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家生平] 2012中华文化人物 书画家管峻

14 已有 7270 次阅读   2012-12-14 16:10   标签中国  中华文化  江苏省  滨海县 
刚看过冀老师《2012中华文化人物出炉 管峻成首位获奖书画家》报道后,总觉着意犹未尽,然后我上传些有关中国书法院管峻先生的书画故事以及图片以作补充,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应有的知识。
管峻,1964年生,滨海县界牌镇人。全国青联委员、江苏省青联常委、江苏省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
父亲的笔

  管峻出生于滨海县原界牌公社三坝大队。在他的记忆深处,这片土地永远盛开着遍地白色梨花和大片金黄油菜花,但美丽的梨花和油菜花却遮不住背后的贫穷与落后。同那个年代出生在农家的孩子一样,贫困和温馨伴随着管峻的童年,却不能泯灭一个农家子弟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境。管峻兄弟姐妹6人,大一点的都嫁娶了,最小的管峻留在母亲身边。母亲患有慢性病,病中的妈妈要求管峻坚持读书。从开始认字起,幼小的管峻就用破毛管蘸清水,在一块古砖(据说是村上私塾先生留下的古砖)上反复写字,每天要写上一个小时。10岁时管峻就知道找来毛泽东诗词手迹本,在夜晚的油灯下描摹。窗外的藤萝在月明的夜里投影在农家低矮茅舍的窗纸上,它久久牵引着管峻好奇的目光,成为他对绘画线条最初的感悟。他常常去废黄河滩边割草,爱躺在沙滩上仰望着啼叫的子规和一行行在头顶飞过的雁群,此时的管峻就想探问那些大雁要去的远方在哪里。他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沙滩上画了一只小船,船上飘着彩旗,大雁在天空盘旋。在深夜的梦乡,他梦见自己划着小船跟大雁同行,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爱做梦的管峻从此经常对着沙滩画房子、画树木、画飞鸟。父亲在世的时候,他盼着在拖拉机站上班的父亲经常回家,这样,就能借来父亲常挂在胸前的一支“光荣牌”钢笔,在自己捡来的香烟壳上尽情地写画。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为父亲每个礼拜才能回家一次。管峻12岁那年,父亲一病不起,临终前将这支钢笔留给了他。在接过钢笔那一瞬间,管峻心里默默地告诉父亲,一定要用这支世界上最好使用的笔,书写出最好的字,描绘出最好的画。于是,他将沙滩的画慢慢搬移到纸上,有空闲就练,虽然不得章法,但由于日久历练,颇有画家为家、画鸟得鸟之感。此后,“小小卖画郎”的名气在当地越叫越响。凭着书画方面的天赋,管峻又从大队、公社的宣传标语、电影海报中挣得了工分,使自己从小学读到了高中。
“草根”历练

  一株刚刚生长出的嫩芽,离不开独具匠心的点拨,离不开广收博取的浸润。管峻的艺术之旅,随着他不断迈出的坚实脚步,变得日趋清晰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13岁,字写得有板有眼的管峻开始给生产大队写标语:“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谁也不会想到,这些政治标语催发了一个农村孩子对书法的终身追求与热爱。当时,村上每家每户的墙上,几乎都留下了这个孩子用石灰水书写的笔迹。直到上高中,整个公社的所有宣传标语都归管峻写。积极为公社写标语,除了可以享受把剩余的墨汁带回家、可以搜集到当时旧报纸这些优惠外,他还深藏着一个隐秘的改变命运的愿望——公社文化站长许诺他毕业后可以到文化站工作。

  在管峻14岁时,他到县城参加了全县中学生书法比赛。这次难得的机会,使他有幸认识了著名书法家李敦甫先生。他提出了拜师的请求。敦甫先生见管峻聪颖文气,对他的习作又欣赏有加,认定他是可造就的苗子,遂将他收为学生。从此,在敦甫先生的耐心点拨下,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徐渭、王铎等书法大家与管峻“朝夕相处”了。
1983年,管峻中学毕业后一心想进当时公社文化站工作而未果。此时,他心灰意冷,对文化站工作的愿望破灭了,但并没有失去继续奋斗的决心。不久,他开始自己画画上街去卖。他临摹老虎、仙鹤,还有毛主席像这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象,到县城新华书店旁边出售。一个小孩摆摊,引来不少围观的人。有一天,管峻卖画引来一个颇具“官样”的人。他说:这是你画的?管峻说:是的。他问:你画得这样好,想不想工作?管峻听说有工作干,当然很高兴。第二天一早,他跑了30多里地到了一个制镜厂。他的工作就是在镜子上画喜鹊登梅、丹凤朝阳、荷花鸳鸯这些吉利图案。忙了两个月,厂长也不提工钱。于是,管峻向厂长申请说母亲身体不好,能不能先借个5块钱。打个借条拿到5块钱后,管峻一刻也未停留,到县城把钱全部换成食品回去看望母亲。这5元钱,是管峻在这家厂里拿到的唯一工资。

  管峻又回到县城摆地摊写春联。正是年关将近,他人虽小,又是现场写春联,春联却越卖越火,最后写的不够卖。但春节毕竟很短,几天的红火过后,他继续帮公社、单位写招牌、标语、出黑板报。后来他又帮县影剧院画海报。他画的《少林寺》海报,足有一面墙那么大。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当兵的季节到了,管峻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武警战士,在太湖中的西山岛开始了军旅生活。在苏州这座充盈着浓厚艺术氛围的历史文化名城里,管峻又有幸认识了被著名作家三毛称为“姑苏美人”的大书家瓦翁先生。瓦翁先生的博学儒雅深深地影响着管峻。通过瓦翁先生的悉心教导,管峻领略了秦汉人的凝重,魏晋人的高雅,宋元人的秀逸,明清人的淋漓,他尽情地在艺术的长河里徜徉,贪婪地吮吸着书画艺术的精气
     1987年秋天,管峻如愿踏进我省最高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的门槛,跟随黄惇、徐利明两位艺术大师进修书法。1988年秋,他顺利考入该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并深得著名书画家陈大羽先生指点。高等学府系统的教学,畅通的信息,使管峻置身于当代书画界的前沿。他似一块海绵,深汲传统,转益多师,汲取着艺术海洋里众多元素。他博览,他勤思,他痴迷,他惊叹,深感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恢弘高远。他只顾日复一日,与古人共赏世象,同自然交流情感,从众多的古圣贤中找寻合适自己的艺术语言。他的目光犀利,触觉敏锐。潜心的研磨,使他的技艺日臻完善,“不分南北,不主一家,大胆融合,独辟蹊径”的治学思想又使他的风头日渐强劲,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貌。他的一系列具有强烈召唤力量的作品,屡屡在国内书画艺术大赛中展出并获得大奖。后来,管峻从南艺毕业分配到省武警总队宣传处,再转业到省国画院,他完成了从军人到专业书画家的嬗变。
当今书坛,真、草、隶、篆无所不精之人并不多见,而管峻却各有所长,堪称一绝。管峻临帖也写碑,走的是广摄博取的路子。楷书是他的看家本领,也是观赏他其它作品的切入口。他从楷书入手,作品笔法精到,轻松率意,从中也看到钟繇、王羲之、唐人写经及文征明的影子。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