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她在路上…… ——评司玲女士的国画牡丹

10 已有 3855 次阅读   2015-11-09 10:15   标签color 
她在路上…… ——评司玲女士的国画牡丹
    作者:张忠贤    来源:司玲 官方网站

《辞 海》中有牡丹的记载:毛茛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又称木芍药、洛阳花、鹿韭等。花大而多变,色彩艳丽,富丽堂皇,被誉为花中之王。南北朝 时始栽供观赏,至隋已成奇花,唐时牡丹为皇宫珍品,开元年间长安栽培很盛,北宋时牡丹栽培中心自长安移至洛阳,号称"洛阳牡丹甲天下"。传说唐女皇武则天 亲昧牡丹,自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至今不衰。

“唯 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中国的国花,更是中国这个国度诗意的精神坐标和文化图腾。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歌咏之,丹青妙笔摹画之,人们把对牡 丹的艺术感悟、对美的憧憬与向往升华为一种情感、一种意象、一种文化。在诸多表现牡丹的艺术载体中,丹青的挥洒写意是最直观、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一种表现 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国画家通过水墨绘画语言和手法的运用,捕捉牡丹美的瞬间、表现牡丹美的内涵、升华牡丹美的意蕴,深化牡丹 的艺术价值,具有得天独厚后条件。

“何 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司玲女士的牡丹作品,发轫于一个中原女儿对牡丹的深情挚爱,肇端于一颗艺术心灵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她为了学画牡丹曾移居 洛阳十年,花开时她与牡丹朝夕相伴,体察牡丹花朵的风雨阴晴,花毕时她与牡丹日夜相守感悟牡丹枝叶的春夏秋冬,她以女性画家独有细腻敏锐情感,用唯美的笔 墨语言追逐牡丹内在美的律动,用内心的艺术激情感悟国色牡丹的神韵。既有浪漫的气息,又有理性的色彩,在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追寻至真至诚的审美取向,在物 质与精神的交融中再现至善至美的精神皈依,抒写了一曲对国花牡丹的深情礼赞。

“国 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司玲用笔墨符号在宣纸上构建的艺术境地,展现出了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与飘逸灵动的气韵。她着眼于牡丹的内在神韵与大气,在笔墨中 注入情感,用独特的艺术灵性把花中之王的天生丽质、绝代风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古人云,境由心造,象由心生。画家在平和宁静淡泊的心境中,发现的 瞬间与心灵感悟的融合,在“思与境谐”、“神与物游”的创作实践中,追求“无我之境”、“韵外之致”的境界。用笔墨在摇曳生姿的牡丹花影中捕捉动感,用笔 墨在天真浪漫中牡丹特写中定格最迷人的瞬间。司玲在写意牡丹作品的创作中己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枝 头千朵迎风开,沐雨国色繁如海。凝珠闪烁碧如翠,园中天香扑鼻来”。这是司玲题在自己牡丹作品的一首自作诗。司玲喜作诗,她在对牡丹的写生与创作的实践 中,写下了大量的以牡丹为主题的诗歌。其中五言、七言绝句,多在她的牡丹画作题款中出现。的确在她的诗歌中,不仅有大量画面的形式涌现,而且处处扬溢出构 图的美境。在她的画作中不仅有诗句的题拔,而且都是诗的情愫诗的意味。她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对牡丹诗意追逐中,她的写意牡丹逐渐呈现出,清新的格 调、抑扬的韵律、优美的意象、丰富的意蕴,她在宣纸上提升了国色天香牡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境界。她在写意牡丹的艺术道路上走得殷实而宽广。在融入个人情感 和理解的创作中,一別女性娟秀柔弱的笔触,用笔狂放、大胆,清新丰润为基调,在浓淡破墨中,表现出花中之王的与众不同的清傲,暗许芳心无寄处,香韵隨花己 销魂。伏案俄顷红粉淡,影瘦袍肥隐玉人。她把牡丹拟人为国色天香的玉人,倾注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走进司玲的水墨牡丹世界,我们感受到的是美是真,是画也是诗,更是一个多彩的生活,诗意的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道路漫长,书画艺术亦然。愿司玲的艺术人生之路走的更远更宽。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