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罗兰 半文艺术传媒
旅法画家陈建中,原籍广东龙川,195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1969年移居巴黎,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画院海外特聘画家、鲁迅美院客座教授。1974年赢得法国文化部主办的“国家赞助第一次个展”评审比赛,1975年由法国文化部赞助在巴黎举办首次个展,是第一位获得此项赞助的亚洲画家,1979年3月,迁入蒙玛特“洗衣船”画室。
20世纪30年代末,陈建中出生于中国广东省一个偏远的山村,广东地处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地区,盛产南方水果,常年林木茂盛,农人以种植水稻与水果为生,乡村生活的艰辛是西方人难以想象的。但是那种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那种遥望青山浮想联翩陶渊明式的农居生活,留给陈建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并成为他永不衰竭的精神源泉,使他终身受益。
乡村单调清苦的生活还培养了陈建中坚韧不拔的意志,沉默多思、顽强忍耐的性格,以及对自然的细腻的感知,这些构成陈建中画家素质中最深刻,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陈建中的父母对他的成长也功不可没。虽然不懂绘画,也不可能预见到他日后的赫赫名声,但是他们以中国父母常有的宽厚之心善待孩子,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单调和乏味,实际上当时的艺术相当活跃,群众文艺活动构成新中国艺术的时代亮点。过来人至今仍记得那是一个歌声不断人人作诗的年代。陈建中喜好绘画的特长得到爱护和培养,他参加了地区文化馆的绘画小组,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学习绘画,相互切磋,度过了难忘的画童时光。虽然当时的学画条件远不如现在,绘画的目的和内容经常带有宣传性质,但是小组内浓厚的学习气氛,伙伴之间的纯真友谊,以及发自内心的、对艺术毫无功利色彩的崇拜,让陈建中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当时中国的美术院校全盘仿照苏联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有一套很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相当科学的观察物象和描绘物象的方法,只要是用功的学生,都能很快地掌握绘画的表现技能。陈建中回忆说:“50年代在广州美术学院学画时,接受的是苏联那套绘画教学法,这套教学法训练十分严格,使得我在学生时代就掌握了很好的绘画技巧。如果没有早年的技巧上的磨练,我是不可能采用现在这种表现形式的。”
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使陈建中终身受益,他在以后的成名作—门窗系列中,能在一般人视而不见的、普通之极的事物中发现美,而且能把这种美得心应手地描绘出来,不得不归功于50年代国内那套绘画教学法的训练。
从1962年陈建中移居香港,1969年赴法深造,到1972年他在各种现代流派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在漫长的岁月里,陈建中不得不为生计而忙碌。
他从事过的工作,有些不但收入菲薄,而且极易耗人意志,使人消沉。但是在筋疲力尽的劳作之后,在狭小的房间内,他毫不懈怠地探索艺术之路,即使此时的他显得那么的孤独和弱小,然而又那么的倔强深沉。这从他早期默默地画巴黎街巷的破门、残窗、败壁、生锈的扶梯和水管、路边的小草、栏杆里的绿荫,这些被人遗忘的角落可以窥见其当时的心境。
作为一个东方人,一个从贫穷的国度来到西方世界的中国人,作为一个无名画家,陈建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着无数的困难。他有理想,有热情,有东方人的美德和尊严,他正在寻找一条艺术道路。
实际上陈建中也曾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抽象画创作,但尝试过之后,找不到自我的感觉让陈建中陷入苦闷,成名之后的陈建中在法国,大陆,香港,台湾出版的画册中竟然不愿选印这一时期的作品。
在20世纪70年代的巴黎,具象艺术仍很活跃,仅写实风格就有多种:美国式的超级写实、超现实主义,古典写实,魔幻写实,乡士写实和波普艺术等。陈建中思考着、试验着、寻觅着,他在寻找艺术的突破口,寻找创作的灵感,同时也在寻找自我。终于在一次休假中,陈建中从自己的房间里望着窗外的景色,突然被一种单纯、幽美而静寂的气氛所感动,门窗单纯的色彩线条打动了陈建中朴素的心,他立即就对着这扇窗画了起来,一口气画了一个月。
这是沉默的世界,门窗已经破损,围墙布满伤痕,油漆和水泥已经剥落,但是时间在这里留下印迹,展示着历史,寂静而庄严。冯骥才评价他的画“具有心灵的意义,让我们从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离开,回归到生活最朴素、最单纯的层面”。恰如陈建中的心境,宁静致远。
这种从平凡至极中看到神奇,具备心灵意义,以城市局部为题材的画作,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法国人的心,因为他提供了一种美,一种视觉创造,耳目一新的审美,单纯、幽深、宁静的门窗和庭院给人庄严的感觉。
许多巴黎人都说:“看过陈建中的画,忽然发现身边到处都很美。”对陈建中而言,与其说门和窗的庄严感动了他,不如说是人性的庄严感动了他。庄严意味着不可侮辱,不可轻慢,不可打扰,陈建中被庄严感动,是因为他渴望庄严。
此时陈建中过硬的写实功夫有了用武之地,他热衷于刻划事物的时间内涵,不动声色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幽深宁静和岁月的流逝,近乎以假乱真的破败门窗、磨损水泥墙壁、陈旧的泄水管道、简陋的栅栏和围墙、透出围栏的绿叶、钻出地基的小草,这些人们司空见惯而又不屑一顾的景物,让这些门窗、墙壁、阶石、水渍、木纹、铁锈、疤痕、绿叶、小草等具有生命的意义。
无论是划痕、锈迹、剥蚀、龟裂、残缺、风化、磨损,还是污染与褪色,全都是留在历久的时间里的人文印记,也就让作品有了经历乃至命运感,一种淡淡的感物伤时的情绪,从他的画中飘散出来,此中还有一种无言的寂寞与孤单,它们正好都是这些被遗忘的事物所固有的。画中此岸和彼岸的世界,静物显现出的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令人瞩目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陈建中的艺术生涯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他决定放弃门窗系列题材,转移到创作方向。因为他逐渐意识到,门窗造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照此发展下去,很可能走到几何抽象艺术上去。他面临着抉择:到底要走观念绘画的路,还是绘画性强的路?最终他把题材由城市建筑物的局部转向宏观的大自然风景,创作具有传统古典美的风景画。
对这次转折的原因,陈建中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我从小生长在中国农村,喜爱山水田园,我觉得山林原野既庄严又神秘,尤其是日落黄昏的景色更是壮丽得无与伦比。”其次,中国的古代诗词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陈建中特别喜爱王维山水诗的空灵及陶渊明田园诗的平淡幽远。
陈建中的书房,在格局上有点像图书馆的味道:中间是书桌,桌上铺着白色桌布,散乱着一些画册、尺子、画笔等,四周则是差不多通到顶的乳白色书架,整个书房显得极其的清暖与雅致。匆匆扫一眼书房里的书,发现大体都是属于艺术范畴的书籍,比如,有画家自传、美术史、画册等,还有一些是有关中外园林的书籍。
为了更好的表现古典主义风景画,陈建中认真研究过乔托到塞尚的各个时代风景画,弗兰西斯卡和塞尚对他最有启发。对自然生命的独特感悟,陈建中通过充满激情的创作传达出来,“满目青山,一轮皎月” ,自然的朝露、暮霭、山林、田野、林海,无不闪现着生命的律动,精神的碰撞,生命的交融,折射出人的灵魂和情感。
在陈建中近20多年的风景画创造中,作品风格已经自成一体,他对于造型、阳光、明暗、色彩等方面的追求已经有机地纳入了一种精神境界之中,笔下仿如能聆听到微弱生命的沉呤。
光,是陈建中画中的主角,他不断地向光致敬,而这束从幽暗静寂中生长出来的光,就像生命的希望,虔诚的爱,打动着每一个人最柔弱的心弦。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