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精于画 境界高迈
———论刘立勇的山水画创作
———论刘立勇的山水画创作
看立勇先生的画,似乎能使我们与古代经典大师交谈,因为他的画虽语言新颖,但却境界高迈,古意盎然。这是立勇先生立足现代人的生存经验重新审视古人文心的必然结果。所以,看立勇先生的画,我们的生命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灌注入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高迈、优雅的人生观念以及洒脱而稳健的生命意旨。
总体上看,立勇先生的画,画得有声有色,从不拖泥带水,从他的画作中,你可以感觉他画一山一水、一景一物,都是他的“心灵之诗”借助笔墨倾诉的表现。重要的是,倘若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切割出任何一个局部放大,都是非常好看而相对完整性的画面。立勇先生画的《家在青山白云间》,便是这样的具有“心灵之诗”属性的好作品。从这幅作品的任一局部中,无疑可以看到他的笔墨语言本身,就是对历史文化精神的呼唤,它们能够带领我们走进唐诗宋词所表现的那种诗化心灵的空间。于是,看立勇先生的画,就好像我们在看一件有意味的案头古董,既看到了历史,又看到了文心,还看到了与这个文物相关的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立勇先生绘画中的笔墨造型,便是因为承载着这样的历史、文心乃至人的思想情感,使我们感到他的绘画的形式语言,定然是披沙沥金,挖掘国故,重整文心,而又是以现代人的感受再造山的“心灵之诗”的变现。
刘立勇的山水是一种写意、抒情、遣兴于高雅文化意旨下的表现。他的画,笔精墨妙,形式语言清晰而准确,境界是极为高迈的,具有理精于画,妙极山海的美质。在当代山水画家群体中,他的绘画确实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在立勇先生的绘画中,总有一种指向高天的态势,这实际上是把人引入一种更高境界的特殊语言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形式、境界、精神等内涵,无不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他以山水为素材,导演着心灵述说的戏剧的表现。所以,欣赏立勇先生的山水,一种崇高的文化精神意旨会在我们的心中悠然而升起。
刘立勇的画,如嵚奇磊落、倜傥风流之士的爽朗大笑,清亮而又舒爽。立勇先生曾说:“余每每临画,感悟异出。”其实,立勇先生每每“师造化”,深入自然,同样能够“感悟异出”,但他却偏偏拈出“临画”而言之,这却是大有深意的。其中,寄存在中国古代绘画经典文本中的诸多目前已经成为绝学的思想和观念,在立勇先生对经典绘画进行研习时,被他挖掘出来,并用于指导自己的绘画实践。譬如,“象数学”,就是刘立勇先生从中国古代绘画经典图像中挖掘出来的特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言以蔽之,立勇先生的画,充满了自然的蓬勃生意,所以看他的画时,他的作品好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心里成长。这就表明,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立勇先生已经把自己修炼成是一位能够懂得中国文化精妙道理的人了。所以,他也就具有了超出一般人的特殊的聪明才智——这是立勇先生能够立足中国文化语境,把他所承接和理解的精妙的文化道理表现为绘画,并以自己灵明秀出而清新刚健的气质灌注于他的绘画所使然—所以,欣赏立勇先生的绘画,我们也就自然而然能够看到他的绘画笔墨有如日月之明,他的绘画意味就像高山大海那样丰富多姿。
从立勇先生2006年所画《巴中印象》、《巴中烟雨》、《去看南溪新水生》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绘画,一笔一墨,乃至通篇的造型意态,都是他的真元之气的表现。他把笔用墨,能够抱一守中,举意宅心于山川、溪瀑、树木,故其绘画能够得其“天地大德”。他的这些得其“天地大德”的作品,笔法顿挫有致,干净利落,无拖泥带水之弊,而且气息醇厚,刚中有筋血,柔中有风神,有很强的韵律感,故而,通篇有着和谐、含蓄、活脱及其纵逸奔放、浩荡奋起的美感。所以可以说,刘立勇先生的绘画,是文化自信的产物,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画,取象不惑,笔法洒脱而恣肆放达,气象跌宕奔腾但不失倜傥风流之态。所以,立勇先生的画,可以看成是中国人的文化身份的最佳标志之一。
总之,《周易》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文化观念。史载,有人见周敦颐窗前杂草不除,问之,周敦颐回答:“上观天地生物气象。”这是常为后人称道的理学言论。此语表明中国人附和于自然大道的人事自然生意的重视。的确,立勇先生无疑是深明此意的。因为,立勇先生的绘画实践表明,他的绘画的创作过程,无疑就是如上所述的一次崭新的艺术生命的成长过程——这就是刘立勇先生的立足中国文化传统而具有鲜明个性的创造,最值得我们珍惜利用,最值得我们钦佩的地方。我们相信,只要机会成熟,他今后还会攀上更高的艺术高峰。
文/傅京生
2007年3月20日于北京鼓楼东大街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