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你的书法如何?
准确地说,这里的画家应该单指画中国画的画家
画中国画却写不好中国字(当然也就题不好款)俨然变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几乎所有八十岁以下的画家的通病。许多被媒体册封为“大师”级的“著名”画家——若严格按中国画的传统标准衡量,这些“大师”恐怕都要降格成为中国画的“工艺大师”。然而悲哀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似乎并未意识或不屑以为书法对国画的重要性(最多口头承认),甚至美院的国画教育居然亦视书法为国画的陪衬,于是为了藏拙,无奈穷款“横飞”、满构图“泛滥”……偏偏又有好事者扯出什么“新文入画”的旗帜倡导“创新”,但见画面上鬼书俚句累累,俗韵“飘香”,文气全无。难怪它立马招致书法界人士的批评:“凡擅长书法的跑去画画,所画的必然有传统文人画的气息,即使有些人的造型能力逊于专职画家也罢。反过来,自诩是“新文人画”的专家若书法不到位,怎么画它的品位与气息都距离甚远。其实道理很简单:绘画要臻上乘,笔触自然要有变化和难度,而书法的要义,恰恰在于用笔的丰富,以书法的用笔施之于画,岂有不增辉之理。” (见石开《一只五彩的蜥蜴》)
只有死路一条。书画同源——“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画家,书法不恐怖,恐怖的是你拒绝书法的姿态
南方画家普遍比北方画家画好的——个关键因素是书法稍胜一筹。“笔墨等于零”,是只有写“烂”字的画家方敢说得出口的“非书法”观点,吴昌硕、齐白石不会说,潘天寿、陆俨少也不会说。“零”派画家不知书法是国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画的“肾”,所以中田画的真正大师级的人物绝不会从“零”派中产生。可以断言,书法的好坏决定着中国画的品格,未来国画大师的角逐一方面看画技的出彩,另一方面则靠书技的比拼。观照现实,那些书法较优的画家画的画往往更灵性、更生动,水平提升速度也更快,而书法低劣的画家则举步维艰甚或全面倒退。援书入画到援画入书,对于一个中国画家来说不宜仅停滞于一种理想。书法绘画史证明,越是往后,画家充实书坛变革力量的倾向就越显著。国画的一半是书法。“一条简单的线便是一种象征客观事物的平面符号,而线条一经建构在平面上,自然就形成了一种造型符号。书法是线的结构,它具有的表现力首先是平面的,不能产生以三维画面反映客体的乱真之感。观赏者凭借某些极其重要的特征去猜测这个客体的过程中所培养起来的,是阅读和理解象征性符号的能力,而不是观赏和理解栩栩如生的图像的能力。书写类型的符号,是可以去阅读却不能直接理解、需要思辩地理解的图像,它构成了中国画的最重要特征,而书法的象征性符号即是中国画特有的基本绘画模式。”(见林江《书法是中国画的绘画模式》)
当下的时代,正酝酿着千载难逢的契机。变革中国画,若以“抛弃”书法为代价,显然只有死路一条。书画同源——“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画家,书法不恐怖,恐怖的是你拒绝书法的姿态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