葬的事。司马迁对《诗经》品评很高,说诗三百篇皆古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大部分是风诗,是老百姓的民歌。老百姓也是圣贤。“发愤之所为作”,心里没气,他写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尸位素餐”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怨天,反对统治者的诗。孔夫子也相当民主,男女恋爱的诗他也收。朱熹注为淫奔之诗。其实有的是,有的不是,是借男女写君臣。”
主席引用的这两句诗句,来自于《国风·魏风·伐檀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这句话的意思是:“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你看这首诗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毛主席引用这首诗,说“尸位素餐”就是提醒众人,不能当权以后做这样的统治者。
毛泽东尊重孔夫子,指明孔夫子编诗很民主,孔夫子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其中一条就是诗词可以针砭时弊。后来毛泽东的不少诗词表明他对旧中国“心里有气”:诸如“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地主重重压迫”、“遍地哀鸿满城血”、“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这促使他不遗余力地去“改造中国与世界”。
由此可见,也正是由于受到《诗经》的影响,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有了新的境界。
四、毛泽东会见杨振宁谈论《诗经》说“诗无达诂”1973年7月,在中南海游泳池那间卧室兼书房里,毛泽东和来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有过一次别有深意的对话——
杨振宁:“我读到主席的《长征》那首诗,很受鼓舞。”
毛泽东: “长征是我们同蒋介石作斗争,那首诗是我们长征快结束的时候写的。”
杨振宁: “毛主席的诗我都念了,起头不懂,看到注释后,懂得多一点。”
毛泽东: “有些注释不大对头。就像《诗经》,是两千多年以前的诗歌,后来做注释,时代已经变了,意义也不一样。百把年以后,对我们的这些诗都不懂了。”
“诗无达诂”,本来是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一句话。毛泽东当时学《诗经》是读过各家注释的,他在后面实践过程中,他注意到由于时代变化而产生不同解释,从而形成了历史唯物论的观点。那就是历史是变化的、发展的,人类社会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新旧事物始终处于相互斗争之中,其最终结局,必然以新事物的胜利而告终。毛泽东从《诗经》里悟出这个道理并运用到革命中去,形成了唯物史观与革命史观在中国的应用。
可以说,《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毛泽东的成长历程里,离不开《诗经》等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它就像一颗种子,深深的扎根在了毛泽东的思想体系里。
两次和毛泽东见面都谈论过诗词的法国前总理富尔说——
诗歌不仅仅是毛泽东生平中的一件轶事,我的确相信它是了解毛泽东的性格的关键之一。毛泽东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不一样,他不是一本书读到老的人。他在这些简短诗歌里表达的思想,不受教条词藻的束缚。他用简单的形式,表达深刻而生动的革命题材,是国内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也是世世代代都能够理解的。
毛泽东的一生,就是深刻践行孔子的“诗言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思想,坚定不移的与时俱进的一生。纵观他的诗词,抒革命之情志,创造了充满新的时代精神的光辉诗篇。所以,我们如今学习毛主席诗词,学习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要忘了《诗经》之根源。
一代伟人虽然故去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诗词和思想,必将永放光芒,照耀我们前行之路!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