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书画知识] “踱步”在新中国美术史,时代印记下历史图像

2 已有 1692 次阅读   2019-06-23 13:46
“踱步”在新中国美术史,时代印记下历史图像 

6月21日,“踱步:七十年的走过”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举行,此次展览以龙美术馆在新中国美术作品的收藏以及新中国主题创作领域为线索,探讨新中国美术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创作特点以及时代意义。

据龙美术馆馆长王薇介绍,从2003年收藏了张洪祥《艰苦岁月》为始,迄今为止收藏了300余件“新中国美术创作”题材的作品。本次展览以“领袖与革命”“战争与和平”“敬仰与歌颂”“新兴与转型”等6个板块,集合了龙美术馆收藏中的近200件。

张洪祥,《艰苦岁月》,布面油彩,1973

展览名称“踱步”来自陈逸飞1978年创作的作品《踱步》,在这件自画像性质的作品中,画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在作品中画了自己的背影,以人文视角反思近现代史的主题。画面的左侧是一把带有厚重历史感的老旧黑色靠背木椅,右侧是艺术家自己低着头沉思的背影,背景则是鸦片战争、甲午风云和八国联军等内容的历史画卷。展览展出的近200件作品虽然包含了国油版雕等多种艺术形式,但大多创作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可能感受到曾经画报上黑白印刷作品的原作,从而感受到“正步走”的时代共鸣,而年纪稍小的关注则可以通过作品窥见集体主义的时代。

陈逸飞,《踱步》,布面油彩,1978

策展人陈履生认为,1949年是20世纪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坐标,社会中的一切都在这一坐标的前后表现出了泾渭分明,而由此开始了影响了中国20世纪下半叶的变化,艺术也在这种变化中出现了跟随时代发展的新的特征。艺术的思想和观念,题材和形式;艺术的普及和提高,大众和精英,史无前例的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了新时代的艺术新天地。

此外,陈履生回忆起十多年前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当时展出了王薇收藏的各个时期的革命历史主题性作品76件,也展出了《踱步》。而此次展览也是十多年前展览的延续,并以学术研讨会的方式开启展览,邀请了国内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从不同的方面研讨70年来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和创作问题。

展览现场

历史图像、精神观念与现实图像

新中国的美术史,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几代人的文化记忆和历史记忆。展览以1949年之前的毛泽东形象和事迹为主题的“领袖与革命”开启,展出包括表现南昌起义、向井冈山进军、红军过夹金山、长征路上,到胜利渡长江等主题的作品。表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画家从各个方面挖掘这一题材中的诸多关键性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革命历史,反映革命过程的曲折和艰辛。同时也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创作主题的微妙变化。

招炽挺、赵淑钦、王孝柏,《向井冈山进军》,布面油彩,1975

展览第二板块“战争与和平”,从对领袖的表达转而进入对战争的描绘,在展出作品中,既有反映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英雄的英勇和献身,又有人物刻画中面对恶劣环境的开朗乐观,还有面对死亡与牺牲的从容不迫,更有展现精神层面上的勇敢坚强以及对胜利的信心。

陈逸飞、夏葆元,《黄河颂》色彩稿,布面油彩,1970年代

这些作品所涵盖的时间跨度较大,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者不同的语言表达、构图方式和创作视角。其中一幅陈逸飞、夏葆元共同创作的巨幅油画《黄河颂》的小稿颇为引人注意,这件虽为小稿,但画面中的人物和细节几乎与大画无差,可见作者在创作小稿时已经构思完善,宏大的场景中的人物也当时历史题材创作的特色。

沈嘉蔚,《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布面油彩,1974

在同一时代,还诞生了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这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标志性美术作品之一,在1974年的全国美展上一举成名,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2年作品回归艺术家本人,随后被束之床底十五载,1997年经艺术家修复,其后,该画几经辗转,2009年入藏龙美术馆。

此次展览中,有多件1970年代入选全国美展并成为时代“标准件”的作品,但它们也经历了与《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相似的命运,其中也包括1972年陈衍宁的作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它们曾经出现在美术馆和博物馆之中,而且还是家家户户墙上的审美皈依,如今被纳入私人收藏。

陈衍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布面油彩,1972

而展览中也同时展出了1990和2000年代创作的战争题材的作品,此时画家视角的变化显而易见,更多聚焦战争外温情的细节,而不同的语言方式也表现出历史题材创作的时代特色。作为一种历史的图像,不同时代的不同语言和视角,也展现了历史的过程。

崔开玺,《战地速写》,布面油彩,2004

当时间进入1960年代,以“敬仰与歌颂”为主题的毛泽东画像、塑像大量出现,这些作品在今天看来,除了反应美术创作上的特点之外,还折射出这一时期诸多的社会问题,以鲜明的时代特色表现了艺术成为政治的工具,艺术的异化则使艺术创作和这段历史一样成为时代的问题。

靳尚谊,《毛泽东像》,纸本素描,1967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艺术家留下了值得反思的艺术作品本身。每一个时代,除了表达公共性之外,也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悟,这也是作品的意义所在。

“敬仰与歌颂”板块展出的毛泽东主题的雕塑和绘画作品

从以刀为笔,到深入生活、表达时代

第四个板块回到了20世纪30年代,讲述鲁迅所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1931年夏,上海有了中国最初的木刻讲习会。从此,木刻在中国方兴未艾,尤其在抗战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郑野夫,《鲁迅与青年木刻家》,布面油彩,1950

20世纪中国版画的发展,经历了鲁迅倡导期和延安发展期,以木刻为代表的版画在中国以一种武器的方式被生发。其中,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前后,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版画创作在时代中的作为。《讲话》的指引和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的实验,为中国新美术的发展指明了时代的方向。

李少言,《八路军120师在华北》(31幅),1940

李桦,《怒潮组画》(4幅),1946

1949年之后,版画面对新中国的实际而自发的转型,从刀枪匕首变为时代的歌手,而版画技法也向精致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中的很多版画家出于对鲁迅的敬仰,创作了大量的表现鲁迅形象和事迹的作品,在其它题材的创作方面也是百花齐放,呈现了版画在新中国的新发展。

展览现场

古元,《工人上夜校》,黑白木刻,1950

其中,1939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的古元在解放初期,创作了很多描绘工业建设、工人生活和学习的版画。《工人上夜校》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1950年代末,他也创作了一批欢庆丰收的木刻作品。这些作品至今看来依旧生动且有艺术张力。

古元,《欢庆丰收》,套色木刻,1958

与此同时,表现新中国“生产与建设”也成为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主题,并通过建设主题来改变传统艺术的面貌。从战争遭遇的巨大破坏和损失中,各行各业都掀起了生产与建设的高潮。

邵靓云,《集体生产多劲》,纸本水彩,1956

从城市到山区、从工矿到农村的不同题材中,也都反映了新中国主题创作的时代特色。尤其是1950年代以来各种运动此起彼伏,主题创作中也有许多表现相关题材的内容,不仅体现了主题创作服务于时代的特色,也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历史写照。展览最后一部分“时代与步伐”,则再次理性回顾了新中国的美术创作,并将视角延伸至改革开放之后,主题美术创作既有在传承中的发展,又有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所带来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表现,展现了新时期主题创作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时代风采。

周碧初,《中山故居》,布面油彩,1982

建国70年来的美术发展,积淀了无数的作品成为时代发展的见证。曾经的家喻户晓,成为了当下的记忆残存。但这些作品都在它们所关联的时代中发挥着教化的功能,成为人们成长过程中的理想寄托。

在策展人陈履生对展览的解读中,他认为,每一代人都有与此相关的属于自己的记忆:伟岸伴着崇拜,历史连着记忆,笑容和着歌声,青春随着成长,如此丰厚的画面积淀为历史的长度和履痕的深度,正成为我们今天回首70年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展览现场,中为孙滋溪作品《天安门前》(1968-1974)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