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心得] 书法临摹的方向和方法

17 已有 2539 次阅读   2014-05-19 09:30   标签color  style 
小编推荐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我认为首先要从篆书开始学习、临摹,然后到隶书、楷书、最后到行草,因为这都是文字(书体)的发展顺序,由易到难;临摹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法的,即是临摹,任何人概莫能外。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以下是些临摹的技巧希望可以帮到你。   
        通常说来,初学临帖当以模拟准确、分毫不差为上,在这一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力求能娴熟地掌握各种技巧。每一本字帖,都凝聚着古人毕生心血,包含着无比丰富的艺术内涵,轻视它是不合理的。如果连毛笔划线的技巧还没有掌握,就要傲然自得地卑视古人,以为亦步亦趋地跟着古人跑没出息,其实是在与自己开玩笑。有这种思想的人切须引起注意。这一阶段的临帖应以临帖为主。学习者的眼和手,与帖上的墨迹之间,由于初次接触,会产生一个不小的差距,难以把握帖中的艺术精粹,这就需要强迫自己去适应帖书的风格。从教学实践上看,早期的这个学习阶段在时间上不宜拖得太长,要提高效率,在字帖临摹的表面或边缘部位反复游移,对以后的学习并不会有多大好处。摹帖是个极好的高效率的方法,尽快地掌握字帖风格的最基本方法,它可以帮助把握进一步深入所必须的技巧。这就叫取得进攻的出发点。第一个目的达到后,就应该扔掉拐杖了。

      
第二阶段是临帖——“对临对临是一般的技巧训练,通过自己的书写实践,要掌握基本的用笔、字的结构特点以及章法上的特点,做到如此就算是达到了本阶段的要求。如果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加以指导,则两年左右的训练时间(每天练习大约一至二个小时),绰绰有余了。当然,成年人所需时间与少年人不同,因为理解能力不一样,但一个小学生,只要能按要求学,至多三年也可以达到目标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单元是临摹过程中最艰难的单元:从摹到临,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个质的转变。
       
第三个阶段,则是背临。常常有人为临书与自书的距离太大而苦恼。确实,从临书到自书,又是一个质的转变,如果没有过渡,我以为是很难适应的。以我的经验,过渡层次就是背临。临摹时,总有自我与帖之间的心理距离,我是主,帖是客,背临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心理距离,使主客相融,物我化一。学颜体的要出手即颜,学欧体者要出手皆欧,能做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帖的风格技巧。当然,要做到主客相融,在背临时就不但要注意帖的技巧,更应考虑到气韵、格调、趣味、神采等。同时,背临的更大意义还在于锻炼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要尽力做到惟妙惟肖。
       
第四个阶段是意临;有了上述基本功,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书法世界,基于此,不应在一本帖上逗留,要想办法开拓视野,在不同风格,技巧的各家帖中寻找契机。意临,就是临者对帖的揣摩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而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这的一点应考虑到与自己个性和习惯、基本风格相吻合。吴昌硕临石鼓、何绍基临兰亭,距离甚大,但却在某一点上与原帖精神契合,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意临时,切忌面面俱到,要着眼于一点。为什么和如何来选择这一,就要学习者对自己正确估价了。这种选择,常常可以看出学习者的修养来。意临也可以称为博取众长,但要注意,意临不是无法临象,如果连帖的基本临摹技巧尚未掌握就自诩是意临,那是没有好处的。
        
除了意临这一较高级的学习阶段之外,在其它几个阶段中,还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介绍书法理论时应以技法研习为主,不必过早地介绍一些近玄的理论,什么不似之似” “取其神韵”“法于自然” “无所师承,这些理论必须在特定的角度去理解才有意义.初学者看到这些口号,懵懂为之,反而造成思想混乱,不知适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还是要分清学习的阶段性,初临帖时,应强调技巧为主。 帖不仅要临,重要的还在读,学书善悟,即从读帖中领悟,有些古人优秀的法帖,不一定去临,只要认真阅读,反复体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韵味,便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读帖犹同古人对话,交朋友,达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读帖从一点一画入手,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的妙处。通过阅读,眼观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总之帖临一本,书观百家。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读帖胜于临帖。有些碑帖,我们不一定去临,但一定要阅读,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味道,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才能奔汇腕底,充实于纸面,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入于眼,融于心,出于手,心手相应,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总结对书法临帖学习的肤浅之谈,但愿能给好友们有所启迪。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