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书法之外
学习书法之初,很多人担心我会因为书法而耽误写作,其担心的依据是书法要靠临帖而进步;而临帖是一种极为单纯和重复的工作,很容易限制人的思维。学习之初,这种情况也确实出现了,很长时间写作的思路打不开。而到了书法写得心应手之后,写作的思路也打开了,并且我尝试创新了一种新的写作模式,将书法与散文结合起来,以散文手法表现对书法的见解和畅想,以书法手段来表现散文的精彩和片断。以下列举的几篇文章,在书界和文学界都曾激起过一丝丝波澜。
其一:埙乐声中说书法
在书画家园遛达的时候,正在欣赏一种叫“埙”的乐器吹奏的音乐。那乐声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延不绝,有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埙是我国远古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被称作“人类乐器的始姐”。
小时候在农村,有一种匠人专门卖一种能发声的玩具,也是泥土烧制,但只有两孔,吹出来的音调和“埙”差不多,这在我们老家叫“吹咕嘟”。因为没钱买,便也自己做,用胶泥拍成饼,卷起来,使其肚子中空,像小鸟;然后在鸟嘴和鸟脖处用棍棒插上两个眼,一吹,便会发出“呜呜”的声音。然后放在窗台上,晾干了,也就成了“吹咕嘟”。平时放在衣兜里,满大街找不到一个伙伴闲得无聊之时,拿出来,“呜呜”地吹上几声,嘴唇时常被染上泥色。
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这是一种冷静、令人深思,又有一种淡淡的悲凄和感伤的声音。时光流逝,秋风瑟瑟,落叶飘飘,这个时节听来更使人平添几分愁绪。这就是埙的声音,这就是立秋之音——冷静、厚重、缠绵、缭绕……。闭目细听,会想到楚汉的垓下之战,会想到秦灭六国之时的悲状,会想到远古的狩猎生活,会想到父辈的艰辛。因为正遛达至“书画家园”,我却想到了经常光顾这里的书法大家韩键韩老爷子。
之所以想到了韩键先生,其一是因为曾看到过韩老先生曾被一个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年轻人骑车撞倒,韩老非但没让这位贫穷善良的孩子赔一分钱,还让他的家人帮着她找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后来又看到各大网站的报道,被韩老的高风亮节感动过,从此也就成了韩老的粉丝,也因此特别关注韩老在书画家园里的一言一行,关注韩老的书法。
虽然自己在书法上是个起步晚且懒散的人,很少能有作品上来晒一晒,但却是对别人的作品特别挑剔的人,个别作品的硬伤一眼便能看出,然而,却又不敢轻易评论。毕竟,现在各种大赛所选出来的作品,似乎过于讲究“点、线、面”,过于强调所谓的艺术性而忽略了文字特征,使得获奖作品更像是画而不是书。但如果拿画的标准来看,却又不是画。非书非画,就像人之非人非曽,纯为怪胎。所以,即使一幅作品存在一眼便能看出来的硬伤,却也难以作评——谁知道人家获没获大奖呢!如果我说人家的字不好,人家的字却获了奖,那别人不说我是老土,也会说我妒贤嫉能,满嘴跑火车。
欣赏韩老的书法则不同,因为韩老的书法中规中矩。虽然用笔老辣,却每幅作品都经历了精心布局,每一个字都写得一板一眼,不浮不躁、不疾不徐。从韩老的字中,你看不到韩老的年龄,只能感受到二王书风。但如果把韩老的年龄和韩老的书法联系起来再看,我却读到了一种音乐,一种我正在欣赏的埙声。乐声音色幽深、绵延不绝,有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
在书画家园,韩老就是乐器中的“埙”,老当益壮,却又发出苍老而青春的声音。这时候,我又想到小时候玩过的“吹咕嘟”,不亦如我辈哉!
其二:钟繇小楷的拙与趣
在第一次跟随阎麒羽老师学习小楷时,因为字帖上的字小如蝇头,对于已经开始花眼的我来说,练起来实在太累,便不自觉地放弃了。然而,小楷在书法中所处的地位却难以让人割舍。切莫说那些心静气宁的小楷作品被世人所喜爱,单说小楷在各种书法作品中的落款所显示出来的特殊魅力,也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小楷落款为整幅书法作品增添的色彩非其它书体所能比。尤其是一幅好的小楷落款作品,其落款往往会成为整幅作品的一部分,让人感觉不可或缺,少一字也不成。
正是因为小楷这些优点,促使我又一次临习起了小楷。
这次临写与以往不同的是,许老师专门给买了放大字帖《钟繇荐季直表》和《钟繇宣示表》,小楷字放大到比大楷还要大,临写也是用的大号毛笔。小楷变大楷,字的形在,灵魂也在,放大后字的细节更加直观,所以临写起来也倍感过瘾,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尤其是钟繇的小楷,既“古”且“活”,既“拙”且“趣”,这是小楷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什么书体,要写出“古”意,就必须往上追。小楷要追求古意,自然也就追到了楷书鼻祖钟繇的身上,其点画结体尚带些分书意味。除此之外,有人认为,汉字结构是否受到偏旁部首概念的影响也是有无古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说写小楷如果抛弃偏旁概念,反楷法而行之,也能加强字体的古拙趣味。而钟繇小楷,正是如此。由于钟繇生活在隶书普通使用的时代,写惯了隶书,因此,当他创新写楷书时,总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其中运用一些隶书的笔法与结体,使楷书质朴而显古意。在《宣示表》一帖中,我认为最能代表其古拙味的是带有“撇”的字,长长的撇画到了最后,向上带笔收笔,这是典型的隶书撇法。
“活”即自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作一些规律化的书写。钟繇的高人之处在于他在结体上并不刻意地过分追求,往往一任自然,因字立形,如《宣示表》中开始的“尚书宣示”四字,“尚”与“示”都写得扁方,而“书”与“宣”字却写得偏长;而《荐季直表》则更令书法家所推崇,古拙中透着趣味,像是每个字都透着生命,活脱脱摆在人们的面前,其章法力避“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有一种质朴自然之美。要谈“活”与“趣”,不妨看看《荐季直表》中的“剧”字。我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字的时候,立即想到了小时候看的儿童片,片头剧尾的文字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字,即“拙”且“趣”,又“古”又现代。《荐季直表》的整篇文字都是这样,“剧”字只是一个代表,它不但引我联想,让我玩味,更让我爱不释手,时常临写。
然而,越是古拙自然的书体越是难以临写,虽然从中也能找出它们的普遍规律,但因为其“活”,每个字的特点又非常鲜明,所以很难以一当十,很难像临写其它字体一样,临几个字就能熟悉全篇。所以有人认为,学写钟字,整体把握很重要,单从技法的角度切入,钟书并不难,但要“悟”其中清和简远的气韵,萧远恬然之雅气,绝非易事。
品钟繇之小楷,如品一首首优美的田园诗,伴和着疏朗、儒雅、静穆的情调,时常让人掩卷长思,追古赋今。在我的脑海里,钟繇的小楷更像是一首首童话,虽然简朴,却蕴涵着哲理。这就是艺术,这就是古人在不经意追求间形成的艺术,这就是现代人玩断肠子也难以逾越的书法艺术。
其三:寒食节读《寒食帖》
明天是清明,今天是寒食节。孩子下班后问妈妈:“寒食节,吃什么。”妈妈回答,寒食节与吃什么有什么关系?正在阳台上刻石头的我听到这番对话,哭笑不得。寒食节,这么肃穆的一个节日,一个竟然以为要和其它节日一样,改善伙食,一个则认为寒食节与吃什么没关系,就是清明前的一个过渡节日。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源于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旨在介子推死难之日全国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寒食节自然会想到《寒食帖》。《寒食帖》是宋朝大学士苏轼撰诗并书,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在45岁时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两首五言诗。书写这两首五言诗的时间大约是在翌年。其一:“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其二:“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苏轼的这两首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那时的惆怅孤独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写出来的。书法通篇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在书法史上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在此诗后跋题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道出了苏轼的《寒食帖》诗书俱佳的情况。
寒食节读《寒食帖》,除了让我想到华夏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祭祖传统,感叹这些优良传统在我这个流浪外乡家庭的不存之外,更感叹现在的书法。当代最知名的书法家,又有几个能与过去的书法家相比呢?历史上的每一位有名的书法大家,都是一位大学者,王羲之是这样,颜真卿是这样,苏轼、米芾、赵孟頫等都是这样,他们不但字写得好,文章写的也好,更有很多人通晓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是国学的集大成者。
书法的特定性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不能脱离传统,而现时流行的“展厅式”—— 利用拼贴、染色、做旧等形式无限追求形式技巧和感官上的冲击,而忽视了书写内容、脱离了传统的做法,与书法创作的规律相背离,却正在得到书法界的推崇和提倡。作为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书法作品的艺术性不能脱离“语言符号”而存在,所书作品只有遵循一定的法则才能称之为书法。而被个别人标榜的“书法无错字”,就是因为书作者对书的法理不够精通,造成所书之字在识别上的困难。大多数书作者虽然会写字,但“字外功”修养不够,出现错字也就成为必然,更别说自己作诗作文。
与古人相比,我们应该感到汗颜。
其四:写毛笔字的男人都帅
一次参加书画活动,旁边有两位老人,他们为了墙上的一件篆书作品争论了起来。起因大概是因为他们都看不懂篆书,却又有一位老人喜欢篆书那婀娜多姿的线条,另一位老人则因为篆书难识而认为篆书不好。争论到最后,他们把焦点转移到了这幅字的作者身上,其中有一位老人向另一位老人使了使眼色,说:“这幅字就是那个写毛笔字的帅小子写的!”
顺着老人的眼光望去,只见我的老师阎麒羽先生正襟危坐,正在现场挥毫书写。
我有意识地问:“这‘小子’怎么就帅了?”听我这样发问,不管是喜欢篆书的还是不喜欢篆书的,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有些动怒,其中不喜欢篆书的老人掷地有声:“写毛笔字的男人都帅!”
听了这话,我暗自生喜,因为自己也算是一个“写毛笔字”的人。
后来,这两位老人的话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武断,但细细品味,却又富有道理。
我的老师阎麒羽先生,中等个头,形体上说不上标准,说起话来甚至还有些许口吃,但在学生当中,他却是标准的帅哥。老师之帅,帅在内在,而非形体。他不但字写的好,文学素养功底深厚,且为人处事事事得体;无论是少儿书法班的学生,还是成人书法班的学生,也无论是比他年轻的还是年长的,不但书法上以他为师,做人上也以他为尺。
书法不但能陶冶人的性情,也能塑造人的品质。记得在刚刚学习书法的时候,仗着自己的一点才气,自视极高,把很多人和事不放在眼里,也看不起整日对着字帖描描画画的人。然而,自从被阎老师拉进书法这扇门,这些毛病就一点点离开了我。就连发誓不再戒的烟草,最终也戒掉了;除了在电脑上写作和工作,欣赏各种书法作品,与书画前辈交流之外,其它时间都改成了墨海临池;做人做事,也谦虚起来。笔墨在方寸间游走,在规范字体的同时,也修炼了人格。用句现在广告格式来说:“自从学习了书法,我比以前‘帅’多了!”
再看看身边的同学,“写毛笔字的男人都帅”这句话就更具有说服力。且不说那些一起研习书法的才女,单说这些能抛下世俗净下心来潜心临习书法的男人,哪个不是耐得住寂寞,吃得了寒窗之苦的血性男子!这些人里有大学里的教授和博士、硕士,有中小学里的教师和国家公务人员,有军队和地方离退休干部,也有事业有成的企业老板。论起来,每个人都是社会精英,而这些人却视成就为无物,毅然决然走进书法课堂,这本身就是一种过人的品质。只要是有眼光的人,就能在他们散发着书香的身上嗅闻到男人的帅气。
想到这些,我在不知不觉中拿起了毛笔,信手所书的竟然是:“写毛笔字的男人都帅!”
其五:与古人对话
每临帖,就象是一次次与古人对话,在临摹中揣摸古人的心情,思度古人写字时的模样。他们是不是也象我一样,坐在电脑前,浏览着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在网络上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对话?只有在寂寞或需要自己沉寂下来时,才拿起笔,对着先贤们留下来的碑拓或墨迹对临!
不会,当然不会。那时候还没有电脑,也没有电,古人获取信息的最好手段就是写信,用笔去写、用心去写,然后交给熟悉的人或驿使,传递给或近或远的另一个人,然后等呀、等呀,也许只等上几天,也许要等几个月,或许要等半年或几年,或许如石沉大海,永远收不到另一个人传递回来的信息。当这个人收到信息时,虽然信中的事儿已经成了历史,但这信息是宝贵的,也许值得欣赏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
正因为如此,古人一定是惜墨如金,用心去写。他们要让收信的另一方看到最好的自己、看到自己最好的字迹。虽然信的最后或许会注明“匆匆不及草书”之字样,那也一定是谦词;即使是古人写的很草,那字迹也遵章遵法,否则对方怎么去辩读呢?所以,过去的信札笔迹,都成了我们现在学习的法书,弥足珍贵。
世界上最好的行书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的心情下写出的,那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论是看《兰亭集序》的文字,还是看它的字迹,作者“信可乐也”的心情充溢在字里行间,观之令人娱悦。
颜鲁公一生坎坷,在他心情极度悲愤之下写出来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文稿虽然洋洋数百字,但字里行间透出的只有两个字“悲”和“愤”;而苏东坡在被贬黄州时写下的《寒食帖》,是在郁闷和凄凉的心境下写出的,其文、其书,无不透露出作者当时的悲凉情景,因此也成就了这天下第三行书。
与古人对话,就要与古人用心沟通,虽然不必刻意制造那种“寒窗孤灯”一样的环境,但却要知道古人孤灯寒窗时的心境,否则我们就不能体会什么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什么是“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如不知什么是公孙大娘舞剑,那就去看张旭的《古十四帖》、去看怀素的《自叙帖》,古人的狂草和公孙大娘舞剑一样,必带有激情和醉意,必然是意满志得之时的杰作。
每每看到那不急不躁的秦篆,就会想到古时妇女的裙摆,想象到秦汉时节女性的婀娜之姿;每每看到刻在摩崖或石碑上的汉隶,不是看到古代征战的辛苦,就是想到歌功颂德时的夸张;再看那雄浑的魏碑,你会想象北方人的强悍性格,会想到北方人强悍性格中那极尽张扬的棱角。
春日读帖,古人会告诉你春风的温暖;夏日读帖,古人会告诉你夏日的炙热;秋天读帖,古人会让你读出秋高气爽;冬日读帖,古人会让你感觉寒风凛凛。
时间是流淌的,而古人在碑帖中所留给我们的却是静止的。然而,当我们宁神静气,把时间留住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静止了的碑帖日读日新,直到读帖者有所感悟,生发出更新更美的文字,而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碑和帖,却仍未完成它们的使命!
其六:学书是高雅的事
学习书法,是件很枯燥的事情,也是件很高雅的事情。因为枯燥,所以高雅;因为高雅,所以枯燥。我这种推理,如果放在20年前,很难成立,但放在现在,就能站得住脚。
走在大街上,驻足观望,有多少人一边走路,一边不停地摆弄着手机!有的人甚至一只手骑着电动车,一只手还在发信息。如今的时代,不但是个快节奏的时代,同样也是个浮躁的时代。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很少有人不被社交网络所诱惑。在家,打开电脑;上街,打开手机;工作时间忙工作,不工作时间在交友圈儿里一忽悠忽啦啦大家驴行去。
如果在朋友当中谈论起书法,大多数人都能说出个一二来,认为书法是件高雅的事情,但如果号召大家学书法,一百个人里头难挑得出一两个来。
理由,忙!然而,又很少有人能回答出在忙些啥。
忙,其实就是浮躁的代名词。大家一天天在忙,又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大家的手机不停地响,又不知道一天天都说了些什么。
学习书法,即使是有很多余闲时间,如果不下十年苦功,难以说真正了解书法。而且是学习越深入得进去,越会感觉自己懂得的越少;书写的功夫越深,越能感觉到差距。
开始学习书法时,我自己都看不起书法,认为这是一种笨功夫;会拿毛笔了,就总想显摆显摆,写上几个字,就想放在网上,让大家去夸、去赞。而练过一段时间,再看过去的字,羞臊的赶紧撤下来。如今若干年过去了,写出来的字却越来越不敢示人了。不是现在的字不如以前,而是现在的心态变了。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浮躁。
学习书法苦燥,苦燥在大家都在浮躁的时候,你却要静下心来,像小学生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一遍不像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甚至一个字要临习上百遍;而这刚刚是理论上的入帖,好不容易临习象了,又到了出帖的时候,要从象变得不象,要把从别人那里拿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如果完全变成自己的还不行,这样就看不出师承来了。艺术讲流派,国学讲师承。有的人一辈子出不了帖,成了写字匠;有的人很快就出帖了,却看不出师承来,只能算急功近利,成不了大家;很少的几个人,一边临帖,一边艰难地从临帖中走出来,既有个人风格,又有古人意味,他们成了书法家。极个的别人既不想一辈子临帖,又想以书法出名,给自己帖上“丑书”甚至“性书”的标签,倒也似风一样吹皱过几缕湖水。
成年人学习书法,没有几个人是为名而学,因此才是高雅。笔墨在方寸间游走,人们在规范字体的同时修炼着人格。临习书法,首先要能静下心来,剔除性格中的急躁和浮气,心静才能身静,身静才能字静。等一个人的字能够静下来了,人自然也静下来了,这时候就要追求字动——生动、灵动、跃动,等字动了起来,人也完成了一次人格上的螺旋期。
到了创作的时候,就又讲究章法布局,这时候人不但是个书者,而且也要成为战略家,墨的浓淡、笔画的粗细、行笔的急缓,哪一点掌握不好,也出不了一个满意的作品。等书者自己感觉满意了,便完成了一次对自我的肯定;如果同样得到大家的肯定,书法和人格自然都上了一个台阶。
更为重要的是,书法不仅仅只是手上的功夫,等书法练习到一定程度,字外功便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时候不但逼迫书者去学习,在学习各种字体的同时也在拓展着字外的知识。学到篆书,必然要学到六书,要追朔汉字的起源和单个汉字的本意;学到草书,我们就会了解到公孙大娘舞剑,以及诗圣写给草圣的诗。
联想到这些,方才知道,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一个“雅”字这么简单了。
其七:字拙耐看 人憨值交
忘了是哪一天了,阎老师在书法群里发了一句话,大意是:写字要拙,做人要讷。这让我想起了清代大书法家傅山先生的“四宁四毋”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是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
对于书法之拙巧之辩,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自己毕竟还没有修炼到谈论拙巧的那一步;而对于做人,以苟活于世半载之躯,则可以啰嗦两句。至少对于我这个人来讲,喜欢结交实在的人,而不是巧言令色之辈。所谓的实在人,在生活中大多表现为“憨”或“愚”。这类人不善言辞,常以实际行动让人侧目,因而有了“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说法。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喜欢结交这样的人。
而作为个人修养,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也是“憨”和“愚”,即便是做不到这一点,至少可以管住自己的嘴,不该说的不要去说,宁愿滥在肚子里;不该做的不做,宁愿让眼前的蝇头小利白白失去。可能周围的人会说这人很傻,但一辈子走下来,却感觉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往往得到的比失去的还要多。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都不想让老实人吃亏。
在谈论书法的过程中,经常听到人们说:“写字如做人”。如果从这点意义上来论,就很能理解“宁拙毋巧”这句话的含义了。
其实,从我临习书法的经历,也在一步步理解这句话。
阎先生教学生入门的楷书是颜体,而大多数同学在学习颜体时都感觉颜字很丑,不但笔画不如欧体利落,“疙疙瘩瘩”,字的笔画亦呈外拓之状,使得颜楷显得“体胖”,不如欧体灵巧。而几年下来,接触的楷体多了,回过头来,却感觉还是颜体高古,富有拙趣,而且感觉过去越是瞧不上眼的“老颜”越是耐看,越是耐人寻味。
到了临习小楷,这种体会就更深刻。临习小楷,大多同学都喜欢唐人写经,认为这种写法灵巧飘逸,写出来灵动大方;而对于楷书的老祖宗钟繇的小楷尤其是《荐季直表》不感兴趣。然而,当大家临习的多了,再回过头来品评小楷,才知道钟繇小楷的高明之处。尤其是到了创作阶段,总感觉自己的小楷作品中缺少什么,但又找不出什么毛病。而看老师阎先生的小楷作品,虽然感觉每个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整体却透着一种精神。一遍两遍,找不到其中的差距,而揣摸的时间长了,突然发现,阎老师整幅作品中所透出来的精神,不是因为他每个字写得巧,也不是因为他的谋篇布局有多巧,而正是因为阎老师在个别字里加入了隶书的技巧,这种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巧”,而是“拙”,甚至在单个字中可以看成是“败笔”,然而,如果没有这种“拙”味,就没有整体作品的精气神。
关于巧拙之论,最早当见于《老子》,其中提到“大巧若拙”四个字。在老子看来,“拙”与“巧”是相对的一对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又是另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老子认为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的一样,人们只有顺应自然,在自然中使自己的追求获得实现,真正的大美就在自然中蕴育升华,如果人为地卖弄技巧,自以为聪明,甚至割裂自然,摧折素朴,都是与大巧背道而驰的。
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了一个寓言故事,叫东施效颦。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美的。因此常有一些姑娘模仿她。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但旁人看来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西施有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常常暗地里观察,看看西施到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就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躬背,却又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不堪,后人就把这个典故说成是《东施效颦》。
读完这个寓言,再想想傅山说的“宁丑毋媚”,便会对傅先生的“四宁四毋”更加理解。虽然到最后我也不敢对书法上的拙巧之论作出评判,但“字拙耐看,人憨值交”则是我在处事与学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深刻体会。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