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诗词歌赋] 被誉为“红艳诗人”才女朱淑真,婚姻里的不幸,注定她一生的凄凉

3 已有 89 次阅读   2025-04-06 12:30
小编推荐
被誉为“红艳诗人”才女朱淑真,婚姻里的不幸,注定她一生的凄凉
古籍 2025-04-05 00:02
提起宋朝女词人,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李清照,她是千古第一女词人。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李清照能名流千古,实属不易。
从她的诗词中,读者确实能感受到她的独特之处。
李清照的前半生幸福美好,然而后半生悲惨可怜。
在宋朝时期还有一位女子,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
她和李清照齐名,被誉为“红艳诗人”,她就是朱熹的侄女朱淑真。
朱淑真出生在官宦世家,家庭优越,她自幼聪明好学,博通经史。
不仅如此,她还精通音律,善于绘画,在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然而她却不如李清照的命好,尽管李清照后期生活凄苦。
但是前半生,她有挚爱的丈夫,和丈夫举案齐眉,志趣相投。
而朱淑真却不这样幸运了,她的婚姻注定她一生的凄凉。
那一年天真年少的朱淑真爱上了一个穷书生,二人几乎是一见钟情。
然而心爱之人太穷了,父亲根本就看不上。
最后棒打鸳鸯,导致朱淑真的初恋就此终结。
后来朱淑真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官吏。
朱淑真根本就不爱他,也不愿意嫁人,然而父亲对她进行威逼。
无奈之下朱淑真只能含泪嫁给了官吏,而轿子抬出家门的瞬间,她悲惨的人生开始了。
丈夫虽然是官吏,但是他性格暴躁粗鲁,胸无点墨。
对女性不尊重不说,还喜欢家暴,还有一点丈夫品行不端。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朱淑真怎么可能和他合得来?
她看到丈夫就感到厌烦,更不要说同床共枕,朱淑真只能整日默默的流泪。
他们结婚没多久,丈夫又纳了房小妾,性格文弱的朱淑真受尽屈辱。
就在朱淑真心灰意冷时,她再次和自己的初恋相遇,看着彼此的双眼,都忍不住感伤。
然而朱淑真已经结婚,她只能和初恋保持距离,不希望节外生枝。
然而二人还是被传出绯闻,闹得满城皆知。
丈夫知道后,一怒之下一纸休书,将她赶出家门。
朱淑真回到娘家后,也没有受到好的待遇,娘家嫌弃她。
认为她是家族的耻辱,整日骂她,讽刺她。
面对这样的家庭,朱淑真满腹绝望,她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
于是逃出家门,来到河边,看着涛涛河水,她心灰意冷。
带着对婚姻的绝望,纵身一跃,一代美女词人香消玉殒。
朱淑真去世后,她的父母一怒之下,将她的试稿焚烧。
幸好她一生创作很多诗,大约有370多首,大部分也被保留了下来。
她的诗词风格多样,早起文笔清新婉丽,情意绵绵。
然而后期她嫁人后婚姻不幸,于是她的诗词便有了多愁善感,忧郁苦闷。
《减字木兰花·春怨》是她比较经典的一首诗,也是她婚后所作,让人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悲伤。
减字木兰花·春怨
宋·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诗词译文
我孤独的行走,又孤独的坐下。独自吟诗,独自唱和,最后还独自躺卧。
久久地站立着,看着外面心中更是充满哀伤,无奈初春轻微的寒意总是来撩拨人。
这种愁情又有谁能看见呢?眼泪不停地流淌,把脸上残留的妆容冲掉了一大半。
忧愁和疾病交加,我把灯芯挑了又挑,可还是难以入眠,连梦都做不成。
诗词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朱淑真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她本是有才的女子,更希望有一位有才华的丈夫陪伴。
然而他的丈夫不爱她,也不尊重她,更不要说一起谈诗论画,这样的日子让她内心感到很孤独。
她经常独自行动,无论是行走、坐着还是休息,都无人陪伴,只能自己与自己对话、娱乐,甚至独自入眠。
时间久了,看着外面的风景也会感觉哀伤痛苦,她没办法改变命运,只能默默的流泪哭泣。
而忧愁与疾病又相继袭来,使她在寒夜里难以入眠,只能独自拨弄着即将燃尽的灯火,沉浸在无尽的愁绪之中。
词的开头一连串用了五个“独”字,“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层层递进,将词人的孤独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外在的行为动作,如行走、坐下、卧躺,到内在的精神活动如吟诗唱和,都没有他人的陪伴,凸显出词人内心深深的寂寞和哀怨。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词人伫立在那里黯然神伤,而那轻轻的寒意仿佛也在撩拨着她的愁绪,外界的因素在不断地触动她内心的伤痛。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她脸上的残妆被泪水冲掉,既暗示了她流泪之多、哀伤之深,也从侧面反映出她的憔悴。
而且“谁见”二字,更加强调了她的孤独无助,这份痛苦无人知晓,无人安慰。
最后“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直接表达出词人忧愁和疾病相继袭来的悲惨境遇。
挑灯芯这一动作细节,体现出她试图寻找一丝慰藉或者想要进入梦乡以逃避现实痛苦的心情。
并进一步加深了她的绝望和无助之感,整首词情感深沉悲切,将春怨之情展现得极为细腻。
独立这首词,能有几人不心疼这样的女人?如果是现代社会,她自然是海阔天空。
然而在古代社会,她只能忍受命运的煎熬,婚姻的不幸,最终选择死亡。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