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与历史学家,他在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皆做出卓越贡献。在文学方面,郭沫若积极响应时代精神,用文字来拯救国民的灵魂。五四运动期间,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束缚,开创了现代诗歌的新形式,向世人展现五四运动全国上下的精神风貌。
抗日战争期间,郭沫若以作品《屈原》来发泄对反动派的不满,同时控诉国民党种种恶劣行径,具有鼓舞人心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例如,《咒麻雀》与大跃进时期的“除四害”运动息息相关。
在历史领域,郭沫若开拓了我国的唯物史观,将历史学与时代社会紧密相连,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郭沫若还奠定了先秦美学史的基本框架,著有《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优秀作品。
除了学术研究外,郭沫若还身兼多职,他曾担任过中科院第一届院长与中科大首任校长等要职。在抗日战争与反革命斗争中,郭沫若也从未展现丝毫畏惧,而是积极地参与到一线作战运动中。综上,不论在哪一个领域,郭沫若都不是最拔尖与突出的存在。
然而,郭沫若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他的作品涉猎领域广泛,且在迎合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灵魂与活力,这才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新文学。虽然郭沫若在事业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但他的为人与行为却屡遭诟病,甚至被大文豪鲁迅评价为“才子加流氓”。
不过,不少人认为晚年时期的郭沫若不应当被人所嘲讽与讥笑,更应该被同情,这是为何?
风流成性,“渣男实锤”
郭沫若拥有高超的创作功底与一流的文学成就,本应当获得世人的尊敬与礼戴,之所以被人百般诟病,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本人的私生活混乱。郭沫若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曾与四个女人有过感情纠葛,并孕育了11个孩子。
郭沫若的发妻是张琼华,两人于1912年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结为连理。不过,郭沫若所处的时代新旧社会交替,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连新思想也层出不穷。思想先进、崇尚自由的郭沫若自然对封建礼教与包办婚姻始终持反对意见。
结婚当日,当郭沫若发现新娘的嫁衣下藏着一双三寸金莲,而红盖头下也显露出一张平平无奇的面容时,心中大失所望、彻底崩溃。新婚之夜,郭沫若抛下新娘,手持《庄子》在厢房读至天亮。而张琼华毫无怨言,认为丈夫只是热爱诗书、沉迷文学。
谁料新婚第五日,不堪忍受包办婚姻与平庸妻子的郭沫若毅然决然选择离开家乡,回校学习。1913年夏,郭沫若与父母发妻辞别,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郭沫若对护士佐藤富子展开追求,两人相恋相爱。
而恪守妇道的张琼华自此被封建婚姻束缚,数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等待丈夫的归来。其实,郭沫若的长兄郭橙坞曾劝说其回国求职,并为其提供婚姻问题解决方案,其一是与张氏离婚,其二是两女共事一夫。
然而,郭沫若最终选择逃避,并在回信中表明自己的观点:“离掉张氏,我思想没有那么新;二女同居,我思想没有那么旧。不新不旧,只好这么过下去。”基于郭沫若不新不旧的矛盾思想以及似是而非的逃避态度,张琼华一生未改嫁,守寡68年。
1939年,郭沫若父亲病重,在事业上如日中天的郭沫若衣锦还乡。时隔27年再次见面,张琼华早已年老色衰、发色斑驳,而郭沫若却风度翩翩、精神饱满。当86岁高龄的父亲在病榻前诉说张琼华对郭家付出的心血与做出的贡献时,郭沫若顿时对发妻肃然起敬,当众对其鞠了个大躬,临走前还赠其两首小诗。
然而,一个鞠躬与两首诗歌在一个女人的青春与人生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若说郭沫若毁了张琼华的一生,他必定无言以对。无独有偶,郭沫若的第二任妻子安娜的遭遇与张琼华如出一辙。
安娜为其与父母断绝联系,从生活殷实的大小姐变成负担家庭一应开销、囚禁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的家庭主妇。不仅如此,安娜还为郭沫若生下五个孩子。然而,在七七事变爆发后,郭沫若毅然决然地丢下妻儿回归祖国,而安娜还因此遭受日本当局的严刑拷打。
于立群是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但她的胞姐于立忱曾是郭沫若的情人,并怀有一子。然而,郭沫若却要求余立枕打掉孩子,伤心欲绝的余立枕自缢身亡。后来,郭沫若去世后,于立群为其收拾遗物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姐姐有着暧昧关系,崩溃的她同样自缢身亡了。
临终遗嘱,回归本心
郭沫若被世人讽刺与怒骂的原因无非两点,其一是他风流成性、始乱终弃、多情不忠;其二则是他晚年时期的表里不一、唯唯诺诺与阿谀谄媚。晚年时期,郭沫若收敛起年轻时张扬、开放的性格,将真实想法刻意隐藏,变得懦弱,只求保全自身。
此外,挖掘定陵的问题也成为郭沫若一生的污点。郭沫若曾与范文澜、邓拓等六人联名上报中央申请挖掘明神宗的陵墓定陵。然而,由于挖掘技术落后以及保护措施不成熟,导致大量文物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受损,造成无法挽回的千古遗憾。
对此,许多人将郭沫若视为文物损失的罪魁祸首,对其进行恶劣的人身攻击。其实,率先提出挖掘定陵计划的并非郭沫若,而郭沫若仅是发掘委员会的其中一名成员,且具体执行者也并非他,可最后却由他背负了所有骂名。
不少人认为郭沫若是贪生怕死、懦弱无能之辈,其实不然,作为一位文豪,郭沫若也有着铮铮铁骨。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郭沫若上过数十次战场。白色恐怖爆发后,郭沫若弃事业与前程于不顾,愤然写下批判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后被通缉逃亡日本,流亡将近十年时间。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坚定不移地重回祖国,深入抗战前线。在淞沪会战中,郭沫若不幸被俘,但任凭日本人威逼利诱,他也不曾屈服。倘若郭沫若是一个只求自保、趋炎附势的小人,他何必做到这份上?
1978年6月12日,86岁的郭沫若在临终前留下遗言:“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在举办完追悼会后,郭沫若的骨灰被撒至大寨的梯田之中。郭沫若一生甚少与农村农民接触,此番临终遗言令世人甚是疑惑。
其实,郭沫若在晚年时期曾在太原参观过“大寨展览馆”,留下深刻印象,并为其赋诗一首。在郭沫若看来,大寨精神便是延安精神的传承,更是大寨人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见证。因此,他希望自己的灵魂永远沉睡在这片浇灌着大寨精神的土地下。
结语:
郭沫若曾在给周国平的私信中写道:“我这个老兵非常羡慕你,你现在走的路才是真正的路。可惜我‘老’了,成为了一个一辈子言行不一致的人”。由此可见,郭沫若深知自己犯下的过错,且一直活在自责与痛苦之中。
纵观郭沫若漫长的一生,虽然犯过的错误,但也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过贡献,谈不上功过相抵,但也不至于死后还受到世人的批评与怒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晚年时期的他更应当被同情而非嘲笑,因为太多事情身不由己,人在其位,不得不谋其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