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初 贺春·书法
过年首先是要有年味。中国春节的前奏腊月便是最充满年味的一个“黄金月”。腊八粥仅仅是一个信号,接踵而至的腊鱼、腊肉、腊笋、腊肠、腊酒等等把中国年特别讲究吃的特色氛围烘托出来,但是且慢,古老文明、砥砺不断的中国年如果就停留在了吃的份上,那怎么能算是中国年的全部内涵呢?中国年的年轮除了吃的一圈之外,更少不了年俗中的文化色彩这一重要一环。可以说,中国人的智慧对吃与文化两大板块一点都不偏废和含糊,中国美食天下第一没得怀疑,中国文化,我谦虚一点说是对世界文明进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应该属于实事求是的!过年,过春节,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更多洋溢的其实是文化的年味,猜灯谜,剪喜纸,写春送福,守岁拜年,闹元宵,踩高跷、吹拉弹唱、洒扫庭除……无一不与民俗文化有关,中国历史的风筝线因为年的存在而得以维系。年是一个中国节,深深打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哪怕成为天涯游子,“年结”总是解不散,有了“年结”,也就有了年景,有了年景也就有了希望的美梦。
王翼奇 贺春(自撰)·书法
书画篆刻家过年,精神大餐丝毫不缺,到了年关,责任义务两肩挑的书画篆刻家逐渐把为基层服务、为民众服务的意识作为自己对社会的一种回报,书写春联、书写福字奉献社会需要已然成为风尚红遍大江南北。中国书协、中国书法院、西泠印社、中国楹联协会以及浙江、江苏、山东、北京、河南、四川、广东、辽宁、上海、湖北书协等权威书法篆刻协会组织均掀起一个又一个写春送福公益活动的高潮,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美术馆等也不约而同推出关于春联的专题书法展事。至于地方民间书画院、个人书画家自觉为工矿企事业单位、街道乡镇农村、部队院校、环卫职工奉上吉祥如意的迎春福联更是热闹非凡,引起良好的舆论报道和百姓口碑。对于2017年来说,因为是中国农历的鸡年,中国版图便像一只一唱天下白的公鸡形状,鸡谐音“吉”,大吉大利正吻合中国民众拜年过节的口彩吉语,公平、公正、公开,公鸡报晓,所以,关于丁酉年的春联催发了联家墨客创作的喜悦心情,精彩纷呈——“金鸡喜唱催春早,绿柳轻摇舞絮妍。”“千家新燕歌春韵,元日雄鸡唱福音。”
谈月明 贺春·书法
“夫联语楹帖,信文字以至工极巧者也。区区十数字间,乃能蔚然荟萃万有,鲲洋鹏霄,蚊睫蜗角,举无不备。汇聚《诗》、《书》,旁引声训,则通于经;涵容千古,赅括朝野,则贯于史;阐述义理,运成道艺,则达于子;发挥情采,不遗幽遐,则深会于集也。”(引自中国美院钱伟强文)中国文字与生俱来存在“对子”的玄奥,中国成语几乎一半以上是讲求平仄、对仗的对子,括而为诗词、衍而为联句是自然而然却又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字无法媲美的。春联形式的“红与黑”囊括了民俗的喜爱红色和书法的崇尚墨黑,加上有“诗经”传统的联语内容,筑就了唯中国特色是瞻的春联文化、春联域阀。特定立场理解,春联代表了中国古风的今日遗存,是中国书画篆刻家叩响中国声音的绝妙艺术载体;分类而言,篆刻家刻吉语印、刻当年的生肖印,画家画贺岁清供之类的喜庆祥和题材,都不妨看作是篆刻的“春联”、国画的“春联”。
春联是中国人的心灵鸡汤吗?我想,至少在春节前后她应该是的,而且滋润整个一年——周而复始,轮回不息。有了春联,我们也就唤醒了春天。(蔡树农)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