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点
分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1977
1976
1975
1974
1973
1972
1971
1970
1969
1968
1967
1966
1965
1964
1963
1962
1961
1960
1959
1958
1957
1956
1955
1954
1953
1952
1951
1950
1949
1948
1947
1946
1945
1944
1943
1942
1941
1940
1939
1938
1937
1936
1935
1934
1933
1932
1931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有一资讯
首页
帮助
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旭红的日志
旭红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
艺术杂谈
] 书园偶感
热
28
已有 5076 次阅读
2014-02-27 01:38
各位家园师友,既然是“家园”,就应该有【家】的感觉呀!既然进来的都是【家里人】还用那么多客套吗?应该不能都是夸奖呀,人无完人画无完画呀,不纠错如何进步?为什么几乎都不能实话实说?明明作品不好,甚至路子都错了,还“欣赏、杰作”之类直夸奖?那不是迷弄人害人吗?人家都往死路上走你还夸奖啊?没良心!虚伪!
俺晚上喝多了、废话了。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复制网址
分享
举报
路过
雷人
15
握手
5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
27
个评论)
回复
举报
墨文斋主
2014-02-27 09:10
建议很好,我也有同感!
回复
举报
张力恒
2014-02-27 09:42
支持
回复
举报
无名
2014-02-27 10:53
因为喜欢听真话的艺术家太少了,你若真心的评论,批判的越深刻,ta心里越不舒服,又少不得一番争论。艺德越低,作品越差,越是自负!
闻善则拜,闻过则喜,鲜有寡闻,如是所闻,德艺双馨,必是大家!
回复
举报
阿阳笔墨
2014-02-27 11:30
支持
回复
举报
嫣然
2014-02-27 11:50
无名
: 因为喜欢听真话的艺术家太少了,你若真心的评论,批判的越深刻,ta心里越不舒服,又少不得一番争论。艺德越低,作品越差,越是自负!
闻善则拜,闻过则喜,鲜有
闻过则喜,鲜有寡闻,如是所闻,德艺双馨。支持!
回复
举报
旭红
2014-02-27 11:55
无名
: 因为喜欢听真话的艺术家太少了,你若真心的评论,批判的越深刻,ta心里越不舒服,又少不得一番争论。艺德越低,作品越差,越是自负!
闻善则拜,闻过则喜,鲜有
我们论事不论人呀老师,不舒服的应该是作品它呀。
回复
举报
无名
2014-02-27 13:06
旭红
: 我们论事不论人呀老师,不舒服的应该是作品它呀。
老师可以这么理解,事实却不是这样。
道理三岁孩子都懂,却不是人人都在践行,孔子之所以为圣人,就在毕生践行其言其理,所以中国只有一个孔子。前无古人,至今,后无来者。
回复
举报
吉林王平
2014-02-27 13:37
不是废话 这是家园的现状 握手
回复
举报
一帆
2014-02-27 14:16
拜读,
回复
举报
赵振元
2014-02-27 15:50
说得好。支持!
回复
举报
陈建国
2014-02-27 18:12
闲云随意得自然,流水无心也高洁!讲真话者少,勇者无惧,支持!
回复
举报
墨缘斋主
2014-02-27 20:05
说得好。支持!
回复
举报
安如华书法
2014-02-27 21:44
评论作品含蓄客套,往往是对团结因素考虑较多;开门见山指出不足者,一般是注重家园的学术质量和声誉。凡是留言表态的,应该说动机都是好的,但所起的作用却很有不同。这两个方面,都有个“度”的把握问题。过度客套、过度严厉,都不可取。提高技艺水平、弘扬民族文化可能是这个家园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方法和效果还是要一起考虑的。
回复
举报
胡顺卿
2014-02-28 15:16
实话实说的第一家人
回复
举报
黄成峰
2014-02-28 19:17
拜读
回复
举报
董建维
2014-02-28 19:56
安如华书法
: 评论作品含蓄客套,往往是对团结因素考虑较多;开门见山指出不足者,一般是注重家园的学术质量和声誉。凡是留言表态的,应该说动机都是好的,但所起的作用却很有
赞同
回复
举报
毕占桂
2014-02-28 21:48
拜读 赞
回复
举报
谢泽辉
2014-02-28 22:16
同感
回复
举报
木父篆刻
2014-02-28 23:09
赞
回复
举报
两页书
2014-02-28 23:12
你说的很对。任何艺术都是在批评中提高的。可以前在这里见过一个帖子,似乎讲书法家修养的,意思就是只能互拍马屁但不能互相拍砖,有这样的帖子立在这里,谁还敢拍砖,拍别人砖就成没修养了。
回复
举报
赵志红
2014-02-28 23:36
老师评论的都很有道理,艺术作品不像算术题,有一定的公式或者答案,本身就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也就是俗话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也许咱们不入眼的,在别人眼里就是个不可多得的上品,褒贬不一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有就是,你好心提意见,人家未必接受,现在很多人的名头都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宇宙第一,你想,他都敢说第一了,你还有资格给他提意见吗?
回复
举报
赵丽君
2014-03-01 00:13
回复
举报
一敏
2014-03-01 15:34
角度层次不同,看法也就不同。本人赞同旭红的观点,也赞同赵志红老师的观点。所以既然是家园,就让它随心性吧!
回复
举报
韩健
2014-03-03 11:19
人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其艺术价值的高低与否,完全取决于欣赏者审美情趣的不同。同一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不变,只是由于欣赏者的改变而改变,有书画修养的欣赏者是一个层次,不谙书画的欣赏者则又是一个层次,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种嗜好和兴趣的不同,都受学识、修养、性情、环境、地位以及所处的时代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在“家园”网上看到自己喜爱的作品,那您就多看几眼,欣赏、享受、学习,吸收,或赞叹几句,对才入门者予以鼓励,对徘徊于书画门外,却自视很高者,不肖一顾而已,不能苛求参观者欣赏者对每幅作品都作出自己的感受和点评,家园完全是一个宽松的环境,对情趣相投者可相互深一些交流,对大相径庭者也不必较劲。
回复
举报
四官殿人
2014-03-03 21:13
回复
举报
无名
2014-03-04 13:45
韩健
:
人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其艺术价值的高低与否,完全取决于欣赏者审美情趣的不同。同一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不变,只是由于欣赏者的
同感,赞!
回复
举报
清静自正
2014-06-10 11:38
韩健
:
人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其艺术价值的高低与否,完全取决于欣赏者审美情趣的不同。同一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不变,只是由于欣赏者的
韩老师高见!
全部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心到自然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热门日志导读
大雅斋
:
白蕉的遗憾(附白蕉书法欣赏)
大雅斋
:
原创 小伙靠书法帮父母还清2000万巨债
丁香雨
:
原创 《沁园春·雪》发表之后,很多人作词唱和,获毛主席称赞的仅一人
阿阳笔墨
:
学画墨竹
辛琪香
:
原创 樱雪织梦——季利摄影作品欣赏
大雅斋
:
【岭南文史】近代岭南文化大家邓尔雅:在金石中寻根,于变革中传灯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闻善则拜,闻过则喜,鲜有寡闻,如是所闻,德艺双馨,必是大家!
闻善则拜,闻过则喜,鲜有
闻善则拜,闻过则喜,鲜有
道理三岁孩子都懂,却不是人人都在践行,孔子之所以为圣人,就在毕生践行其言其理,所以中国只有一个孔子。前无古人,至今,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