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迎春的作品能折射出诗的光芒,是借由诗的光束照进内心的舞台。她的每一幅画都是一首无言的诗,或婉转、或清幽、或唯美。都在表达她生活中的所感和所悟。她常常从普通的题材中挖掘深刻的含义,故作品多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常常折射出她丰富的生活体验、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思考。她不仅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又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某些表现形式,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其深刻的洞察力、高度的概括力和逆向思维的构思,其博观约取、举重若轻的风骨风怀,吸引了无数的鉴赏者、爱好者和收藏者。
《今夜相思》,1986年,96*88cm,曾迎春
境界书画网:您的花鸟作品鸟兽占很大的比重,您常把鸟禽放到大自然中去描绘,可以说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有机结合,这个过程您是经过了怎样的探索和刻苦的钻研,才能将他们结合的这么自然?
曾迎春:将花鸟画放到自然环境中去表达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状态。我每次出去采风写生我总是会把我觉得很入画的一面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那种客观的场景总是能激发我想表达的欲望,再加上我主观艺术修养的提炼,就展现出这种似乎和自然有机结合的作品,表现多了慢慢就形成一种倾向、一种风格。我的花鸟作品常用环境色来营造让人联想的基本意境,追求情景交融,用大自然中的景物巧妙结合来抒发人的内心世界,有人说我的画:“缠绵悱恻中有伤逝的惆怅与感怀,像一首无言的诗”。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借物来表达人的情感。
境界书画网:您的画是借由诗的光束照进内心的舞台,其画如诗,您是怎样做到让画有诗的意境的?
曾迎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我最初搞创作时候内心的一种向往,主观上的一种追求,我希望我的每一幅画都有想法、有意境,有内涵,且唯美。比如说我的作品《一帘幽梦》主题是荷花,雨幕中摇曳的荷花莲蓬花瓣和花蕊零落,荷叶下藏着一对鸳鸯。我画这幅画时不禁想起了唐朝诗人郑谷的《荷叶》中的一句“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的盖鸳鸯”和欧阳修的《渔家傲·荷叶田田青照水》“……昨夜萧萧疏雨坠。悉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这都是这幅画里的诗意。
《一帘幽梦》,2005年,180*96cm,曾迎春
我画《霜打五更梦红颜》体验生活时。一天清晨,我们路过一户农家,目光越过院墙,忽然,我发现那家窗前几丛茂盛的墨绿枝叶托着胭脂般的花朵,很美。大门紧锁,因都是乡亲,我们竟是翻墙进院,近距离观赏研究,几簇整株都是斜卧着的,墨绿的叶低垂,胭脂色的花也是垂着头,都是稍有些蔫。但是非常有韵味,大势很好,比盛开时的艳俗不知要动人多少倍。原来她们是昨夜里遭霜打了的,今天或明天的阳光、很快就会使他们彻底枯萎,凋零。我太怜爱、太痛惜他们了,那种凄美让我难以忘怀。晚上我一直想着那花,那花的美艳和花的一生深深的牵引着我,于是轻吟:“一楼墨绿托胭脂,风擎日吻月不眠。净待晓露重出浴,霜打五更梦红颜。”有声的诗已经凸现,无声的画当然也就不会远了。这诗情画意是我的主观联想,也就是我赋予给作品的灵魂,在具体创作中一切不择手段的技法都要为这个核心服务。
境界书画网:您的作品《几度风雨》中描绘了破土而出的嫩芽和打碎的瓷器,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您能跟我们讲讲这幅画灵感的来源和表达的寓意吗?
曾迎春:《几度风雨》的灵感来源,是我小时候在东北乡下玩耍时常常看到的场景,大东北的初春乍暖还寒的季节积雪还未完全融化,最先钻出皲裂土地的就是这个墨绿色的嫩芽,它的生命力如此顽强,让我幼小的心灵悸动,童年的这种深刻记忆不能忘怀。在我成为专业画家后我又想起那个场景觉得是很好的创作素材,我觉得它特别入画,而又特别有内涵。于是我专程再次回去完善细节,在具体创作时,我又在画面加上散落在田野中的瓷片,(这也是生活中的真实)把我记忆和当下感悟到的结合在一起,用柔弱的生命和坚硬的瓷器对比。坚硬的瓷片都破碎了,柔弱的嫩芽却在破土而出,在画面处理上,嫩芽、皲裂的土地、瓷片、光和影我把这多种元素放在一起相互对比相互衬托,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很少有人这样表现,我的逆向思维将别人没有发现的表现出来更能打动人。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觉得眼睛是由心灵支配的,如果我们修养不够即使眼睛看到了也会视而不见,内心没有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就发现不了美的存在。也可以说画如其人,其实每个画家都是在通过作品来展现着自己。
《几度风雨》,1989年,66*80cm,曾迎春
曾迎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美术创作研究院专业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副秘书长,泰中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长城画院理事,同泽画院副院长,北京华夏名流画院副院长。
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有获奖和被收藏。多次在国内外多家美术馆、艺术馆等地举办个展、联展。国内外多家广播电视、专业报刊杂志均对曾迎春的艺术有专题报道和介绍。出版有《当代名家曾迎春画集》,《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有潜力的画家》等画集多部。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