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高适:他出身寒门命运多舛,却打好一手烂牌功名双收,逆袭人生

5 已有 66 次阅读   2024-08-09 19:20
原创 高适:他出身寒门命运多舛,却打好一手烂牌功名双收,逆袭人生
恒空读史 2024-08-08 12:20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边塞,一个既遥远又陌生的地方,那里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埋葬了千千万万的生命。但就是这样的苦寒之地,却孕育出了无数令人折服的边塞诗人,他们挥舞着手中之笔,留下了一篇篇震撼人心的诗作。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官做得最大,并被封为渤海侯的高适。
高适,用我们今天的话说,那可是一位妥妥的励志人物啊。
当年万里觅封侯。
封侯,何其难也,无数名臣良将追求一生,却抱憾而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高适,一介布衣,小小书生,却实现了无数高官贵人所追求的封侯之梦。这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启示呢?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高适的步伐,来探寻他的成功之秘吧!
长安求仕篇
《旧唐书·高适传》记载,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这说明了什么呢?高适,从小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甚至更凄惨。
在他加冠成年之后,才开始学习写诗文,和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他也有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愿望。
在他二十岁时曾赴长安求仕,但却失意而归,在《别韦参军》里,他这样写道: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高适豪情万丈,信心满满地来到长安城,心想轻轻松松就可求得公卿之位,但没想到现实给了自己当头一棒,无人理会。
在诗中,一方面揭露朝政的黑暗,贵族近臣垄断政权,布衣之士遭受压抑;另一方面写自己客寓宋中,托身畎亩,生活处境非常艰窘,心情苦闷,但“弹棋击筑,纵酒高歌”,意气仍是豪迈的。
年轻人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但毕竟年少轻狂,缺少磨砺,受点挫折说不定还是好事呢?
在长安求仕失败后,高适回到老家宋城,躬耕取给,甘愿做一个农夫,一方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另一方面也是积累才学,等待时机,再图功名。
一个年轻人,能够安心于畎亩,自给自足,磨砺己身,仅这点就很值得我们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学习啊。想到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受不了罪,一遇到挫折就想放弃。何不学习高适呢?用时间充实自我,用挫折磨砺己身。
正如尼采说的那样:一切杀不死我的东西,只会让我变得更加强大。
边塞从军篇
八年托身陇亩之后,为了寻求立功报国的机会,高适北上蓟门。
初到蓟门,他意气豪迈地唱到:
北上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抒写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易水河畔,他惦念太子丹与荆轲,高唱骆宾王的“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幽州台上,他与天地对话,品味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寞与孤独。
他在《塞下曲》中高唱:“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更是进而感慨“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读书哪有沙场杀敌建功立业来的痛快?高适那个豪情啊,那个激动啊,仿佛就此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可是,这次他的希望又落空了,本希望如苏味道、娄师德那样从幕府到朝堂,结果不被赏识,不过虽然没有找到仕进的希望,但对于边塞战争生活却有了亲身体验。这为他书写气势雄浑、慷慨悲壮的边塞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高适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高适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了!
仕途腾飞篇
之后高适浪游梁宋之间,一方面做富贵人家的宾客,有时候也到山东、江苏等地漫游,广交朋友,投诗于达官贵人,寻求仕进的机会。
在长期交游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在公元744年,李白赐金放还,来到洛阳,遇到杜甫,两人同游汴州,又与高适相遇。三位诗人慷慨怀古,诗酒唱和,“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北上蓟门和浪游梁宋时是高适创作的丰收时期。他现存诗篇二百四十四首,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是这两个时期的作品。
传颂千古的名篇《别董大》便是在此期间创作的。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即使环境如此艰难,即使前途一片茫然,你也不用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谁不认识你董庭兰啊!多么有力,多么响亮啊,这不仅是高适对朋友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鼓励:年近半百,却一无所成,即便如此,我依旧要抖擞精神,昂扬向前!
公元749年,高适受宋州刺史张九皋的举荐,45岁终于考试中第(有道科),做了小小的封丘县尉,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局长,掌管治安捕盗之事,这令他深感失望和不平。不久之后,他便辞官,二度出塞,再去走幕府的路径。不久得到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赏识和推荐,充任翰幕府掌书记。
高适仕途显达就是从此刻开始的。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高适以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驻守潼关。不料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高适奔赴玄宗所在,并陈述种种军事形势,被提拔为谏议大夫。不久在诸王分镇中又因为提建议有功,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参与平定永王李璘叛乱。
有人说,高适是捡了大便宜,但没有办法,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高适准备了大半辈子,现在机会来了,他不成功,谁成功?
高适搞定永王李璘后,又领兵解救睢阳之围。后来虽然因言获罪,但毕竟功名赫赫,诗名远播,几经周折,于公元763年转任剑南节度使。公元764年,高适离开蜀地,回到长安,当上了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并被封为渤海县侯,过上了悠哉游哉的晚年生活。
《旧唐书》有言:“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
回顾高适的一生,前半辈子,辗转了大半个中国,三次出塞,历经沧桑。后半辈子,不仅在政治上达到高位,而且有显著的政绩,在文学上亦是成就斐然。
今天的我们,重读高适,会赞叹于他升迁的速度,会惊叹于他的厚积薄发,会留恋于他的精彩诗篇,更会思考他的一生对我们的启示。
苏轼有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追梦之人,就应该有高适那样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和韧劲,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时刻准备着,眼前的挫折只会成为我们成功的资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春哥趣说文史】作者小A。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