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
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更是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诗人
。主席的诗词,大气磅礴,文采飞扬,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长征期间,主席所作的
《十六字小令三首·山》
就是主席杰出的代表作。
每当后人读到主席的《十六字小令三首·山》时,都不禁会感慨主席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首小令前后用三种不同迥然不同的角度,将祖国名山大川的秀丽风景,和红军长征路上的革命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鲜为人知的是,
这首被称誉为“千古奇诗”的《十六字小令·山》,仅仅只有简短的48个字。而这48个字,主席写了足足2年的时间,
几乎贯穿了长征之路的始终。
那么,一代诗人毛主席是究竟如何写下这首千古奇诗的?在写下这首诗歌的时候,毛主席正在经历着怎样的一段人生?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
伟大的诗人——毛主席。
毛主席的一生,酷爱诗词歌赋。少年时期,毛主席在家乡的私塾就读,学习过四书五经,也看过《红楼》《水浒》等中国古典名著。1911年,毛主席告别家乡,到长沙求学,临别之际,留下了自己人生中早期的一首诗篇:
“男儿立志出乡关,不学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这是毛主席写给父亲的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立志要走出家乡,到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艰苦求学的决心。而其中的一句“人生何处不青山”,既表达了青年毛主席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
,也让这首诗成为了毛主席一生中最早提及“山”这一景象的诗句。
1919年,毛主席远赴五四运动的中心——北京求学
,在这里,毛主席接触了马克思主义,逐步踏上了革命的道路。1924年,国民大革命爆发,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身为共产党员的毛主席回到故乡长沙,来发展这里的农民运动。
1925年,毛主席登上橘子洲头
,再次留下了一首令后世津津乐道的诗词,那就是
《沁园春·长沙》。
在这首《沁园春·长沙》中,毛主席同样写到了“山”这一景象,其中写到山的诗句是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群器宇轩昂,满腔热忱的爱国青年,被毛主席的一首诗词表现得跃然纸上。
毛主席的一生,似乎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拘捕和屠杀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同年9月,毛主席率领湘赣边界农民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主席率领着这支工农红军,登上了井冈山,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毛主席在这一时期既经历过胜利的喜悦,也经历过人生的挫折,这更进一步洗礼了这名中国伟大诗人和革命家的灵魂。1929年春,毛主席同陈毅率军走出井冈山,在与国民党军队连续五战,皆告失利的情况下,于大柏地部署伏兵,夹击国民党军队,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1933年,毛主席又一次经历了人生的低谷,被下放到大柏地,从事调研工作。在途径古战场时,
他不禁回忆起了与陈毅指挥红军并肩作战的时光,于是留下了一首《菩萨蛮·大柏地》:
在这首诗词中,毛主席曾两次写到关于“山”的景象: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首诗词,不仅表达了毛主席对昔日征战沙场岁月的缅怀,其中也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1934年,蒋介石集结百万大军,对江西瑞金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受指挥不当和敌强我弱的影响,
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利,被迫进行长征。这再一次证明了毛主席军事路线的正确性。
在长征途中,毛主席指挥红军部队,克服千难万险,跋山涉水,
于1935年终于率领中央红军成功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启了新的革命篇章。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毛主席率领红军,
跨越了武夷山、五岭、乌蒙山等前后十八座大山
,其中小的山包更是不计其数。因此,在这一时期,毛主席关于“山”的诗词,也是少不了的。
而毛主席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则是《十六字小令三首·山》。这首小令,用三片描绘了长征路上的山川景色,但令人称奇的是,
小令的每一片描写山时,都采用了不同的角度。
以下为《十六字小令三首·山》的原文: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小令的第一片,是采用了环视的角度,来描写山的高大险峻。1957年,毛主席在翻阅自己写过的诗词时,特地为自己的这首《小令》作了注释。
其中,毛主席对小令第一片的注释这样写道:
“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这里,毛主席主要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写山的险峻,
称赞山距离天空只有“三尺三”的距离,用豪迈的手笔刻画了山川的高大巍峨。
但是,如果我们设身处地,以红军的视角来经历长征,翻越高山的话,我们或许就会发现:毛主席这样的写法,可能也是十分真实的——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山是老界山,
海拔高达2100米,山脉整体呈S形。据党中央的《红军长征史》记载,其中有不少伤员战士,因为失足落马坠落山崖,不幸壮烈牺牲
。到号称“蜀道难”的川陕地带时,红军更是翻越了海拔高达4800米的亚克夏山。
而小令的第二片,则采用了比拟的手法,从俯视的角度来看山:将山比喻成奔腾的巨浪和疾驰的千军万马,
这样的高山,不禁巍峨险峻,从中也融入了红军驰骋沙场的豪迈气势。
而在红军长征的路上,红军在山地上进行关隘、高地的争夺战也是十分常见的。譬如
于1935年2月爆发的娄山关战役,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黔军娄山关,歼灭敌军600余人
,打开了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生命通道,这也是红军自长征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毛主席为此也留下了一首词来纪念,名叫《忆秦娥·娄山关》,同样是一首写山的诗词。
小令的第三片,则采用了仰视的角度,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了山的高大。
在第三片的词句中,山要高大得似乎要将天捅破了。而红军的前行队伍,正在这摇摇欲坠的天际之下,从侧面烘托出了长征路上红军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毛主席采用环视、俯视、仰视三种不同的角度来写山,
中间却无一个景色重复,给人赘余之感,并且巧妙运用了夸张、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着实令人啧啧称奇。
更令人惊叹的是,
这首短短仅有48句的小令,毛主席用了2年的时间才写成
,可以说是贯穿了长征之路的始终。这首小令,何尝不是红军长征之路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郭沫若曾这样高度评价毛主席的这首小令:
“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雄浑无极,第一首人山对立,第二首人山交感,第三首同化擎天者山也亦人也,而且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山之高、之势、之峭。”
在红军于1936年悉数顺利长征至陕北革命根据地后,毛主席诗兴大发,写下了另一首传世之作:《沁园春·雪》,这首诗同样有关于山的意象描写,将雪景与山景融为一体,譬如: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毛主席再一次于词中托物言志,“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不止是
陕北黄土高原上巍峨苍茫的山峰,更是不屈不挠,饱含革命热情的中国工农红军。
而更为后世称赞的,是《沁园春·雪》中的这段诗词: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段诗词,不仅表达了毛主席对过往帝王将相的睥睨,
更饱含了他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欣赏与赞美,对中国革命前景的乐观态度。
1945年10月,毛主席远赴重庆谈判时
,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不胫而走,成为了当地文人争相传阅的作品。蒋介石身旁的御用文人陈布雷,在看到毛主席所写的《沁园春·雪》后,都不禁啧啧赞叹:
“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然而,毛主席这一首诗词,引来了蒋介石的妒忌。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模仿毛主席的手笔,也写一首这样气吞山河的诗句,可奈何憋了半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于是他将陈布雷等一众人等叫来,让他们来“代笔”,为自己写一首能争过毛主席一头的诗词。
这些文人面面相觑,因为在他们看来:想要超越毛主席的这首诗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终,
这帮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也没有写出一首气势上能盖得过毛主席的诗词。
然而,每当有人称赞毛主席的诗词写得好,是中国当之无愧的近代诗人时,毛主席总是谦逊地摆了摆手,认为诗词不过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还不足以成为大家。据毛主席身边的秘书林克回忆,毛主席每次写完诗词,有时都会把一些诗词稿件丢进废纸篓,
后来还是经过秘书们整理才得以保存,其中就包括解放战争时期气势磅礴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
从新中国成立到毛主席病逝,主席将大部分自己诗词、文集出版的稿费,都捐赠给了国家和人民,帮助那些贫苦的人们
。诗人,革命家和政治家,任何一种单一的职业身份,或许都难以对毛主席的一生做出全面的概括,但可以肯定的是,毛主席是中国一个时代的精神和象征,是世界无产阶级人民的希望。无论是他的诗词,还是贡献,都注定将是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