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终身未婚闭门不出,留下千余首诗歌,她是美国文学史最难解的谜

2 已有 57 次阅读   2024-04-23 14:53
终身未婚闭门不出,留下千余首诗歌,她是美国文学史最难解的谜 

题图: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这个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神秘的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之手。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现代诗先驱者、西方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被誉为“诗界梵高”。

事实上,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最难以索解的一个谜

她生前无人知晓,创作了近1800首诗歌,在世时却一直对公开出版不以为然,只有不到10首诗作发表过

她终身未婚,25岁后选择闭门不出,隐居在家,一生只留下了一张照片;

她早熟而叛逆,写诗没有标题,不按韵脚,还充满了小短线“—”,却让人无法否认她极高的天赋与才华……

离世后的一百多年间,她的名字开始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比肩惠特曼,博尔赫斯将她视为偶像,T.S艾略特、W.H.奥登、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这些诗歌大家,无一不受到她的影响。

这个奇特的女性究竟有怎样的一生?生活中的遭遇,不同寻常的个性,激情与愉悦,失望与冲突以怎样的方式走进了她的诗歌世界?

要揭开她传奇人生的谜底,就必须阅读她的传记。

中信出版最新重磅推出《我的战争都埋在诗里:艾米莉·狄金森传》,本书是目前学术界公认最权威详实的狄金森传记。

现代诗先驱者艾米莉·狄金森传记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传记作者是当代学者阿尔弗雷德·哈贝格,他以时间为序追随着狄金森的脚步,用详实全面且深入的文献资料向世人展示他揭开谜底的雄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打开这本书,作者带领我们尽可能地接近这位诗人——这位天才的、隐居的、自命不凡的、令人深感困惑的诗人——饱满热忱的创作,及其非同寻常的一生。

美国文学史最难解的谜

来源 | 中信出版

天赋极高的少女

1830年,艾米莉·狄金森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她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

狄金森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祖父塞缪尔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老宅,父亲爱德华是一位“士绅”,曾担任过美国国会议员,在镇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出生在这样一个富庶的家庭里,狄金森从小就早熟而叛逆。

狄金森两岁时就表现出对语言的留意,十几岁时在写作上更是将这种天赋大加锤炼。

狄金森制作的植物标本电子副本,哈佛大学霍顿图书馆收藏

狄金森断断续续上了七年学,她的学校严格而令人生畏,每天都以祷告始,以祷告终。她所学的科目包括拉丁语、植物学、地质学、历史、教会史、心理哲学、算术、代数、几何以及作文。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有同学说狄金森是“学校的一大才女”,她的“文章”在朋友圈中流传,她具有突出创造性的作文曾一度引人嫉妒。

还有校友回忆,休息时,一群女生围着狄金森,听她现场编造稀奇古怪且极其有趣的故事。

她经常一语惊人,词语在她手中变幻戏法,游刃有余,而狄金森也对自己的才华心知肚明。

然而,女性从属于男性,是当时的主流观念。狄金森因为性别而无法获得公民身份,她所受到的教育也告诫她不要以时代集体性的挣扎来确认自我。甚至,她挚爱的父亲坚信女性的智力低人一等,女性的公开写作毫无价值。

25岁时,狄金森一家搬回了她出生的那座华丽祖宅,这次搬家,狄金森的母亲病倒了。后来狄金森的妹妹维尼曾以此作为理由,解释狄金森的隐居在家。

但不管真实的隐居理由是什么,狄金森从回到祖宅后,开始逐渐缩小自己的公共社交,活动范围从小镇缩小到房子,最后缩小到不出卧室。

狄金森拒绝大多数访客,剩下的少数也要预约,如果认为隐居的狄金森是孤僻的、古怪的,这绝对是一种错误的偏见。

狄金森现存的便条和信件,三分之二写于她生命的最后16年。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在她井然有序的隐居生活中,社交与表达欲是多么活跃。

她与朋友们保持着通信往来,与此同时,她正在悄悄创作着自己的诗歌。

谜一般的情感生活

围绕狄金森展开的另一个谜,是她的情感生活。虽然终身未婚,但在狄金森的诗歌中,并不乏爱情主题之作。

在1861-1862年期间,狄金森以第一人称口吻,创作了一系列描写痛苦的诗作,表达对一位无名男子的依恋。

他 —

与我的距离 —

远过苍穹 —

她的诗句中充满落空的渴望和热烈的幻想。

啊,先生,您的,是琥珀手掌 —

我的 — 是远方的海洋 —

哪怕最小的命令我都会听从

只要您投来一个目光 —

在狄金森的传记中,也有相当章节探究了这个问题。大多数证据指向一位名为沃兹沃思的男性,一个已婚的牧师。

这一段不注定不可能的关系,给狄金森留下了深刻而痛苦的经历。

在步入中年时,狄金森与一位年长她18岁的洛德法官坠入爱河。

这位法官曾向她求婚,婚姻要求她担负起一个妻子的责任,而已经长期隐居的狄金森深知,这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因而拒绝了法官。

电影《宁静的热情》台词

狄金森的情感交往中,还有一位受人关注的女性朋友——她19岁时结识的挚友苏珊·吉尔伯特。

她们两人一起在森林中散步、交换书籍,狄金森曾写道:“只有我们两个是诗人,其他人都是散文。”

在狄金森26岁那年,苏珊与狄金森的哥哥步入婚姻,两人从挚友转为了姑嫂关系。

“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

狄金森的创作,一直不为人知,甚至她的亲妹妹维尼都毫不知情,直到狄金森去世后,她发现了藏有一叠诗歌的盒子,开始为姐姐诗作的出版而奔走。

事实上,狄金森与许多编辑朋友交好,倘若她想发表出版这些诗歌,并非难事。

狄金森一向对公开出版不以为然,她认为“发表,是拍卖/人的心灵”,“不可让人的精神/遭受价格的辱没”。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因此,她把自己的诗歌附在信件或便签上,只寄给朋友阅读分享。

但她内心也是矛盾的,或许是知道作为女性的写作难以得到时代的认可,便从公众视野中隐藏起了自己。

传记的书名取自狄金森的一首诗,“我的战争都埋在诗里”,她的“战争”正是内心的战争。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但狄金森绝对不是柔弱的,《我的生命伫立一杆上膛枪》是她最引人注目的诗篇之一,她倔强而骄傲地写下诗句, 为生命而战:

谁也休想再动一动 —

一旦我锐利的眼睛瞄准 —

或强劲的拇指一搭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影视剧刻画中的狄金森,哭喊出那句台词“我的灵魂属于我自己”。诗人的内心与灵魂和她身处的那个年代格格不入。

现实中,狄金森曾写下她的内心独白:“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世界不曾写给我。”

数百年后的今天,终于有无数读者,一遍遍朗诵她写的诗句,一次次探究她的人生轨迹,与她敏感的隐秘的思绪心灵相贴,或许,这是世界写给狄金森的一封迟到回信。

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狄金森传记

进入狄金森世界的最佳指南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周志文:人间的孔子严晓星:漫谈金庸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毕淑敏读者见面会徐新对话刘成谢宇教授系列演讲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旧影新说明孝陵》|《光与真的旅途》|《悲伤的力量》|《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传奇中的大唐》《理解媒介》|《单向度的人》|《陪京首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九王夺嫡》|《乡土中国》 |《白鹿原》|《冯至文存》|《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湖中之云》|《社会变革的棱镜》

来源   群学书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