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神赋》原为曹植所撰, 王献之曾以小楷写过此文,流传到南宋时,已经残缺不全,只有十三行保存下来。 赵孟頫所临即这十三行,但他临写《洛神赋》乃是在王献之十三行的基础上写其全文,又能写的通篇一致,风神峻拔。可以明显的看出,其师法于二王却又自成风格。 其书作风流飘逸,无论是用笔,用墨、还是行款、布白,尽
-
宋元丰六年(1083)四月九日,杭州南山僧官守一法师到龙井寿圣院辩才住所方圆庵拜会辩才,二人讲经说法,谈古论经,十分投机。为此,守一写了《龙井山方圆庵记》一文,以示纪念。此碑由米芾书。原石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刻。书法腴润秀逸,乃米芾"集古字"时期佳作,多从集王圣教出,颇
-
孙过庭,生于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年?)卒于长年三年( 703 年?),名虔礼字过庭,工书,尤以草书擅名,作《书谱》,字、文并茂,文既为书论名作,字也是学之法帖,初学者从此入手,字既多,更窥得墨趣笔致。本人曾以王羲之《十七帖》和此《书谱》为初学草书的范本,每临总感意趣未尽,难得其真谛。现将我
-
临赵孟頫书《洛神赋》 2011.6.18 赵孟頫书曹植撰《洛神赋》其用笔、用墨、行款、布白,尽得二王之妙,又自成风格,其书作风流飘逸,连笔酣畅温润,结体宽博缜密,风貌婉媚遒丽,使人感到轻松、优雅、恬静、清秀。每欣赏此帖令人心旷神怡,可间接体悟二王之笔法、笔意,每临
-
《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为唐李邕撰文并书。李邕,唐玄宗时封为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擅长真、行、草、隶、篆各种书体,其中尤以行、草书造诣最深,书法出右军,能得其精髓,更新笔力,独创一格。阳冰称其“书中仙手”,风格劲挺雄秀,骨力超人。《麓山寺碑》是他行楷书代表作品
-
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书于元仁宗延祐三年( 1316 年),是融合二王、李邕而又出以劲肆之作。在题跋中,王鸣盛说;『此册笔法遒健。』铁保说:“是卷胎息大令,而兼北海之恣纵, 一洗平生流媚之习,真人书俱老之境。”石韫玉也说:“笔势若龙若驪,如快马入阵,纵横莫当。”我常欣赏临习此帖,受益匪浅。现
-
《兴福寺半截碑》为唐代兴福寺僧人大雅等集晋王羲之行书所刊碑刻。此碑又称《吴文碑》或《镇国大将军吴文碑》。 721 年(开元九年)立于长安,徐思忠等刻字,菩提像一铺为居士张爱造。因出土时仅存下半截,故称 “ 半截碑 ” ,久弃置西安城南城隍庙中。明万历间,王尧惠见之,语郡守移至西安泮宫,始显扬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