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23周年!
看看美国这些杰出的总体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我们大概就知道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了!——水木然
1、艾森豪威尔:“毛泽东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恐吓、威胁对他没有用。”毛主席第二次出访莫斯科时同赫鲁晓夫发生过关于核战争的辩论。针对赫鲁晓夫惊恐核战争爆发的恐美情绪,毛主席讲话:“原子弹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看他也是纸老虎,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因素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原子弹也是靠人去掌握的打核战争肯定要死不少人,即便那样我们还是能最后赢得战争。”赫鲁晓夫吃惊地半张着嘴巴,没有听懂毛主席的话。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却听懂了,他叹息说:“原子弹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而不是飞出去之后。毛泽东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恐吓、威胁对他没有用。”
2、肯尼迪:“调查不够不决策,条件不备不行动。”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夫妇回国。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接见了李宗仁夫妇和程思远。在交谈中程思远说,美国总统肯尼迪生前办公桌上总摆着一部《毛泽东选集》,看来他是要研究中国。一位国民党朋友介绍,肯尼迪也用毛泽东思想办事,尼迪把毛泽东思想概括成两句话:“调查不够不决策,条件不备不行动。”
3、尼克松:流泪赞扬毛主席“高瞻远瞩”,“毛主席是充满思想活力的伟人,无论人们对毛有怎样的看法,谁也否认不了他是一位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完全献身的和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他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的诗人”,“历史学家将会对他的事业和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影响作出估价。毫无疑问,他只争朝夕地为了他所看到的前景和他那样强烈信仰的原则而努力。”
4、福特:“毛主席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对历史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中国的国界”,“在任何时代成为历史伟人的是很少的,毛主席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著作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对历史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中国的国界”,“美国人不会忘记,正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同美国一起采取行动结束了一代人的敌对情绪,在我们两国关系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和比较积极的时代。”
5、卡特:一生之中最佩服的人就是毛泽东。他在中美座谈会开场白中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34周年的日子,这位从湖南走出来的智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全世界。”
6、克林顿:“毛泽东无愧于世界级领袖,毛泽东热在中国内部乃至国外不降反升现象,更令人不可思议,美国人应当研究他的思想精髓。”克林顿写道:“毛泽东说「若想了解梨子真滋味,就必须亲口尝尝」,这句话真让我欣赏。”
7、小布什:“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位置是无法取代的。”他在耶鲁大学研讨会向众人发问:“大家知道世界上哪本书发行量最大?看的人最多?”众人摸不着头脑,片刻宁静后布什从笔记本下抽出《毛泽东选集》向众人展示说:“就是这本书——《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位置是无法取代的,大家都知道我父亲70年代当过驻华大使,深深感受到中国人对毛泽东的崇敬和爱戴,他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并还在继续影响着现在中国青年一代。
这本书是我父亲当年从中国带回来的,已经收藏了几十年。”小布什继续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和伟人,一个没有英雄和伟人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我们美国的青年不仅要知道华盛顿和林肯,也应该知道毛泽东。我的父亲曾经跟我说,中国青年对于我们的华盛顿和林肯都非常了解,甚至超过我们的青年,英雄和伟人是没有国界的。”
8、奥巴马:是毛主席的粉丝。奥巴马执政百天演说引用毛泽东的话,称“只是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并在白宫的圣诞树上挂出毛主席像。奥巴马高度赞扬毛泽东的内政外交:“什么是外交?外交就是内政,这两者绝不是两码事,不是。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国民要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这种愿望是民主主义的根本。在这同时,大政方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民众的政治责任感的强弱,也就在相应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外交的强弱。在这个意义上,外交难道不就是内政吗?曾有毛泽东这样的政治家,是好是坏历史会有说法。毛泽东作为一位没怎么出过国的政治家,他在中国获得了压倒性支持后,在外交领域他使中国在世界上存在感变得非常卓着。曾经有一段时期,毛泽东毫不畏惧与我们美国对峙并一路走来。可见执政党在自己的国内获得毫不含糊的支持,国民以天下为己任,在某些场合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国家的未来,不惜付出些许代价,一个国家有了这样的力量,外交才会有根本的力量。国之力在民,民之力是外交之力、是外交最基本的原理。这是我对毛泽东的外交感触最深的地方。”
延伸阅读:毛泽东的雄才大略谁可匹敌!?
一、人类最杰出的军事家
若谈军事,世界史上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就算孙子、吴子、成吉思汗也只能为其提鞋。
他没上过一天军事院校,他只有中专的文化水平,却能带兵打下江山;他没看过《孙子兵法》,却指挥了4次反蒋介石的围剿并取得完胜;他以区区4万人和日本斗了8年,终于“缚住苍龙”把倭寇赶回了老家;他以100万军队对国民党800万,仅仅三年就斗倒蒋介石,取得了全国的解放;在国门之外的朝鲜半岛,他以1国对16国,大败美英法联军,由此,世界华人才真正昂起头来。
二、超级经济大师
毛泽东主席接手的新中国,可谓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他仅用了20年时间,就让中国走完了西方200年的工业化里程;仅用20年,他就为中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与国防工业体系。他圆寂时,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已居世界第三,直逼世界第二的西德。他圆寂时,国库里留下了粮食5000亿斤 (78至80年让全国人民吃了3年陈米,原来‘包产到户大丰收’是陈米堆起来的假象);金库里留下了黄金600吨。
没有毛主席时代打下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外交基础、国防基础,我们拿什么发展经济啊?
三、政治巨人中的巨人
毛主席的历史地位是大浪淘沙淘出来的。周总理曾对薄一波说,“一波呀,毛主席下决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弃权,但不要轻易表示反对。在历史上,有几次,我曾认为主席的决策不对,表示反对,但过一段时间都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以后我就谨慎了,不轻易表示反对了。但后来又有一次,我确信主席错了,我坚决反对,但在以后的实践却又证明是主席对的。”
外国人特里尔有个著名不等式:“毛泽东>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他的政治粉丝,可谓世界第一。
他在书房中接见美国总统,他在游泳池边接见赫鲁晓夫。在那红火的年代,日本首相、英国女皇、法国总统、德国总理......潮水般地涌进他的书屋争相朝拜,许多国家元首没能受到接见,回去的路上一直泪流满面......
而他的圆寂,更是惊天动地:在他逝世后的10天里,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向中国政府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中国使馆吊唁,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联合国下半旗速度之快,更是史无前例。全国人民都悲痛哭泣,与对待自己已故的上人没有两样。
四、杰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毛主席是杰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毛主席有句著名的话:“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周总理说:“在我们党内,只有毛主席,才能斗倒蒋介石。只有毛主席,才是美国和苏联畏惧的强大对手。”叶剑英同学也说:“只有毛主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解难有术,能把我们这些人聚拢起来,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干掉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五、中国古诗词第一人
他的诗词,王者之作,气势恢宏,李白杜甫也望尘莫及。是如来和菩萨的境界。
六、狂草书法第一人
他的书法,气吞宇内,大气磅礴,不拘一格,自成一家,中国狂草第一人。
七、伟大的历史学家
毛主席看历史不是看白话文,而是看线装的、不带断句的古文版本,仅从这点就足以看出他古文功底之深厚。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
毛主席对中国古代帝王的评价慧眼独具,毛主席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独具一格的见解,至少1840年以来的历史如何认识就是主席一人的划分,是当之无愧的历史学家。
如果毛主席在北京大学任教,可称得上是超一流的历史教授,无人可比。仅就这一点,毛主席足以成为至此以后五千年之内中国历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八、伟大的哲学家
毛主席继承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恰到好处,不温不火———这一点,是我党其他领导人做不到的(其他人不是左就是右)。
毛主席的每部作品(比如<矛盾论>、<实践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十大关系>),甚至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一点,也是我党其他领导人做不到的。
九、伟大的预言家
当他还是个小青年时,曾预言:“中日之间20年内必有一战!”果不其然:不多不少20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响起了,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八年抗战拉开了序幕;
他曾预言:“20年后,法国人将有一番大大的头痛”果然,不多不少二十年后,法国人民遇到了大麻烦。希特勒为了羞辱法国,特别指定在 1918年德国投降的同一地点的同一节火车车厢里让法国签字投降。
他曾预言:“日本与德国将会危祸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次加以印证。
他曾预言:“中国的抗战要打七八年。”不多不少,真的打了8年。
他曾预言:“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1978 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将基本粒子命为“毛粒子”(maons)。
他曾预言:“还是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而历史也将证明,在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上,他的选择是对的。 水木然认为: 如果毛泽东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他老人家肯定欣慰无比,因为中国正在互联网的催促之下,衍生出了共享经济、多边经济、自由职业兴起等各种经济形式,企业在解体,个体在崛起。中国未来一定还会回到他设定的社会框架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