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毛泽东怒杀延安巨贪肖玉璧,他曾是身负87处伤的战斗英雄

9 已有 2099 次阅读   2018-03-17 06:50

 

毛泽东稍微停顿了一下,又深深地吸了两口香烟,问道:“你还记得1937 年的黄克功案吧?”

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开赴山西等抗日前线,边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此时军政人员并没有减少,因为全国各地的青年来到边区,加上留守边区的军队和各种军政人员,边区群众的负担非常沉重。

 

在这种背景下,边区内部的政府工作人员贪污腐败又呈现蔓延之势。贪污腐败严重影响着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抗战期间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考验。开创陕甘宁边区廉洁政府是团结民心、共御外辱、推进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政治保证。

 

在国民党军和日寇双重围困的陕甘宁边区,为了树民风、正民心、立正气,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惩治了一批贪污腐败分子,即便是对红军英雄和历史功臣也一视同仁。1940年惩治贪污犯肖玉璧案,就是当时的典型案例之一。

 

 

毛泽东两次探望负伤的战斗英雄

 

1940 年9 月13 日,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毛泽东,带着着警卫员去延安中央医院看望负伤的干部和战士。毛泽东走进最北面的一孔窑洞时,见到了久病缠身、骨瘦如柴、气若游丝的战斗英雄肖玉璧。毛泽东关切地询问医生:“这位老战士患的是什么病,能治好吗?”

 

医生指着肖玉璧肚子上的伤疤说:他其实没有什么大病,是由于几处贯穿伤没处理好,造成消化功能弱化,再加上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致使身体非常虚弱。毛泽东又问:“真是营养这么缺乏?”医生如实回答:“达到了难以维持生命的地步。要想治好,只要吃一个月好饭就行了。”经介绍,毛泽东知道了肖玉璧是一个身体80 多处伤、劳苦功高的战斗英雄。

 

肖玉璧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马家村,他从小给地主家放马,饱受剥削。1933 年4 月,他加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大队清涧支队。肖玉璧在作战中勇敢无畏,每次都冲杀在前,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次,为牵制国民党军队对陕南红军主力的进攻,陕甘游击大队奉命攻打一座县城。城墙上的敌人用几十挺机枪和长枪短炮,一齐向下扫射,战士们几次攻城均遭失败,伤亡惨重。这时,肖玉璧大声喊道:“火力掩护我!”说完,跳出战壕,抓起四捆手榴弹便向城门冲去。随着巨大爆炸声,城门被炸开。而肖玉璧也被爆炸气浪掀翻到城门口数丈之外,浑身是血,侥幸的是捡回了一条命。

 

不久,肖玉璧担任了支队长。在另一次战斗中,肖玉璧率队拼死冲杀,以少胜多,而他的腹部却连中数刀,肠子都从腹部流出,元气大伤。

 

直到1935 年冬天,他的伤才慢慢好起来。此后,肖玉璧先后任清涧县四区第一苏维埃主席、盐池税务分局局长。因不怕吃苦,成绩突出,1939 年底他被调回延安,任陕甘宁边区贸易局主管贸易的副局长。多年的战斗,肖玉壁身上有87 处伤口,加上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身体彻底垮掉了。1940 年秋,他不得不住进了延安中央医院。

 

1940 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封锁,边区物资严重匮乏,广大干部战士食不果腹、衣不御寒,生活很苦,连毛泽东主席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身体也十分消瘦。为保证毛泽东身体健康,中央特批给他每天半斤牛奶,凭证领取。可是毛泽东将自己的待遇分给了身体状况虚弱的肖玉壁。走出医院窑洞时,毛泽东特别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把中央配发给他的每天半斤牛奶的取奶证送来,由院方负责取奶让肖玉璧饮用。

 

半个月后,毛泽东再次走进医院,专程看望了这位给他留下极深印象的肖玉璧。这时早已苏醒过来的肖玉璧,如此近距离见到毛主席,激动得要挣扎着坐起来,可身上仍虚弱得没有丁点力气。毛泽东见状急步向前,轻轻摁住了他,示意让他别动。毛泽东询问了肖玉璧的身体恢复情况,嘱咐医院的同志一定要照顾好肖玉璧的生活。

 

 

居功自傲的他堕落为腐败分子

 

毛泽东的两次探望成为肖玉璧的政治资本,这为他今后的骄傲自大、腐化堕落,埋下了伏笔。出院后,肖玉璧立即要求工作,组织上安排他到家乡清涧县任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担任局长,便于家人照顾他的生活。但是肖玉璧却满腹怨言,他认为自己这样一个立下赫赫战功、富有地方工作经验、毛主席都特殊关照的革命功臣,去当一个小小的税务分局局长,是大材小用。

 

面对肖玉璧的质问,组织部门的解释是,担心他的身体承受不住更繁重的工作。肖玉璧听后,大为不满,拍着胸脯说:“我这身体当年四捆手榴弹都没能把他炸烂,七八把剌刀都没被捅翻,如今又不是上战场厮杀,怎么承受不了?”

 

坚持己见的肖玉璧直接去找毛泽东,他让毛泽东看他为革命而落下的满身伤疤时,毛泽东告诉他:要服从组织分配。肖玉璧见毛泽东也这样说,只好去当这个小小的税官。到了新单位后,肖玉璧依旧是牢骚满腹,在工作中消极被动,他和同志们之间的关系也不融洽。

 

这年冬天的一个傍晚,肖玉璧刚从张家畔回到他在马家村途中,遇到了他儿时的张姓玩伴儿.张的弟弟在国民党军队任职,他这几年一直往国民党统治区跑,弄一些边区紧缺的物资过来,挣了不少钱。

 

肖玉璧在贸易局时几次到国统区换油换粮,还是他帮的忙。姓张的笑着对肖玉璧说,他从从外面搞来一批土布,想卖给边区,让肖玉璧给下边的人打声招呼。在他的软磨下,肖玉璧照办。半月之后,这人给肖玉璧送来100 块大洋的酬金。刚开始,肖玉璧不收。后来,肖玉璧心想,人家做生意都已富得流油了,而自己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是穷光蛋一个。最终,还还收下了这些不义之财。此后,肖玉璧一发而不可收拾,在贪腐的深渊里越陷越深。

 

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克扣公款,并投资与姓张的合伙做生意,甚至把根据地奇缺的粮、油卖给国民党军队。另外,肖玉璧利欲熏心,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前后两次挪用公款给靖边县国民党军退伍军官常崇耀,并为其招募士兵。

 

1939 年1 月间,肖玉璧贪污、暗扣公款的行为被边区财政厅发觉。感觉风声不对的肖玉璧仓皇逃往盐池,企图从那里穿过长城逃往蒙古。肖玉璧潜逃了几个月,在盐池被抓。后经查实,肖玉璧担任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期间,共贪污公款达3050 块大洋。肖玉璧逃跑时,携公款250 元、税票18张等。当时,陕甘宁边区一般工作人员每月的津贴为1 元到15 元,肖玉璧贪污3050 元就相当于一般工作人员2000 多月、160 多年的津贴收入。成为轰动陕甘宁边区的一起大贪污案。

 

 

肖玉璧写信给毛泽东求免死

 

肖玉璧案发后,民愤极大。当时正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大力倡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之成为“全国政治上最进步的区域”。后来,毛泽东进一步具体指出:“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违纪贪污行为处分相当严厉,党在各边区成立的抗日民主政权,都将厉行廉政、严惩贪污腐化作为施政的核心内容之一。

 

1938 年8 月15 日,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府颁布施行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惩治贪污条例(草案)》,对贪污行为有严格的界定,并根据贪污行为的轻重,施以相应的处罚。《条例》第二条规定,有下列十种行为之一者,以贪污论罪即:克扣或截留应行发给或缴纳之财物者;买卖公用物品从中舞弊者;盗窃侵吞公有财物者;强占强征或强募财物者;意在图利贩运违禁或漏税物品者;擅移公款作为私人营利者;违法收募税捐者;仿造或虚报收支账目者;勒索敲诈,收受贿赂者;为私人利益而浪费公有之财物者。《条例》第三条规定:贪污1000 元以上者,处以死刑;贪污500 元以上者,处以5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死刑;贪污500 元以下者处以5 年以下有期徒刑;贪污100 元以上300 元以下者,处1 年以上至3 年以下之有期徒刑;贪污100 元以下者,处1 年以上之有期徒刑或苦役。

 

肖玉璧却抱有侥幸心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即便是贪污几个钱,像我这种对革命有大功之人,大不了不让继续干革命,共产党毛主席还不致于会杀我的头!”可悲的是肖玉璧误判了当时边区的形势,低估了共产党反腐的决心。最终,他以身试法。

 

经审理,边区高等法院于1941 年2 月30 日判决如下:肖玉璧身为边区公务人员,不能尽职责,廉洁奉公,累计克扣公款达3050 元,并企图携带款项和税票潜逃,叛变革命。依据《陕甘宁边区政府惩治贪污条例(草案)》第二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八项和第三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处被告人肖玉璧死刑。

 

肖玉璧得知对自己的判决后,大吵大闹:“不就贪污几千块钱吗,就判我死刑,太重了!我要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肯定不知道情况,他要知道了,肯定不会让我死的!”

 

 

毛泽东支持法院死刑判决

 

毛泽东历来对腐败恨之入骨。此前,他曾毫不手软秉公处理过轰动西北的“黄克功案”。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知道肖玉璧和毛泽东的特殊关系,就把把肖玉璧写给毛泽东的求情信转交给他。

 

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站在窗口望着窗外,深深地吸了口烟,转头问林伯渠:“肖玉璧贪污了多少钱?”

 

林伯渠回答:“3000多元。”毛泽东又问:“他的态度怎样?”

 

林伯渠说:“他在信中求您看在他过去作战有功的情分上,让他上前线,战死在战场上。”毛泽东又问林伯渠:“你们的态度呢?”

 

林伯渠说:“据我们统计,目前干部队伍贪污腐化犯罪率达5%,这股歪风非刹住不可。不过,最后究竟怎样处置肖玉璧,边区政府和西北局都想听听您的意见,所以,我特地来请示。”

 

毛泽东稍微停顿了一下,又深深地吸了两口香烟,问道:“你还记得1937 年的黄克功案吧?”

 

“忘不了。”林伯渠说。

 

毛泽东将手中的烟蒂在烟灰缸中狠狠地一摁,斩钉截铁地说:“和那次一样,我完全拥护法院的判决!”

 

毛泽东提到的黄克功,从小参军,身经百战,曾担任红军旅长。1937 年9 月5日,年仅26 岁的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为恋人陕北公学女生刘茜提出分手,他在强行逼婚不成的情况下,竟然开枪打死了刘茜。此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刚刚成立,这一起凶杀案轰动西北,国民党方面也借此大肆炒作。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进行了审理,判处黄克功死刑,并上报中央裁定。“黄克功案”的阴影刚刚在边区消散,“肖玉璧案”又轰动西北。

 

1941 年底,肖玉璧被执行枪决,这在解放区内外引起更大反响。广大群众称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真正保障人民民主,厉行法制的先进地区”。

 

1942年1 月5 日的《解放日报》就此发表评论:“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有一个‘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

 

(来源:《党史纵横》  有删节  本文编辑:陈琼珂    邮箱:jiefangribao@126.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责任编辑:陈琼珂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