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诗词歌赋] 原创 史上最丑最命短的天才诗人,27年光阴给我们留下了多少金句?

1 已有 65 次阅读   2024-09-22 09:23
原创 史上最丑最命短的天才诗人,27年光阴给我们留下了多少金句?
军史园林 2024-09-21 18:30
公元761年,“诗佛”王维走了
公元762年,“诗仙”李白走了
公元770年,“诗圣”杜甫也走了
但别急,清代诗人赵翼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们三个虽然走了,大唐也已逐渐褪去曾经的繁华,早已没有了盛唐万千气象,历史翻开了中唐新的篇章。但,在诗的国度,繁华依旧,精彩纷呈。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过去的已经过去,时代在更替,文坛亦是如此。此时的文坛又迎来一批后起之秀,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开拓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地。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但这光芒并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殊不知此时的诗坛又闪出耀眼的光。
在这光芒的背后,只见瘦瘦小小形如饿鬼的他,一开口就吟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此时的他已经18岁,再一次拜谒曾经的遇到过的文坛大咖,他相信这首诗一定能再次让韩愈满意。
18年前,也就是公元791年,他出生在福昌县昌谷一个破落贵族之家,所谓贵族乃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号称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但到其父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所以也只能算是破落贵族,唯一的作用就是听着好听,撑撑门面,父亲李晋肃也凭借这算是混到了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勉强度日。但这一身份他一直都引以为豪,诗文中经常写到。
但父亲似乎并没想他要成为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希望他能一直长长久久的吉祥幸福,所以为他取字长吉,名李贺。
事实上,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韩愈读罢岂止满意,刚读两句就被诗中的气势所震撼,心中想到,10年的时间,好你个长吉,你终于没有让我失望,证明我韩愈果然没有看错人。
公元797年,刚满7岁不久的李贺,就因为擅长写乐府诗等体裁的诗歌引起不小轰动,据说连当时的文坛大咖韩愈听说之后,也想看看这个孩子又几分真才学。于是便带着学生皇甫湜就去李贺家了。
看到李贺的时候,韩愈先是一惊:只见一个黄毛小儿,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腰间带着个锦囊。
当时的韩愈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前面说了李贺的父亲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韩愈亲自登门,李贺父亲吓得大气不敢出,李贺倒是不慌不忙,小小年纪就展现出高情商,早已洞察一二,于是略一思索,一首《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在李贺7岁时,其诗歌已展现出想象丰富、气象万千的特点。韩愈与皇甫湜看后均是大吃一惊,连连称奇,李贺从此名扬京洛,神童之名不胫而走,天下闻之。
虽然才思敏捷,神童加身,但李贺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觉得自己要不完了。(王安石《伤仲永》有一神童方仲永,仗着自己的天才天天去外面卖弄,不学习,最终泯然众人。)李商隐在《小传》记载:“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意思是说李贺每天骑着小毛驴,背一个古锦囊,到处去搜罗诗歌素材,一有灵感涌现马上记下来投入囊中,回家再筛选整理作诗。
古之成大学问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李贺便是如此,古往今来成功的人莫不如此。所以在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与大诗人李益齐名。
学而优则仕,唐代入仕不光有科举,还有拜谒,李白不屑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所以一生拜谒。此次李贺来拜谒韩愈,同样如此,也是为了仕途而来。
可是天不遂人愿,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还会再夹一下你的脑袋。韩愈的鼓励和认可让李贺信心百倍,而李贺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一个噩耗从天而降——父亲病逝,李贺依制需要守孝三年。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几百年后的北宋,苏轼兄弟刚刚高中进士,母亲突然亡故,须得回家守孝3年。但不同的是李贺还没能参加考试。
守孝期间,韩愈一直写信鼓励他振作,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李贺收拾行囊,再次出发,他先通过了韩愈组织的河南府试,所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一诗再次获得韩愈的激赏,夺得府试桂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信心满满的他准确前往京城长安参加进士,却一直没有拿到进士考试的资格。原来一群嫉贤妒能的卑鄙小人以“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晋”字与“进士”之“进”同音,犯了父讳”为由,不让他参加进士考试。尽管韩愈多方引经据典为他辩解,但终究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被迫离开考场,带着一腔怒怨。
若是仕途如此通畅,也许千年后的今天,就只剩下一个官员李贺了,绝不会有“诗鬼”李贺,绝不会有“太白为仙才,长吉为鬼才”的评价,古往今来能与太白同而论之者有几人?
有人说李贺是因为长得丑,甚至说长得像鬼才被称为诗鬼。谬矣,至少说是不全面的,“诗鬼”这一称号主要是肯定了其在诗歌创作领域的杰出贡献。《三字经》云:三才者,天地人。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的说法,今言李贺是鬼才,是说李贺是和他们三人一样有才华的诗人,一样是诗坛的巨星。
被进士考试拒之门外的李贺,除了寄情诗歌,又还能跟谁诉说呢?于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回响在中唐的上空。
后来不知是沾了祖上的光还是韩愈力荐,朝廷给了一个奉礼郎的官职,从九品,相当不入流的一个小官。虽然职分卑下、工作琐碎,但是所幸,他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个阶段个人生活虽不如意,但在诗歌创作上,却是如鱼得水,收获满满,大量的生活阅历充当素材,使得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奠定了其一世诗名和不凡影响力。后人谓之“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
他在诗歌里这样描述自己: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
二十岁的年纪,正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大好年华,应该充满蓬勃朝气和无限生命力,然和李贺却说自己心如心似已灰之木。
虽然偶尔他也会给自己打打气,告诉自己振作,虽然他最终并没有振作,但却给我们又留下了一句千年来传唱不衰的金句: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本就对那个琐事缠身、调迁无望的职位深恶痛绝,加之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不久便主动请辞。
这次离开长安,他想到金铜仙人辞汉的典故,于是一首《金铜仙人辞汉歌》喷涌而出。
从唐代到现代,千余年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成为历史上一字不落引用最多的金句,太白犹不能及。
此时的唐朝藩镇割据、战争频起,文的不行,咱就武的,只要能参军报国,实现自己的抱负。对此他写了几首诗勉励自己,也是给那些阻挡他仕途的人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是啊,不能入仕,读书有什么用呢?你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我李贺读了20多年书,现在却一无是处,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有哪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啊。
于是在友人的推荐下,他去了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做了幕僚。不想老天还是喜欢跟他开玩笑,本以为可以功成名就。没想到由于战事连连失利,郗士美请辞,回洛阳休养,领导跑了,他这个幕僚也没法做下去了,李贺又一次失业了。
最后一点幻想,也彻底破灭。
本就羸弱的身体,不堪接连的打击,李贺再次病倒了。在病中,自知时日无多的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诗稿没有整理,那可是自己的毕生心血,于是他强撑病体回到了昌谷。
这一时期的李贺不只长得像鬼,诗中也多有鬼、魂、死等字眼。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余首,差不多只是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却能得名“诗鬼”,足见其笔下鬼的意象是多么让人印象深刻、毛骨悚然。
读完李贺的这些鬼诗,纵然触目惊心,让人觉得后背发凉。但静下心来,却能思索人生的最终去处,百年之后,你我不都是一抔黃土,到时是孤魂还是野鬼未可知。
况且正如蒲松龄《聊斋志异》描述的那样,鬼魅比人更富真情,更有人气。它们敢爱敢恨,善良坦荡,不像是人类那样虚与委蛇、冷酷无情。所以李贺的鬼诗和《聊斋》一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讽古讽今入木三分。
呕心沥血数月,整理完诗稿交给自己的朋友沈子明,病入膏肓的李贺与世长辞。
李贺,其实只活了27岁,却活成了一个千年神话!
我想李贺走的时候应该是带着无限遗憾的,他一生擅长天马行空、擅长做梦,然而等梦醒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无路可走。李贺一生写的最多的其实是马诗,约占他全部作品的1/10。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只可惜,李贺到死有没能成为一匹骏马,在广袤的大漠上、如钩的月亮下,自由驰骋,快走踏清秋。
我想如果李贺走的时候应该是欣慰的,他的毕生心血全都保留了下来,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如果这个世界有“魂”,我想那应该是信仰、精神的别称。很显然,李贺诗魂永存,生生不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天共话诗词,关注十二读书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