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锥画沙”

6 已有 4989 次阅读   2016-11-09 17:44   标签style  朋友  画沙  海边  苹果 

前两天,朋友到海边吃饭,看到平坦的沙滩,偶然来了兴趣,随手捡起一根木棍,在沙地上画上一个心形,后来感觉画出的心形没有尖,便又在后面加上一条线,变成了苹果,并在苹果上写下自己的大号。当把图发给我,开始我还以为是一张宣纸,而宣纸上的线条真可谓“入木三分”。而细看,才知道这是沙。

朋友无意中在沙地上留下的大作,让我感动震惊。这不就是让很多书法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锥画沙”?

在我国古代,人们讨论事物喜欢用比喻,尤其是书法用笔,其比喻更是多种多样。现代人读来,常常云里雾里,依稀懂得点其中的含义,认真推论又不知道是什么含义。但因为这是书法造“法”之人所说的话,有些人即使弄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也要常常拿来标榜一下自己,说出其中一两个名词,似乎很有学问。更有学书之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用自己的理解去曲解古人,以为自己掌握了书法“诀窍”,常常拿自己的败笔示人,还自诩为这就是“万岁枯藤”、这就是“屋漏痕”,或这就是“锥画沙”。

我曾看过一位书法博士讲课的视频。他在讲到“锥画沙”时,说他研究“锥画沙”时,弄了一堆沙子做了很多实验,最终得出结论,认为“锥画沙”用笔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入木三分”,把推子深深地扎入沙中,而正好相反,应该是将锥子轻轻地在沙子上划,这样才能保证沙子不会隆起,让线条更有质感。如果用力下划,会让沙子溢出过多,从而影响线条质感。推及书法用笔,“锥画沙”应该是能够把笔提起的用笔方法。

想想这位博士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何况人家又做了很多实验!然而,如果仔细推论,这逻辑也有问题,因为古人只说了“锥画沙”,而没说“锥画沙”写出的线条应该是什么样。

网络查询,对“锥画沙”比较权威的解释,当属搜狗百科给出的定义:“书法术语。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以锥子划沙,起止无迹,具有‘藏锋’的效果,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形似‘中锋’,故用锥画沙以比喻书迹的圆浑。唐代褚遂良《论书》称:‘用笔当如锥画沙’。宋代黄庭坚称:‘如锥画沙……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相传褚遂良曾将此法传于陆彦远。《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载:‘(陆彦远)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

大概受陆彦远影响,很多书家为了找到“锥画沙”的感觉,跑到海边的沙滩,去书去写。下面这幅图,就是几个书家在海边留下的。从中,我们又能解读出什么?

    细看书时用力并不重,但两边的沙土还是溢出不少。用手或棍棒划地的感觉应该与用毛笔划纸的感觉大相径庭。而如果说看线画效果,似乎也看不出有多少可取之处。

古人曾说:作书“无意于佳乃佳”。如果把这句话套在这里,我认为朋友的那个苹果乃是无意于佳乃佳的“锥画沙”典范。从朋友在沙地上无意划出的效果,我们可以得出很多颠覆性的结论,其一,“锥画沙”未必就是讲的藏锋,因为在沙地上也能看出露锋的痕迹;其二,无论是否用力,沙地上划出的效果未必都会让两边的沙土凸起;其三,不同的沙质影响画出的效果。

重要的是,今天的人不要轻易被古人的话所“迷惑”,更不要不懂装懂。时代变了,各种物质条件发生了变化,古人很多描述性语言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发生了变化;彼时正确的东西放在今天未必就是正确的。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可循,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自己不断地临摹和体会,总结出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用笔方法。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