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宁远——春风树人
原创 2016-08-11 刘文华 诗意人生
这几天在宁远,感动的故事固然很多,但发人深省的也足够深刻。昨天朋友打电话叫我写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发给他,当时听他说完我竟没有被吓到反而想笑。我反问他是哪里来的勇气这么看得起我,五六十岁的专家话都没说,就叫我这个二十岁的执笔可不是折煞我了吗,不说写出来的文字微不足道,单是阅历一点我也是万万不敢动笔的。他在电话那头笑了笑,发出很疲惫的声音。
朋友在一个教育机构当老师,一天八节课,教的学生有初一的,初二的也有高二的,高三的,带的科目是数学和物理。一天下来非常累工资却很少。生活条件也很差,平常睡在地下室的桌子上,蚊虫很多,空气潮得连蚊香也不用。还说在那边每天吃白面馒头,配菜是老干妈,吃过最好的一顿饭竟是泡面。我在电话这头认真的听他说,心疼他但只能说几句安慰的话。我们谈了很久,关于学生的关于生活的话题,说着说着就开始抱怨起教育体制来了,一本正经且义愤填膺。一时兴起,他便叫我写写对教育的看法,权当对他的鼓励。
很久以前,我在空间看到一句话,不是专门说教育的但是我看见时很感动。原话是这样说的——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我把它理解成方向问题,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就算前路曲折,但会遇到更美的风景。我又想起朋友在那个不知名的教育机构过得日子,虽是辛酸,但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贵的经历。所谓“在芬芳别人的同时也美丽了自己”,大抵如此吧。
前些日子,一中文系的老乡学长(我叫他抗哥)打电话问候我在宁远的情况,叫我好好体验这边的生活,照顾好自己,并推荐了几本书给我看以便没课时打发时光,还特意嘱咐我要笔不辍耕。我打心底感激他,并坚持每天写支教的故事。每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所要表达的的思想却相差不大——请你用慈悲的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经历,你的感受都说出来吧,别人就容易接受。教育亦是如此,不管之后要将什么知识交付给他们,最先要做的一定是尊重他们,因为学生并非我们想象得那样不懂事。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学生的观点,只有让学生知道你看重他,你是真的要来陪他成长的,就算他不爱学习,他也会给你个面子不在课堂上捣乱。
这段时间,我带的四年级语文课和三年级美术课,语文课上得很多,班上有一名学生叫蒋豪,是出名的捣蛋鬼,估计他自己还不知道。我见他上课的时候很少听讲,也没做笔记,便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颤巍巍的站起来,好像有点怕我,可能是我上课过于严肃,连室友都说我是教导主任了。我问他我刚才讲到哪里了,他低着头不说话。我说那你抬头看一下黑板,能不能把黑板上那句“周瑜打黄盖――”后半部分的歇后语写出来,他抬头看了看便走上去了,在旁边写了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放下粉笔后他站在讲台旁边看着我,没有说话。我笑了笑,问班上的同学他写得对不对,大家齐声说对。“那大家给他掌声好不好?”,瞬间全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走到课桌前拿起一张明信片,正面画着一辆唯美的列车,后面有我写的一句话:今天你的表现很好,同学们都因你自豪。我当着全班的面发给了他,叫他回到自己的课桌上,并对全班的同学说,只要同学们上课表现得好老师都会奖励一张明信片,课后作业写得好的也有。学生们很高兴,自觉的鼓起掌来。后来我继续上课,学生们变得积极了,蒋豪也开始发言。
前几天去家访,走访了一家后孩子便跟着我们去另一家,我们身处一群孩子之中像是孩子王,很有气势。回学校时几个学生跟着我们一起,蒋豪也在其中,我们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是不是我写了作业,你就会发明信片给我”。我说不是,他笑了笑。“只有认真写的同学才有”我补充说。他又问:“你怎么知道我写的认不认真?”,我盯着他的眼睛,说:“那你今天认真的写一次明天那给我看,就知道答案了”。他笑着点了点头。我很欣慰。
执笔至此,我却忘记了本篇文章所要谈论的主题。只想到孙云晓在《一个故事一堂课》中写到: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一种方式。或者用蔡元培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细想之下,可不是如此吗,只要教育得当,便无所谓什么教育体制的问题了。当然在当下,碰到一个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很难,得需有情怀又足够清醒的性格。太过感性的人会把自己“教”给学生,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太过理性的人又时常把眼光放在金钱和地位上,对学生不会太好。
古往今来的从事教育的人很多,不乏大家。我唯独喜欢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思想,便以先生的话结束此篇文章吧——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好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作者简介:
刘文华,湘潭大学在读本科生大三。希望用文字记录生活,温暖生活。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