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吴休诗书画观摩展暨座谈会发言 (之五)

13 已有 6628 次阅读   2015-09-20 07:33   标签background  normal  座谈会  color  style 
小编推荐

【评论】吴休诗书画观摩展暨座谈会发言 (之五)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山水画家付家宝:很多画家的名利心都是很重的,通过绘画这个敲门砖求得名利,吴休先生不是。吴休先生是真正的一个画家,名利之心对他来说很淡很淡,你通过他的绘画就看出他的心是非常平静的。所以他就能画出那样的作品来,亭台楼阁,园林那种景致画的那么细致,虽然画很小,他画进去了。吴休先生的画我最欣赏。


  吴休先生除了诗书画以外,他的文章也写的非常好。而且他非常注重去培养后人,给年轻人写文章,扶持年轻人,本人也受过他的扶持,在《北京晚报》名家专栏里给我写了一整版评我的文章。吴休先生身上有很多长处,他为人正气,心态平和,对艺术的虔诚都是值得我学习的。谢谢!


  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画家、中国花鸟画家杨瑞芬:吴老退休之后淡泊名利,潜心创作出一些精品。尤其突出的是那些表现水的题材,如山泉、瀑布等作品细致精微。可以看出吴老对自然界的观察非常深入,富于诗意又充分写实,既严谨也饱含浓郁的情感。《泉声》这幅画我很喜欢,墨线变化丰富,节奏感很好,流淌的清水缓急有韵,好似一首诗词美句,又如一曲悠扬琴乐,这种灵动优美打动了我。所谓生命永无止境,川流不息,也在这幅画中体现出来了。


  中国山水画家、北京画院画家刘德舟吴休先生的山水画具有崭新的风格面貌。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崇尚徐悲鸿先生主张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创作方向,吴休先生以悲鸿、可染先生为榜样,道法自然,在现实中,自然中体验,感悟,寻求美,发现美,经过多年刻苦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方法与特色。虽然创作方向与二位先贤一致。则方法不同。吴休先生不赞同“笔笔皆有出处”以某种固定的用笔模式为标准而排斥其他。主张:笔墨应遵重美的客观规律,并非要遵循某种现存的具体模式。他的大作气势磅礴。笔苍墨润。表现了祖国山川高昂浑魄的精神。《苏》《龙门涧》《生生不息》《幽怀谁与共》等,吴先生注意观察阳光影射山石,水光山色的光采美色,并夸张地表现了这些景观,在他的作品中基本不露线的痕迹。我们看黄宾虹的作品。优势是用有节奏的线组织表现山的浑厚,吴先生则是用有节奏的面来塑造山势。以不同层次的面反复叠加。也是一种摸糊的线,这种表现方法使观者感到神秘深远的意境。这是他的作品特色重要的地方。以这种方法的表现,同先贤作品同样表现了山川沉稳厚重。水之深静雅润的气韵。


  蒋兆和先生的人物画是以素描为基础,深入充分地表现,改良了充实了发展了人物画,影响极大,这是尽精微致广大,改良中国人物画十分重要的旗帜。吴休先生则在中国山水画的这一领域中,避开传统程式化继承模式,采取同蒋兆和同样的创作思想,去攻取山水画创作的高峰,深入探索这一领域,创作出一批精微,深入,浑厚的作品,我认为这些作品值得研究发展,会对中国山水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吴休:我就说一点,咱们这个学术研讨会,意义不在我身上,主要是针对现在美术界的缺少学术研究,缺少批评这样一种风气。主要是要它的学术性,因为现在都在谈市场,谈哪个画家出名了,哪个画家又拍了多少钱,咱们今天没有谈这个,就谈艺术。我觉得,这是难得的。吴休诗书画院领导们的高明之处,就是有这个眼光,有这个社会责任感,才会想出这么一个题目,当然也要感谢咱们院外的人集思广益,搞了这么一个活动。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但是不要太夸张,我在有生之年还要继续努力。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