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春节民俗与国学之间的神奇密码

2 已有 1696 次阅读   2018-02-27 07:51
(听历史)春节民俗与国学之间的神奇密码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过年,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早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根深蒂固,绵延不绝,韵味无穷。而这些风俗习惯,其实与中华文明传承了几千年的国学紧密相连。今天,李涵就来跟您聊一聊,春节民俗与国学之间的神奇密码。

在说春节与国学之间的神秘联系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新年的习俗之最。

最早的“春节” ——相传我国原始社会就有“祭腊”一说,夏朝建立后,这一习俗就被固定和流传下来了。最早记载春节的书籍《尔雅》中说:“夏曰岁,商曰祭祀,周曰年。”

最早的“门贴”——春联古称“门贴”、“桃符”,是刻在桃木板上“灭灾降福”的咒语。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据《宋史·蜀世家》记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十国时(公元946年),后蜀国国王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至宋,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但春联其时仍称为“桃符”。

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规矩。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为上首,左手方为下首。贴春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横批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贴春联的时间从腊月二十四,扫完房屋,直到大年三十夜里12点之前这段时间都可以。

最早的“福”字——传说始于周朝姜尚,我们俗称为姜子牙或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百姓过年贴“福”字,以驱赶穷神,寓意“福到我家”。

最早的“倒福”字——始于慈禧。当时过年时,慈禧太后有给大臣赐福的习惯。一年赐福时,恭亲王的福晋(夫人)把赐给的“福”字拿倒了,这可是杀头之罪呀。太监李蓮英忙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赐福,福真的到(倒)了。”慈禧一听高兴极了,连说“福到了,福到了”,从此,“福”字倒贴就在民间流传起来。

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春节过年时,长辈会将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寓意着孩子能平平安安,健康度过新的一年。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当时也叫厌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唐朝也有关于压岁钱的记载,古籍《开元天宝轶事》记载:嫔妃们过年,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为了助兴,宫廷金库就拨些钱给她们,名为“压岁”。后来,这一习俗由宫廷流传到了民间。

压岁钱代表的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祝福。现在,压岁钱其实分两种,一种是长辈给孩子的是“压岁钱”,是为了压住邪恶;另一种是晚辈送予长辈的,这是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为了压住年岁。压岁钱在数目上也有讲究,要以元为单位,元寓意圆圆满满,不能给零头。

最早的“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民间年画从早期对自然和神祇的崇拜,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和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其中,门神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题材。

东汉的蔡一在《独断》中记载说,汉代民间已开始在门上贴“神荼”和“郁垒”神像。到宋代逐渐演变为木板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门神分文武两种,文门神多为“天官赐福”,武门神多为秦叔宝(又名秦琼)与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两位盛唐名将。贴门神也有讲究,一般在大门口贴的是武门神,进入院子后,在外屋的门上贴的就是文门神。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一般都会贴上一对门童,对开的年画,如刘海戏蟾等。

过年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炮竹,来逐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人们仍然沿用“爆竹”的叫法。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后来又叫“鞭炮”。

到了明清两代,爆竹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再限于大年初一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

现代,人们习惯在大年三十关门吃年夜饭之前放炮,这俗称“闭门炮”,这一挂一定是红色小炮,满地彩虹,然后关上大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饮酒谈笑。到了晚上12点,再放第二挂炮,这时要放金色的(牛皮纸)炮仗,意为满地金银。第一挂爆竹辞旧,第二挂爆竹迎新。

新年首次开门,往往又要放一挂爆竹,叫做“开门炮”,放3枚叫“连中三元”,放4枚叫“福、禄、寿、禧”,放6枚叫“六六大顺”,放一串百枚小鞭炮叫做“百子爆”,让炸碎的鞭炮纸屑覆盖自家门前,又见“满地金银”。

刚才跟您分享了,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欢度春节时,约定俗成的一些“规矩”和习惯。那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流传至今的春节民俗,与传统的国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指世界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周易》把“变”作为宇宙的普遍规律,其变化而产生阴阳,根据阴阳建立六十四卦,在众多复杂多变的事物中,提出“天地人”的重要概念。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把“天”“地”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气力,而不是西方意义的“神”。

民俗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岁时节令,而春节民俗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祭祀。腊月二十四“送灶”,为了怕灶神到天上去说出人间的过失,所以就用糖粘住灶神爷的牙齿,具有戏谑的“贿赂神明”的意思。还有腊月二十五俗谓诸佛下降,要扫屋尘,称为“除残”或者“掸尘”,还要祭祀祖先。就是一年到头,将天神地 、列祖列宗请到人间,天地人沟通汇集、协调合作,共同对付邪祟一类不好的事物,维护人间的幸福安康。这些活动,构成春节仪式最重要的内容。

我们还可以从“贴春联”的习俗来思考。可别小看了这一夜之间贴遍千家万户门面的一副副对联。小小对联连接着整个世界,上下两联以配阴阳,虚实对应以配乾坤,举偶对仗,概括天地宇宙,囊括古今人生。小小春联,富贵之家可以锦上添花,贫苦人家顿时蓬荜生辉,普天之下,皆大欢喜。

其实,这些习俗形式,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具有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与西方民族的一些节日形成对照的是,西方民族的节日大抵与人事有关,而起源于农耕文明的我国春节,则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

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存在这样的悖论:一方面,几乎历来的思想家与学者,都强调风俗的变革,要“移风易俗”;另一方面,每当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传播,一种新的社会景象或社会风俗风行时,也总有人痛心疾首“世风日下”。变与不变,成了中国国学传统中长久的纠葛。其实,国学经典的《周易》就是在说变化,“易”的本义就是变,哪能不变呢?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无休止地运动与变化之中。

《周易》是一本谈变易的书,同时又谈通,故而谓“通变”。“化而裁之为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变是流通的,通是在变化的万物中包含的永恒、相对不变的因素。《周易》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予以说明:“变通莫大于四时”,四季更替,草木枯荣,一切都在变;但是终则有始,始则有终,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又是不变。这是一种无往不复的通变观。推之于人伦,也复如是,国学传统也讲究变,但更注重在不变中求变。《周易》被置于六经之首,就是要从变易中找出不变的道理。

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尚书大传》中写到:“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意思是说:这一天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任何事物的开端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可以引发哲学家的无穷遐想。“开端”的意义给予世俗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一种总结过去,期盼、规划和开辟未来时段的当口和节点。春节的全部传统意义,都是围绕着新生活的开端。

这可以从春节燃放鞭炮的早期含义来理解。现在坊间对于过年燃放鞭炮的解释,是用爆竹之声响赶走怪兽恶鬼,就是驱邪赶祟;另一说是“迎神”,例如年初一欢迎灶神的归来。不论是“赶鬼”还是“迎神”,这两种说法都只是传说而已,而且比较容易为世人所接受;其深层的意蕴在许多创世神话中有强烈的表达,只是不为人们所直接认识而已。鞭炮的形状、声响和结果都与混沌神话一致,在宇宙起源的神话中,类似于鸡蛋这样一个封闭体的混沌被打破,天地由此开辟。而竹筒和鞭炮就像混沌一样具有封闭形状;竹筒被烧而炸裂,鞭炮被炸而粉碎,青烟上升而为空气,其他较重物体落而在地,也仿佛混沌初开、天地分离的瞬间。开天辟地,当然是开端的最高象征,燃放鞭炮确实具有实际的象征意义,否则它怎么成为过年开门的第一件事呢!

燃放鞭炮还被人们引入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新人婚礼、新店开张、建房仪式等也燃放鞭炮,这些都是由春节燃放鞭炮引申而来的,都是用放鞭炮象征新事物的诞生。

我们再看从南北朝时期就有的“贴画鸡”习俗,《北齐书·魏收传》引南朝董勋《答问礼俗》中写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有人说主要是“鸡”与“吉”同音,此解释过于简单。其实,在古代神话中有鸡是“重明鸟”的说法,远古尧帝时友邦上贡一种重明鸟,能吓退妖魔鬼怪,因为重明鸟样子像鸡,鸡在古代又是“五德之禽”。以后人们就逐步画鸡贴在门上,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金鸡报晓,它守夜而不失时,结束黑暗,迎来光明,也具有开端意义。春节象征着宇宙开辟,万物生长,一切都获得了新生命。这种意义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可惜随着神话的逐渐消失,春节的这一层象征“万物初生”的意义也逐渐被人淡忘了。

春节除旧布新的开端意义,在于可以给当代人通过一种年底清理的方式,在新的一年,有新的开始,它给顺利的人更多的梦想,也给许多不顺利的人以希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描绘了中国人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所撰写的《帝京岁时纪胜》记道:“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曰新禧纳福。”这清人“新禧纳福”四字颇值得仔细回味。“福”是什么?就是讲究平衡与和谐,既要通过辛勤努力得到你没有的,又要珍惜现在已经拥有的。

福寿康宁”,是符合人性的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它的内涵相当丰富,超越了地域与时空,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人们的追求和奋斗的终极价值,具有广泛的心理认同基础。

与“纳福”紧紧相随的,是“趋吉避凶”的观念。相互拜年时的一句祝福语,哪怕是简单的“新年快乐”四个字,过年中的种种“口彩”,都反映着一种心理企盼。这就是谋求吉祥、平安、顺遂和成功,避免凶祸、灾难、疾疫和失败。它是怎么也不能归为迷信一类的。“趋吉避凶”,是民俗文化中所有事项的核心价值观念,因为它是符合人性的需要而产生的。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趋吉避凶”就是先民们一种基本的诉求。人们看到,造物主用自然物和自然力给天下民众带来福祉,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会使人们受苦,洪水、瘟疫、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肆虐,对人们的危害极其严重。当人们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后,社会力量的压迫有时比大自然的侵扰还要可怕。在那种社会条件下,在小生产汪洋大海的国度,老百姓就是风浪中风雨飘摇的一叶孤舟,既无力依靠自身力量取得自然和社会的恩赐,也无力挣脱这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压力,怎么办呢?那就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热烈地追求“新春纳福”,小心翼翼地“趋吉避凶”,这就是春节民俗中纳福文化存在的根由。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