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陈岑,去追寻你所渴望的雨吧
40×50cm,布面油画,2022
〇
陈岑的画是安静的,安静得就像能听到笔刷刷过布面,后者或许因为并未绷紧而略微松动,松动得像一阵微风。
她使用蓝色。蓝色不可或缺。从前,蓝色代表高贵和奢侈,如今它让人平静。
她制造时间的切片——两只手的将触未触,两个人的互倚或互斥,一种沉思或漠视,一个背影,或一场对烛无声的独奏。
让我为你唱首歌,组画
60×90cm,20×20cm,布面油画,2020
让我为你唱首歌-1,60×90cm,布面油画,2020
让我为你唱首歌-2,20×20cm,布面油画,2020
背景被悬置,被抽离,故事的来龙去脉被截断了,你只能自己接续前情或后事,它们是一个个休止符——在连绵不断的乐音中,休止符最为奇妙,它负责“击空”,让意义陷入刹那的缺席。
看吧,大抵如此——陈岑的画。
触碰,40×50cm,布面油画,2021
邀请大家先看画
最后再读小问答
👇
2019
从起初到末后,100×270cm,布面油画,2019
从起初到末后,局部
Blue 2,60×60cm,布面油画,2019
In the Beginning,80×67cm,布面油画,2019
2020
梨,60×60cm,布面油画,2020
绿光,50×120cm,布面油画,2020
我和自己独自相处,60×60cm,布面油画,2020
消极对话,50×120cm,布面油画,2020
支点-1,60×90cm,布面油画,2020
支点-2,60×90cm,布面油画,2020
支点-3,60×90cm,布面油画,2020
Four Tulips,37×37cm,布面丙烯,2020
2021
Tulips,60×60cm,布面丙烯,2021
刺,50×40cm,布面油画,2021
漠视,50×60cm,布面油画,2021
漠视,局部
泡泡,37×37cm,布面综合材料,2021
与此同时-1,60×110cm,布面油画,2021
与此同时-1,局部
2022
Fragile,30×40cm,布面油画,2022
初见,60×90cm,布面油画,2022
倾斜的天平,60×90cm,布面油画,2022
舔舐,40×40cm,布面油画,2022
Cuddling,60×90cm,布面油画,2022
Cuddling,实拍图
〇
陈岑
201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
2019年硕士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绘画专业
现工作生活于嘉兴
象外 x 陈岑
〇:一句话介绍自己?
C :画起画来人菜瘾大,就 日拱一卒吧。
〇:难忘的小时候二三事。
C :记得幼儿园午睡的时候,嘴巴半张着精准地吃到了一个对面抛过来的小小神秘物体,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某个小朋友的一团鼻屎……
高中周末和朋友去网吧包夜,晚上被寝室阿姨发现我不在,接到室友通知我就赶忙冲回寝室,让阿姨看看我在,然后半夜12点左右又翻墙出去回网吧了,一直记得半夜在空空的街道上奔跑,心里的激动和一丝害怕,其实只是为了去网吧把看了一半的电影看完,现在想想真是挺傻的。
〇:在艺术上影响你最深的三个人。
C :高更,费德里科·费里尼,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〇:在伦敦艺术大学读绘画跟国内接受艺术教育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C :我英国的导师对于作品最终的结果更加包容,因为同学们的年龄层和身份背景都不一样,跨度比较大。对于作品最终的完成度以及效果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大家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过程的探索和延伸,而不是最终的效果上。并且希望大家能积极表达讨论,说出对自己和对别人作品的看法,上课主要都是在对话、讨论,而不是做作品。
在伦敦上学时的“邻居”
〇:你的创作主题或创作方法论。
C :我的绘画主题时常 围绕人与人的关系而展开。
关于“支点”系列,是从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的论述展开的思想漫游,讲述两个个体间的关系,相互支撑,互为支点以及可以产生出什么样的力量。
支点-4,60×60cm,布面油画,2022
我画中的人物多是不完整的,因为我想去个性化,不去描绘具体的五官特征,因此我画中的人物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谁都不是。
一些画面中每个人都只出现了半个身体,也是出于我们看待事情和这个世界的眼光本来就很难是全面的,为了表达我们所思所想所看的局限性,所以选取了这样不完整的构图。对我来说这样的画面是半叙述的,像未完的故事,剩下的部分可以由观者来自由补充。
与此同时-2,40×50cm,布面油画,2021
我喜欢去展现人与人关系里的矛盾性,在近期的一些画面里,我将人类的社交放置在动物行为的语境中,渴望那种动物间简单直接的信息传达。于是我在自己的画面中,寻找着直白的自我表达和疏解方式。
〇:情感、情绪、氛围、细节的象征意义,哪个对你来说更重要?
C :情绪和象征意义。
等待,50×120cm,布面油画,2020
〇: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C :灵感一般来自某件事,印象深刻的一个定格,一个被具像化的情绪,书,电影,大自然,动物。
〇:可否就以下几张画,逐一说明绘画背后的故事和想法?
不积极者,60×90cm,布面油画,2021
《不积极者》: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很多情感关系更为快餐化,我们不愿拿出自己过多的时间精力去了解他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被动地试探摸索,或许在等待一个“瞎猫碰上死耗子”式的奇迹吧。
触碰,40×50cm,布面油画,2021
《触碰》:在你我碰触的时候,会有火和光,一切有趣的事都会发生,两只手温暖又小心翼翼地触碰与联结,它像黑夜划过的烟火,也是摇曳的曙光。
舔舐,60×90cm,布面油画,2022
《舔舐》:两个人模仿猫舔毛的动作蹲坐着舔着自己的手。猫舔毛不只自我清洁,还有舒缓压力和自我治疗等作用。希望人类的自我表达与疏解也能用一种直白的方式呈现。
喝下春天,60×90cm,布面油画,2022
《喝下春天》:女孩饮用树液,仿佛将春天喝下,妄图留住春天,抓住自然的变迁。
她的名字,40×50cm,布面油画,2022
《她的名字》:这幅作品是为了让我自己记住2022年2月被曝光的某件事,为了记住一个始终没有姓名的女性。
愿所有的荆棘都有被火烧灭的一天,
愿拯救终将到来,
哭声不被忘却。
以下引用诗人廖伟棠为她创作的一首诗。
她的名字
「夜鷺又淒聲尖叫了,而且是邊飛邊叫。」
我邊讀書,邊又想起你——
我從來不叫你為「母親」,雖然你生育了不止八次
我痛恨那篇雄文的題目,什麼「鐵鏈鎖妻」
你不是什麼母親和妻,我唯一能確認的是
你是一個女兒
但不可能是任何人的女兒。
因為冰凌一再劃開夜幕,雪落在手機螢幕上
淒美的金陵、哀婉的杭州
當然也會落在污穢不堪的徐州
它有義務粉飾太平,也有權利
殯葬這索多瑪般的大地
我幾乎能聽見你咯咯作響的咬牙切齒
雪啊,如果可能,請把她遮掩一會,別讓狼群
搜刮出她的名字剝光她的名字吞噬她的名字。
从起初到末后,100×270cm,布面油画,2019
请横屏观看
《从起初到末后》:因为很喜欢高更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也一直很想画一幅长卷一点的画。
这幅作品是关于人生的一些问题的自问自答,我们生于此的目的,我们的方向应当怎么选择,每个人可能都有困惑而不知如何抉择、犹豫徘徊的时候,想画出这样的场景。
从起初到末后,局部
画作借鉴了《圣经-出埃及记》里以色列人在旷野兜兜转转40年才最终出了埃及的背景,左边第一个人像亚当一样从尘土被造,最右边的一个人手中握着蜡烛在雨中行走,灵感来源于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乡愁》里一个异乡人在意大利的温泉中拿着蜡烛行走的场景——我看的时候非常感动,画中的这个形象是为了表明我们可能有很难以行走的时候,因为想要保护手中的蜡烛而小心翼翼地在雨中缓慢行进。但是就像《出埃及记》里一样,这些都是暂时的,我们终究会出“埃及”,去往那新的地方。
捡拾星星碎片,60×80cm,布面油画,2022
捡拾星星碎片,局部
《捡拾星星碎片》:星星碎片可能是一些美好却破碎的东西,比如童年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它们不易被察觉,但时不时会在沙子里闪烁着,有人会仔细地寻找,捡拾这些碎片。
〇:目前的创作状态怎么样?
C :长期来看,很感恩地觉得好像每年都有一些小小的进步。 因为年龄越来越大,比以前更关注社会问题了,会有很多愤怒和无力感,有点担心以后画的主题会不会越来越消极。
〇:绘画带来的具体感受是什么?
C :画面能很容易让我情绪有波澜。最近在家画画,每天睡前可以看看今天画了哪些,哪里画得不错,哪里明天需要改动,就很幸福。早上一起来就能看到正在进行中的画也会很开心。
Blue,50×60cm,布面油画,2018
看到喜欢的画就像颅内在放交响乐,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记得在伦敦的The National Gallery看到修拉的《安涅尔浴场》,看了很久,等把整个展看完又忍不住回来再看看它,再多看一会,好像它还在生长,每一秒都会多一分,每一眼都不一样。
〇:典型的生活是怎么过的?
C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烧水喝咖啡,吃早饭的时候随便看一眼今天的新闻,然后十点左右开始画画,到日落的时候可能会去散步,很喜欢追着夕阳散步,晚上一般不会画画,每天能集中在画画上的时间也 就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了。
工作室一角
〇:除了绘画,有什么兴趣爱好?
C :除了画画之外兴趣真的不多, 运动只喜欢偏对抗型的运动(学过散打、拳击、跆拳道之类的),听播客(伴随了我大量的画画时间),看单口喜剧,看电影,摄影(虽然拍得很差,喜欢拍自然,树的纹理,夕阳,水面,云……)
〇:如何看待自己所在的城市/故乡?
C :我的故乡是安徽铜陵,一个很小的城市。我对城市的感情一直不深,在杭州生活了九年也没有产生太多特殊情感。故乡对于我,它的定义应该是我爱的家人们生活的城市而不是我的城市,铜陵有着小城市的安定和舒适,是给我很强安全感的地方。
〇:你最异想天开的想法是什么?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了吗?
C :想去当海贼,对流浪和漂泊感有一定美好的幻想,同时从小开始就想拯救世界,想拥有幻影移形的能力,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哈哈。还有想掌握一种动物的语言,但这应该永远也不会实现了。
〇:想象过有钱的生活吗?
C :很认真地想象过,想去世界各地都待一段时间,不是旅游,而是旅居在当地生活画画一两年。和伦敦的朋友约定等有钱了一起去巴黎纽约租工作室。
展览现场,作品两张
〇:对20年后的自己有什么想象?
C :20年后,希望那时候我已经猫狗双全了,也已经去过了非洲和南极或者准备要去了,然后依然在画画,还有创作热情和能力就很好了!
〇:最近在看的书/电影?
C :一边画画一边听《渺小一生》的有声书。
〇:最近做的一个梦。
C :很少做梦,不过因为睡前常看悬疑类的剧或电影, 偶尔做梦都是在被追杀,然后疯狂跑酷逃跑,在梦里我的体力和运动神经真是好啊。
陈岑,在画室
〇
卖书
👇
经典流传25年,说尽动物与人的故事
动物与人
[英]肯尼斯·克拉克/著;张敢/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2022年6月;252页;精装148元
折后价 74 元
plus
牛津学者打造,只用一条时间线,就讲清了三万年艺术史
中国美术五千年:读懂中国先辈的高级审美
“整个世界都很无聊,为了打发无聊,只能喝酒和拍照”
曲汉林:不动的暗礁
象外微博炸了,但我们又回来了
徐浩洋:不止玩梗,还有冒犯
他徒手画的这些“水墨画”,厉害了
摄影。
挂在木头上的一把竖琴,和巴比伦河畔一只右手的忧闷
使当代人身心安顿,是艺术与教育最根本的责任
聂力:回望那些山峦,我想山谷是动物们低头啜饮时形成的
Irving Penn。
王绮彪:刀法与墨色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微博找到我们
@Artha象外
投稿邮箱
263419055@qq.com
原创不易 请将我们分享给更多人(*^3^)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