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心得] 孙其峰画语录——感人至深 澄澈肺腑(1)

11 已有 5426 次阅读   2014-12-17 14:25   标签normal  爱好者  style  财富  绘画 
小编推荐

 

八十多年的绘画艺术结晶——《孙其峰画语录》弥足珍贵。这是孙先生送给世人珍贵的礼物,也是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这无论对功成名就的画家,或者仅仅是钟情书画艺术的爱好者,抑或用时髦的话来说,是孙先生的“粉丝”,都值得认真阅读,潜心钻研,深刻领悟……这里字字珠玑、句句至理名言,把深奥的艺术理论说得浅近、直白,对当今的书画艺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都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座右铭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知足”,是对待生活我已经很知足了。要求不高,能吃饱就行了,也不想穿什么好衣裳、坐什么车都行。


“知不足”,是自己自律吧,审视自己不足的,不管是绘画技法也好、思想认识也好、待人接物也好,都有不足。


再一个“不知足”,是指对治学的心理状态,就是对好多书像欠了账似的,看过的还想再看看。


舍弃台阶才傻呢


艺术是一座高不可测的险峰。献身艺术的人都应该是甘于寂寞的苦行者。但有的人既有志于国画艺术,又漠视传统,这就糊涂了。传统是前人不断探索中给后人铺设的台阶,你舍弃石阶,自以为是地去冒险爬那个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那才傻呢。


舍弃石阶,难登险峰;拾阶而上,何乐不为?传统博大精深,你继承了多少,台阶就有多高。继承得越多,离艺术的险峰就越近,就越省力气。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怕聪明人算不过账来。


尊重地基


传统和创新是艺术创作中的一对矛盾,有生命力的艺术品都是传统和创新的统一体。我想,离开传统的艺术是无根之木,没有创新的艺术是不流之水。传统好像是地基,新房子盖好了它也看不见了,买房子的也没有谁去买它,但是你可少不了它,而且楼盖得越高,地基就更要打得厚实点,不然新楼也要倒的。不尊重传统不对,而尊重传统的人,过了度,无原则地崇拜传统,用继承传统代替创新,认为是传统就都是好的,这也不对。


我们写字画画的,谁都有写得不好画得不好的,我就亲眼看到黄胄画画,两笔三笔不满意,一下子就撕了。据说齐白石向来不撕画,一张画总能画完,我可没看见。像齐白石不撕画也好,黄胄撕画也好,不管是谁画画都有好有不好。那些年代久远又有争论的东西,现在只能看看好坏,好的你就继承,不好的你就丢掉,传统多了肯定要有选择地继承。

新旧与好坏


“新”这个概念十分重要,新的跟旧的是一对矛盾,以前没有的现在有了就是“新”。艺术追求“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体现,这是肯定的。但是艺术不是光要你“新”,还要你好。今天你创造了好的它要,如果明天你创造了坏的,它是不要的。“新”跟好坏是两个概念,新的有好有坏,旧的也有好有坏,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新的都会变成旧的。无论新与旧只要它是好的,即使时过境迁了,它还是可以发射出光芒的。


“新”的概念应该包括它是新的也是好的,如果它是不好的,在艺术上就站不住脚。它是新的,但是特别不好,谁见了就恶心,这能站住脚吗?所以新的必须是好的。要是新和好两个字不能同时都要,那么,我觉得你要那个好的别要那个新的。


所有新的东西都要变成旧的,所有好的可不会转化成坏的。即便好的标准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好坏还是有区别的。好坏的标准虽然不是永恒的,但总是有的。王羲之《兰亭序》问世多少年,也有极少数人出来反对,但是这些人还是站不住脚的。


技术不等于艺术


中国画不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应该看重它的艺术性而不是技术性。画面虽然离不开技术,但是用技术性的东西来等同艺术性是不对的。技术性的东西解决不了艺术创作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大家在品读一张画的时候,要多看其中艺术家的修养与艺术感觉,而不能简单地由技术性的东西去推论一张画的好坏。这是尤其值得注意的。


中国画像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当然也需要变革,因为时代在变化,“笔墨当随时代”。但是,中国画的变革应该是一种渐变,它不会出现西方那种与现代主义有关的颠覆性变革。但是每个时代对于艺术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每个时代对于“大师”的概念也会不一样,你要是把齐白石的作品拿到宋朝去,那时的人也会接受不了。


仙鹤为什么上了松树


有一位鸟类专家说,,仙鹤是生活在沼泽地的,历代国画家往往把仙鹤画在松树上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我以为,当自然真实与艺术规律发生矛盾时,画家们往往服从艺术规律。例如,小说里有猪八戒、孙悟空,你在生活里哪能找到这样的人物?但人们都认可,因为这是典型的艺术形象。历代画家们习惯把仙鹤画在松树上,表达延年益寿的寓意。这与汉字的造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仙鹤与松树的结合也是一种会意。汉字与国画的相通由此可见一斑。过去有个老艺人画仙鹤,往往画得并不完全符合解剖,但姿态却很美,颇可参考。


自然科学的一套,在他那个领域,可能得100分,生搬硬套到艺术领域,尤其是国画领域可能只能得0分了。


存钱与取款


国画讲究“师造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写生,要出去画速写,这就好比是到银行存钱,到创作时就好比是取款。平时不存钱,不积累,到紧要关节时只能干瞪眼,即使勉强画出来,也必然十分苍白。失血的东西总是难有生命力的。我今年已经90岁,之所以还能画,还能出作品,没别的,就是因为当年舍得存钱,舍得坚持不断地存钱。没有当年的写生的功底,没有当年速写的锤炼,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那就连赊账的地方都没有了。


喝牛奶不会长犄角


艺术需要适当夸张。京剧里的脸谱就是夸张的,你在现实生活中哪里找这样的一张脸呢?但也要有个“档”(哲学上叫做“度”)。打个比方,喝牛奶不限量,作用只是强身健体,不能长出犄角来,成了怪物,那就要不得了。驴子的耳朵可以适当画长一点,但你如果画得短了,那就成了另外一种动物——骡子了。


下笔快好还是慢好


可染先生多次跟我谈到行笔过快是画家大忌,是江湖气。我作为他的老学生,不敢苟同。我认为作画的好怀(水平的高低),与用笔的快慢没有关系。用笔慢的固然不乏大家,如黄宾虹、齐白石……用笔快的大家也不少,如任伯年、傅抱石、胡佩衡、萧谦中等。可染先生是属于用笔慢的一路,他反对行笔过快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不是理论家。画家总有自己的“偏见”,而这种偏见正是画家自己的特殊风格的指导思想,不足为怪。


为了吃饭与为了取乐


可染先生认为必须把与文人画同时存在的那些“作家画”与匠人画一起比较看才能说清楚。文人画作者是文人(不像现在有的新文人画的作者,自己并无半点学问)这是不用辩解的。文人当然有学问,有修养。对比看一下那画,“行活”(即匠人画)的匠人(俗称花匠)却是没有什么修养,甚至是文盲。文人作画是为了取乐,如同下棋、钓鱼一样;匠人则不然,他们画画是为了吃饭。文人们画画为了消遣,是乐于干,匠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干,岂可同日而语?在文人与匠人之外还有一批画画的专业画家(如以画为生的一大批专业画家、皇家的宫廷供奉画家),这些人也是以画为业的,他们与文人不同的是技术熟练(多方面修养不如文人),以画为主。这三种人之间的界限除匠人与文人界限清晰外,文人与那些专业画家有时不太好分。


巧与拙


“拙”和“巧”虽然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但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里,二者却是既矛盾又统一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巧拙互用”。“巧”的作品,往往失之于小巧玲珑的小家气,如果参之以“拙”,那么就可取得“巧而不小(小家气)”的效果。“拙”的作品,如果一味地用“拙”,恐怕也很难成为艺术。因此在“拙”的作品里也必然结合着巧的成分。如上面说过的齐白石大师的凝重、浑拙的墨笔中雏鸡里的泼墨法,巧妙地表达出了小鸡的毛茸茸的质感,谁又能说这不是巧呢?


到底应如何理解“拙”呢?从书法上(包括绘画的用笔)看,那就是所谓“生”;从绘画上看,那就是所谓“不似之似”或“似与不似之间”的“不似”的一面。“生”,不是真正的生,是熟后的“生”,是用来防止“油”、“滑”、“庸俗”的生。这个“生”就是“拙”字的同义语。绘画上的“不似之似”的“不似”一面,只是一种手段,最后是要似的——也就是“神似”。这里所说的“不似”,在很多情况下正是这个“拙”字。由此可见,在艺术创作上,人们不满足于熟,熟了还要返“生”;不满足似,似了还要“不似”,也不满足于巧,在巧之外还要求“拙”。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